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胸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黄胸鼠的学名很乱,曾经长期被用作 <Rattus flavipectus>。Musser & Carleton(2005)恢复 <Rattus tanezumi>作为黄胸鼠的种名,并认为是代表亚洲的染色体数量2n=42的原 <Rattus rattus>成员。属于 <Rattus rattus>种组。该种种下分类也很乱,在全世界,有81个分类单元被认为是黄胸鼠的同物异名或者亚种,涉及中国的有6个分类单元。黄胸鼠栖息于村庄、农田、砖木瓦顶结构房屋等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区域,在长江流域主要栖息于屋舍,屋顶、瓦楞、墙头夹缝及天花板上面常是其隐蔽和活动的场所;随着城市化不断扩张,该鼠迅速适应了现代建筑和城市环境,成为南方城市高层建筑的优势种,多在管道、吊顶天花板、管道井活动。天敌有猫、猫头鹰和蛇等。
黄胸鼠昼夜活动,以夜间活动为主,黄昏后和黎明前有两个活动高峰。
在住宅区和农田可进行短期季节迁移,在农田常随作物成熟期不同而作季节性迁移为害。按作物成熟期的早迟,榕江县黄胸鼠季节性迁移顺序为:豌豆地-小麦地-花生地和水稻田-红薯地-木薯地和水芋地。
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生,包括谷物、豆类、菜类、薯类及面粉与其制品;动物性食物包括肉、鱼、昆虫、蜗牛与蚯蚓等,也会袭击小鸡。其择食偏爱红薯、马铃薯、萝卜、蔬菜和馒头等富含水分的食品。在苹果贮藏库中,对苹果的破坏性较强,是贮藏库中的主要害鼠之一。
黄胸鼠的洞穴在山坡旱地里多筑在坟墓、岩缝等不能开垦的荆刺灌木丛下,在田坎多见于田埂、水渠边,在河滩多筑于灌丛砂石堆下。
黄胸鼠为一种不常用的中药。皮(新剥或晒干浸湿外數):有排脓敛疮之功效,可治疮疡、脓水浸淫;肝:活血化瘀,解毒疗伤;胆(新鲜或晾干):可祛风、治疮病、创伤;肾:镇静安神,硫肝理气;眼(晾干研粉):可苏醒昏睡;粪(酒煮外敷或内服):内服治癫痫,外敷引脓;血(鲜用):治酒渣鼻;幼鼠(烤干研粉):解毒敛疮,止血止痛,可解肉毒。
黄胸鼠的体外寄生虫有蚤、蜱、虱和螨等,体内寄生虫有原虫动物、吸虫、绦虫和线虫等。此外,黄胸鼠还是许多细菌、立克次体和滤过性病毒的储存宿主。由于具有季节性迁徙习性和涉足广泛的栖息环境,黄胸鼠可以携带许多不同的病原体,传播多种人畜共患的疾病。目前已知,黄胸鼠是鼠疫(鼠疫耶尔森菌)、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和恙虫病等众多传统虫媒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同时也被证实是隐孢子虫、耶尔森菌、巴尔通体等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媒介。
该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