狭颅田鼠群栖。以白天活动为主,但夜间也有活动。夏季常分散,秋冬季则集聚在向阳坡地及背风处。活动范围一般不超过150m。活动强度与气温有关。严寒的季节很少到地面活动,在大雪覆盖的情况下。只在雪下活动;初春气温转暖后,活动逐渐活跃;在炎热的夏季,中午很少活动;秋季贮存食物,活动极度频繁。一般大风和小雨对其活动影响不大。活动时常发出“唧唧”的呜叫声,偶有惊扰立即躲回洞中,并发出急促的呜叫声。
狭颅田鼠洞穴不深,距地面一般50-100cm左右。洞系洞口可达8-10个,最多达10个以上,占地面积约10-20m,洞道上的分叉较多,仓库、巢室较大。洞口间有跑道相连,但不及布氏田鼠的跑道明显。
狭颅田鼠以植物为食。春季,在植物萌芽前常挖食植物的根部,夏季以植物的茎叶为食,秋季也吃植物的种子,并贮存大量食料。
狭颅田鼠的天敌为沙狐、香鼬、艾鼬、伶鼬、草原鹛、毛脚鹜、长耳鹗、猛鹗等。
狭颅田鼠的繁殖期在3-10月,6月妊娠率最高,7月下降后于8月又有上升,到10月则再次下降。每年繁殖2-3次,每窝产仔6-7只。
在我国,狭颅田鼠数量波动较大,可达到惊人的高密度。如1968年天山尤尔都斯高原上最高密度为2000个洞/hm2,而昭苏的洞口密度高达5000-6000个洞/hm。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