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该种原产印度,更新世末期到达地中海沿岸。进入我国时间不详。该种被认为是无意引入的物种。在我国新疆、西藏、青海、东北三省等地区,野外种群数量很大。曾经5年左右发生一次大爆发,对农田有危害,也威胁人类健康。在南方,主要在房屋内和人类共生,但种群数量比北方小。
小家鼠化石目前在中国仅发现于10个地点之中 , 分别是周口店第1地点、金牛山遗址、周口店第4地点、周口店东岭子洞、大连古龙山遗址、福建清流县狐狸洞化石点、清流县龙津洞化石点、将乐县岩仔洞和湖南花垣县杨二洞化石点等。
小家鼠为人类伴生种,栖息环境广泛。小家鼠主要是家栖性鼠种,然而,来自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研究者的报道差异较大。有文献报道,在规模较大的家禽养殖地,往往可以捕获到数量较多的小家鼠,而农田以及农田和牧场边界的小家鼠往往是沿着河岸从家禽养殖地迁移达到的。据报道,在美国密西根州等地,在农作物成熟和收割期间,由于丰富食物的诱导,小家鼠常常频繁活动在高粱地、玉米地和大豆种植区等农业耕作区,尤其喜欢栖息在收割后的作物堆中。科学家比较各种地理景观和生境后发现,小家鼠更倾向于栖息与活动在人工建筑和人造景观的环境。
小家鼠具有迁移习性,每年3~4月份天气变暖,开始春播时,从住房、库房等处迁往农田,秋季集中于作物成熟的农田中。作物收获后,它们随之也转移到打谷场、粮草垛下,后又随粮食入库而进入住房和仓库。
小家鼠为杂食动物,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尤其喜好面粉及面制食品。最喜食各种粮食和油料种子,初春也啃食麦苗、树皮、蔬菜等,在苹果贮藏库,昼伏夜出,到处乱窜,对塑料袋小包装、纸箱等破坏性较大。有时吃少籽草籽及昆虫,食量小,对食物水分条件要求不严格。
小家鼠昼夜活动,但以夜间活动为主,尤其在晨昏活动最频繁,形成两个明显的活动高峰。
小家鼠营群居生活。雄性首领会在它的领土内和若干雌性组成家庭,并和它们的后代一起生活;有时雄性间会发生领地的争夺。在一个小家鼠家族中很少看到相互争斗,但是它们会一致抵御陌生的外来者。
小家鼠繁殖力很强,一年四季都能繁殖,虽然野鼠可能只有四月到九月的繁殖季节;以春、秋两季繁殖率较高,冬季低。小家鼠一般全年均能繁殖,体重7克时即能性成熟,发情周期为4-6天之久,持续时间不到一天;雌性生产后又会经历长达12-18小时的发情期。每窝一般可产5~8只幼仔,甚至多达14只幼仔。孕期20天左右,但如果遇到雌性哺乳的情况,可能会延长数天;一年可产仔6~8胎,每胎4~7只。初生鼠于当年可达到性成熟并参与繁殖。一般能活到两岁,但也有部分小家鼠拥有四年以上的寿命;野生小家鼠的寿命为12~18个月。
小家鼠危害所有农作物,盗食粮食。主要危害期为作物收获季节。危害时一般不咬断植株,只盗食谷穗,受害株很少倒伏。而在居民区内的危害很大,无孔不入,往往啮咬衣服、食品、家具、书籍,其他家用物品均可遭其破坏和污染。同时大量出入于人类的住所,可传播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
小家鼠的特殊性不在于形态上,而指的是其生态适应性甚强,一般灭鼠方法难以凑效。其生态适应甚强,主要表现在:杂食;运动方式多样化,能跑、跳、攀登;造巢条件不高,在墙洞、壁缝中可栖息,在衣被、家具、杂物及草堆中也可营巢繁殖;活动规律和节奏可随环境条件而很快地改变;虽嗜温,但化学调温能力甚强,对较低温度也能耐受等。此外,其摄食行为是间歇性的,每次取食量很少,给毒饵灭鼠带来一定困难。
在野外,小家鼠在世界各地都有天敌,包括猫,狐狸,黄鼠狼,白鼬,鼬,大蜥蜴,蛇,鹰,隼,猫头鹰等。在药物控制鼠害的基础上增加小家鼠天敌数量,如鹰架招鹰、放养沙狐等方法,是有效控鼠途径。
小家鼠是当今实验小鼠的祖先。目前所用的小白鼠等实验小鼠主要是从小家鼠驯化和培育出来的。小家鼠在遗传特征上与人类存在部分相似性,且生长繁殖快,培育容易,培育成本低,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小家鼠常作为人类疾病的模型而广泛被使用。1902年,哈佛大学布塞研究所的William Emest Castle首次将小家鼠作为遗传变异相关研究的研究对象,使得小家鼠正式从宠物农场进入实验室。目前从小家鼠驯化和培育出来的实验小鼠品系很多,根据其遗传特性分为:近交系(纯品系)、突变系、杂交一代和封闭群(远交群)。由于近交系小鼠具有基因型和遗传特征一致、个体间差异小和反应性一致等优点,它已成为现代医学科学研究的理想实验材料之一。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