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啄木鸟
无危别名:Dendrocopos himalayensis,Himalayan Woodpecker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详细介绍
喜马拉雅啄木鸟学名Dendrocopos himalayensis,外文名Himalayan Woodpecker,具体习性不详。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分布范围
喜马拉雅啄木鸟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
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海南岛。
习性形态
喜马拉雅啄木鸟头大,但颈较长,嘴强硬而直,呈凿形,鼻孔裸露;角舌骨延成环带状,两侧自咽喉绕过枕部至上嘴基。舌长而能伸缩,先端列生短钩;脚稍短,具3或4趾;初级飞羽9片。头骨为蜥腭型,锄骨被一些成对的骨片所代替,颌腭骨细小远离两侧,胸骨后端每侧有2切刻,胸骨柄分叉。腿肌肉缺栖肌和副股尾肌;尾呈平尾或楔状,尾羽大都12枚,羽干坚硬富有弹性,在啄木时支撑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