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克岛仙翡翠
近危别名:比岛仙翡翠,Tanysiptera riedelii,Biak paradise kingfisher,Riedel’s Racquet-tail,Biak Paradise-kingfisher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详细介绍
比亚克岛仙翡翠学名Tanysiptera riedelii,Biak paradise kingfisher,Riedel’s Racquet-tail,Biak Paradise-kingfisher,是仙翡翠属的其中一种。
比亚克岛仙翡翠是完全肉食性的翠鸟,它的狩猎技术和其他种类的猎翠鸟大致相同,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经常隐蔽在近水的树荫下伺机捕食鱼虾等。伫立时头部几乎不动,而尾巴不时的摆动。它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地面上寻找食物,用嘴挖掘土壤捕食昆虫,其中包括蜗牛、甲虫、蚱蜢、毛毛虫、蜈蚣、蚯蚓,也吃小型爬行动物蜥蜴等。有时候会把羽毛弄得很脏。
比亚克岛仙翡翠两性会共同在距地面四英尺的白蚁塔钻洞筑巢。大小15厘米×13厘米。雌鸟通常产5枚卵,双方共同抚育雏鸟。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近危。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分布范围
分布于澳洲印尼比亚克岛。
习性形态
比岛仙翡翠有两条12厘米长深蓝色的长飘带尾羽,端点成膨大的白色球拍状。翅膀的覆面是黑色。嘴红色,虹膜深棕色。腿是橄榄褐色。头部,披羽天蓝色,肩胛和小覆羽天蓝色,下背部、尾部、披风是深蓝色。胸腹部和尾巴是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