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犀鸟
易危别名:大喙犀鸟,红脸地犀鸟,Bucorvus leadbeateri,Southern ground hornbill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脸部、喉部及喉囊,裸露的皮肤为朱红色,其余均为黑色
详细介绍
南方地犀鸟学名Bucorvus leadbeateri,外文名Southern ground hornbill,是食腐动物的重要清道夫之一。
南方地犀鸟不像其他生活在树上的犀鸟,没有硕大的翅膀,但却长有一对粗壮有力的腿和脚。主要在地面上生活,成小群在地上捕食昆虫、蠕虫、小型爬行类为生,只在晚上才栖宿在树上。它们非常谨慎和胆小,群体中会有“帮手”帮助繁殖配偶筑巢,筑巢于内衬干叶的树洞中。
南方地犀鸟的胆子很小,与其身高体重完全不成比例。 因为食物关系,白天主要是在地面上活动,一般成家族式小群在地上捕食,夜晚在树上栖宿。
南方地犀鸟因其身高体重的因素, 飞行速度不快,飞行距离也不会太远。 一般情况下,是不喜飞行的。
南方地犀鸟的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它们被IUCN 列为“易危”,在南非、莱索托、纳米比亚和斯威士兰为“濒危” 。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分布范围
南方地犀鸟分布于非洲的东南部,范围从肯尼亚到南非。
习性形态
南方地犀鸟全长约127cm,是犀鸟科中体型最大的鸟。全身体羽为黑色,嘴和脚也为黑色。脸部、喉部及喉囊,裸露的皮肤为朱红色。
南方地犀鸟通常生活在稀树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