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拟啄木鸟学名Psilopogon nuchalis、Megalaima nuchalis,外文名Taiwan Barbet,中国台湾特有种。原被认为是黑眉拟啄木鸟(Megalaima oorti)的5个亚种之一,Feinstein et al.(2008)以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各亚种的遗传物质后,判断其为台湾特有种,并恢复 Gould(1863)原来的种名。
台湾拟啄木鸟是留鸟,不能持久飞行,飞行距离也不远,常单独或成群在树上活动。以野果、水果及少量的昆虫等为食。五色鸟为广食性及必要性果食性动物,并且为机会性觅食者。结果林木密度越高或结果生物量越高的物种,五色鸟取食的比例也越高,其中又以林木密度的影响较大。另外,五色鸟对于不同种类的果实仍有不同程度的偏好,取食次数最多的前15个物种中以恒春杨梅偏好度最高。
台湾拟啄木鸟会将“咯、咯、咯”等单音组成约四种不同节奏与高低变化的鸣叫声。清晨第一声鸣叫会随日出时间的早晚而改变。另外在惊吓或警戒时会发出连续的咕咕声。
台湾拟啄木鸟的繁殖季为3至8月,以6、7月为高峰。会在树上自行凿洞,所利用的树木以枯树所占的比例较高,适合筑巢的树上最高有11个巢洞。在阳明山上,巢的密度为每公顷0.25至1.6个巢不等,在台北植物园8.2公顷的范围内,有12棵树上有巢洞。凿洞任务似乎全由雄鸟负责。巢洞的高度距地面2至13米,平均5.82米。一对成鸟一季可能会凿数个洞,但不是每个树洞都使用。巢洞位置的枝干直径为10至37厘米,洞的形状为袋状,袋深22至42厘米,洞口水平深度为9至13厘米。
整体台湾拟啄木鸟种群未量化,但被描述为常见物种(del Hoyoet al. 2002)。该鸟在台湾约有10,000~100,000繁殖对 (Brazil 2009)。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2年评估。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