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翡翠
无危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详细介绍
灰头翡翠学名Halcyon leucocephala,外文名Gray-headed Kingfisher、Chestnut-bellied Kingfisher,有5个亚种。
灰头翡翠的鸟鸣通常像哭声,是由一组“它,它,它,它,它,它,它” ,快速、粗糙和滚动。但它也产生一组快速“ tchi - tchi - tchi - tchi tchi ”和快速断续奏鸣。
灰头翡翠完全是肉食性。主要吃主蝗虫,各种各样的昆虫和节肢动物,它也吃小型脊椎动物,如小鱼,小蛇和蜥蜴,在巢的幼鸟和小型哺乳动物。
灰头翡翠营巢于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深50厘米和1米。这些洞穴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雌鸟每次产3枚卵,父母双方共同孵化16至21天。卵近圆形,纯白色。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LC)。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分布范围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栖息于树林、草地、灌木、灌木丛、棘丛、公园和农作物区。几乎在所有的陆地,但疏离茂密的森林和干旱或半沙漠地区。生活在河岸近水的地方。
习性形态
灰头翡翠身长21- 22 cm ,翼展32-34,雄鸟体重46 g,雌鸟体重57g 。 尽管其体积小,但它们是非洲最美丽的鸟种,羽毛鲜艳多彩。嘴和脚是红色的。头部和胸部浅灰色或浅棕色,臀,尾,包括次羽和飞羽钴蓝色或亮紫色。腹部和翅膀是红色或板栗色。雌雄几乎相同,只是雌鸟体重略重。有五个亚种,不同之处主要是头部的蓝色和翅膀灰色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