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缘齿鼠
未列入别名: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尾长大于体长,尾尖无毛束。
详细介绍
黑缘齿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该种以前一直被认为是黑家鼠(<Rattus rattus>)的同物异名。 Musser & Caeleton(2005)年才将其独立为种。是家鼠属中比较特别的种类,腹部颜色纯白,或者至少有大面积的纯白斑块,背腹毛色界限明显。这些特征不同于家鼠属其他种类。主要分布于农田和森林交错带,耕地和人居周围也有,但很少在房屋内。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香港、海南、西藏、四川。国外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印度东北部、缅甸、不丹和尼泊尔。
习性形态
个体较大,130-200mm,平均达170mm。尾长大于体长,平均为185mm。外形上很像社鼠。背面毛色黄棕色;背腹毛色界线明显,腹面纯白色或者至少有较大的区域为纯白色。和社鼠的区别是:尾是家鼠属的尾,上下一色,环纹明显,尾尖无毛束。前足或后足背面通常有一个黑色区。牙齿和其他家鼠属成员基本一致,只是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