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仓鼠
无危别名:康藏仓鼠、西藏仓鼠、短尾藏仓鼠、拉达克仓鼠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眼小,耳较大,圆形,尾较长,躯体背面呈暗灰棕色,背毛毛基淡灰黑色,自前向后色渐浓。
详细介绍
康藏仓鼠属于仓鼠亚科(Cricetinae)。以前的中文名又称藏仓鼠。分类地位稳定,但亚种较多,后经汪松和郑昌琳(1973)订正,中国有4个亚种。属于高原种类,栖息于高山灌丛、草甸。
有关该种生物学资料所知甚少,藏仓鼠为青藏高原特有,筑洞穴居,洞道结构简单,单洞道,很少有分支。洞口一个,敝开,不堵塞,直径约4.5~5cm。洞深一般在50cm左右,洞内有巢室和仓库之分。有时也利用其他鼠类和旱獭的废弃洞或在土隙石缝中营窝。对高原的恶劣条件相当适应。昼夜活动。见人不惧。
藏仓鼠以谷物及草籽为主要食物,也捕食昆虫等小型动物。不冬眠,冬季主要以贮粮过冬。天敌主要有蝮蛇、艾虎、黄鼬、香鼬、鹰、雕、猫等。
藏仓鼠繁殖期在5~8月间,以6~7月为其繁殖高峰,每胎5~10仔,以7~8个为多见。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分布范围
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和甘肃西北部。
藏仓鼠栖息于海拔3400~3900米的高山高原、河谷灌丛和沼泽草甸,选择蓼科、豆科及莎草科植物为主的环境作为栖息位点。
习性形态
个体中等。体长88-120mm。尾较长51-64mm,约为体长的45%。体背灰黑色至棕灰色。腹部白色。背腹之间的界限为波浪状,不平直,这是该种区别于其他种的特点。尾背面灰黑色,腹面灰白色。牙齿和其他仓鼠没有区别,齿列由两纵列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