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地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地鼠属,全球2种,中国1种。种的地位没有多少争议。我国在历史上曾经先后命名2个种的地鼠,后证明都是印度地鼠的同物异名。亚种很多,但中国的亚种不详。该种典型生境是芦苇草甸,主食地下根茎,对农作物有危害。印度地鼠(学名:Nesokia indica)为鼠科地鼠属的动物。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中东各...
锡金小鼠分类地位稳定,争议很少。种下亚种较多,针对亚种的研究少,几个亚种地位不清。锡金小鼠(学名:Mus pahari)为鼠科小鼠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藏、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一般生活于海拔850-1300米间热带山地雨林和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锡金。该物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小家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该种原产印度,更新世末期到达地中海沿岸。进入我国时间不详。该种被认为是无意引入的物种。在我国新疆、西藏、青海、东北三省等地区,野外种群数量很大。曾经5年左右发生一次大爆发,对农田有危害,也威胁人类健康。在南方,主要在房屋内和人类共生,但种群数量比北方小。小家鼠化石目前在中...
卡氏小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模式产地为日本琉球群岛,所以又叫琉球小家鼠。我国也是该鼠的自然分布区,不像小家鼠,是外来种。卡氏小鼠在东南亚岛屿为引入种。小鼠属全世界有38种,中国加上引入的小家鼠有5种。卡氏小鼠分类地位稳定。栖息于农田、草丛和灌丛中。...
针毛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种级分类地位稳定。分布海拔跨度比社鼠窄,一般不超过1000m,栖息地植被类型也相对单一,主要分布于阔叶林,偶尔分布于农田。有些个体和北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在外形上分不开。其颜色都是黄棕色,针毛也较多,但腹面颜色仍然可以将它们分开。针毛鼠腹部纯白色,北社鼠多少...
灰腹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分类地位稳定,没有争议。但亚种分化有待深入研究。属于中高海拔的森林动物,适宜生境中种群数量大。主要用途和价值:观赏,放生。环保与生态用途。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
川西白腹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以前,川西白腹鼠曾经被认为是北社鼠的同物异名,20世纪80年代后,其独立地位才逐步被接受。川西白腹鼠是白腹鼠属个体较大者。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成员。有时和北社鼠容易混淆,但北社鼠腹面或多或少带硫磺色,而川西白腹鼠为纯白色;北社鼠的后足很少超过30mm的,而川西白腹鼠后足长通常在...
北社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种级分类地位稳定,亚种多,有一定争议。外形上和川西白腹鼠(<Niviventer excelsior>)、针毛鼠(<Niviventer fulvescens>)均有一定混淆。但川西白腹鼠个体更大,腹部纯白色,背部毛色棕色不显;针毛鼠腹部纯白色,背部毛色往往是棕红色,且针毛很多。分布生境多样,海拔跨度也...
白腹巨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长尾大鼠属。该属全世界有4种,中国仅有白腹巨鼠,又叫小泡巨鼠。分布海拔低,一般不超过1000m,在云南和西藏略高。是灌丛、常绿阔叶林常见种,农田和居民区偶有发现。冬季在洞穴中较多。白腹巨鼠多在晚间活动,黄昏后,开始外出,活动范围很大。善攀登,常爬到果树上,偷吃果子。冬季多在山...
青毛硕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硕鼠属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家鼠属(<Rattus>)的亚属,1983年才被 Musser & Newcomb提升为独立属,该种种级分类地位没有争议。虽然该种分布较广,但种群数量很少。以前报道很多,但多是把它和白腹巨鼠(<Leopoldomys edwardsi>)的颜色较灰暗的个体混淆。因此,真正的青毛硕鼠...
板齿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是鼠亚科最大的种类之一。模式产地为印度,本属全世界3种,1种分布于中国。该种的分类地位稳定,属于哪个属有不同意见,曾经列入 <Gunomys>属,染色体研究结果显示,属于 <Bandicata>属。但亚种和同物异名多,达16个,加上一些地方是引入种,和人类密切相关,所以,大小、毛色等已...
小眼姬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主要栖于较潮湿的森林和森林草原中,并沿着河谷和灌丛而进入草原和荒漠草原。在新疆北部地区多栖息以杨、柳为主的阔叶林和以云杉、冷杉为主的针叶林、灌丛以及农田中的小麦、胡麻等作物地,以及杂草丛生的水渠埂、潜水溢出带等生境,不见于荒漠地区。以前,该种一直被认为是小林姬鼠(<A...
大林姬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其种级分类地位稳定,亚种分化较多,分歧较大。在姬鼠属中属于分布较广、海拔较高(中国南部)、纬度较北的类群。东北三省是主要分布区。大林姬鼠以夜间活动为主,但白天也能见到。雄性的平均活动距离为76.3m,雌性为61.3m。有季节性迁移的习性,即春季5月以后由林内迁向迹地,秋季9月又由迹...
大耳姬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该种仅分布于中国横断山系至西藏南部,稍稍扩展至缅甸北部,没有亚种分化。该种往往和龙姬鼠(<Apodemus draco>)在鉴定上有时容易混淆,四川省盆周山地的森林环境中没有该种分布。在该区域中,有很多姬鼠,其耳高均在19mm左右,但全部是龙姬鼠。大耳姬鼠在四川仅分布于甘孜及与甘孜交...
澜沧江姬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该种分类地位争议较大,长期以来将其作为龙姬鼠(<Apodemus draco>)的亚种,因为形态上和龙姬鼠很近似,仅背部毛色有差异,从外形上确实很难将它们分开。近年来,通过分子系统学方法才最终将澜沧江姬鼠独立为种。它和龙姬鼠分布区域不重叠。澜沧江姬鼠没有亚种分化。栖息于林区、灌...
中华姬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又叫龙姬鼠,该种的种级地位稳定,亚种以前很多,包括现在的台湾姬鼠和澜沧江姬鼠均是其亚种,台湾姬鼠和澜沧江姬鼠通过分子系统学证据独立后,龙姬鼠还包括2个亚种,2个亚种的分界线是长江,现在看来,2个亚种是否成立也有待深入研究。龙姬鼠分布海拔跨度大,从800-3500m。是森林生态系统的...
高山姬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该种的分类地位也有一定争议,以前,一些科学家将其作为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的亚种。同物异名也有几个。高山姬鼠是姬鼠属中个体最大者。分布海拔较低,一般不超过1500m,在云南,分布海拔可达2500m左右。在低海拔的灌丛中种群数量很大,农田、次生草丛也有分布。高山姬鼠...
黑线姬鼠为一种小型鼠类,身材纤细灵巧 。属于鼠亚科(Murinae)。姬鼠属全世界有21种,中国有9种,黑线姬鼠是其中之一。主要分布于海拔低的农田、灌丛及草丛中。对农业有一定危害。春季农田播种后和农作物萌芽期,黑线姬鼠常窜入田间活动,随着禾苗的不断生长,逐渐移往农田四周的草地、田埂、土堤等处,当作物成熟收割时,...
巢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全世界仅2种,我国均有分布。巢鼠的分类地位稳定,但亚种多,有一定争议。是麦田、稻田、高草草地和灌丛生态系统中的常见种。在稻、麦及高草的中上部筑巢繁殖。巢球形,开口很小,直径5-10mm。巢鼠常夜间活动,有时昼夜均活动。白天常见幼鼠在巢内,而母鼠出洞。体小灵活,性喜攀登,常利用尾巴...
大沙鼠营群落生活,常白天活动,不冬眠。冬季日活动节律呈单峰型,其活动范围一般不超过2.5m;夏季则呈双峰型,随着气温的升高,外出活动逐渐减少,中午不外出活动,黄昏以后,又陆续出洞活动,活动范围40~50m,有的可达300m。大沙鼠有相当高的回巢能力,成鼠在百米之内,普遍能返回原有洞系,但幼鼠对巢区的保守性却远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