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嘴翠鴗
低危别名:Electron platyrhynchum,Broad-billed Motmot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详细介绍
阔嘴翠鴗学名Electron platyrhynchum,外文名Broad-billed Motmot,具体习性不详。
阔嘴翠鴗以昆虫、蠕虫、蜥蜴、各种无脊椎动物及小型脊椎动物为食,有时也吃果实。在等候猎物时,可长时间地平息不动,一旦发现猎物,就突然猛扑过去。在栖木上尾常左右摆动或斜着。在水边崖岸凿穴或在沙滩用下弯的嘴挖洞为巢,产3~4枚白色卵,两性孵化及育雏。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分布范围
分布于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秘鲁。
栖息在开放的环境,如森林边缘及丛林。
习性形态
阔嘴翠鴗是中小型攀禽。喙长、宽而微下弯,喙缘有锯齿。朝前的两个趾基部部分愈合。尾长,中央尾羽特长,在近末端处有一段仅余羽干,致使端部形成独立的小羽片,形成球拍状,为其显著特征。翅短圆;体羽多为辉亮的绿、蓝及褐色;雌雄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