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沟牙田鼠
易危别名:田鼠、沟牙田鼠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体形似田鼠,较普通田鼠略大,耳较小隐于毛被中。
详细介绍
凉山沟牙田鼠属于田鼠亚科(Arvicoliniae)。是刘少英等(Liu et al.,2007)发表的新种。沟牙田鼠属原来只有一个种:沟牙田鼠(<Proedromys bedfordi>),且数量稀少,除四川省林业科学院外,全世界只有3号标本。刘少英等在四川九寨沟县、黑水县采集了约20号标本,才丰富了该种的收藏,为研究打下了基础。凉山沟牙田鼠是沟牙田鼠属的第2个种,且分布区狭窄,生境特殊,仅分布于凉山山系高海拔区域的针叶林或者高山草甸和针叶林的混交区域。
凉山沟牙田鼠以植物绿色部分和种子为食。省内为稀有种,危害不大。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分布范围
为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四川的凉山山系,目前发现的地点包括美姑、马边、雷波、金阳和越西。
凉山沟牙田鼠栖息于海拔25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缘草地。
习性形态
凉山沟牙田鼠个体很大,平均超过120mm。尾很长,平均约70mm,约为体长的60%。这在田鼠类中是非常罕见的。在我国境内,只有3种田鼠亚科种类有这样大比例的尾长。除凉山沟牙田鼠外,只有川西绒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