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鸟类>>攀禽

凤头雨燕

2022-09-25 15:40:58 236

凤头雨燕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雄鸟上体呈蓝灰色,并染有绿色。头部具有羽冠。下体、颏部、喉部和两侧 为栗色。胸部为灰蓝色,腹部为白色,尾下覆羽为白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颏部和喉部不为栗色。
具有密切亲缘关系的灰腰雨燕和凤头雨燕外形非常相似,两个种类的雌雄鸟头顶均有一个2.5-3厘米长的冠,栖木时通常成直立姿势。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上体着黑色的程度和尾羽的长度方面。与灰腰雨燕不同的是,凤头雨燕的尾羽远远高过它们的镰状翅膀收拢时翅尖所处的位置。
小须凤头雨燕和须凤头雨燕的冠都不明显,但脸部斑纹醒目,在眼眶的上下方各有一条惹眼的白色条纹。小须凤头雨燕与其他三个种类的栖息地偏好不一样,而且体型明显偏小。也许正因如此,它的觅食手段与其他种类截然不同:作为真正的森林种类,这种鸟在森林树荫层追捕飞虫。相反,其他三个较大种类明显钟情于森林边缘带的栖息地,对连绵的树荫层则常常像对空旷地那样敬而远之。

凤头雨燕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在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所罗门群岛等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地区,我国仅分布于云南沧源、景洪、勐养、勐仑等地,此外也有人曾在台湾海峡和山东沿海航行时见到过它。
从落叶稀树林至常青林,主要栖息于林缘、次生林、果园、公园等有树木的较为开阔的地区。晚上多成群栖息在一起,有时也单个分别栖息。

凤头雨燕的详细介绍

凤头雨燕外文名Crested Treeswift,共有6个亚种,我国仅分布1个亚种,分布范围非常有限,属珍稀鸟类,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32350644a14499186ec030df0a60022b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从真正意义上讲,没有一种凤头雨燕是候鸟;而另一方面,却只有小须凤头雨燕为严格意义上的定栖性种类,终年生活在营巢领域内。其他种类在繁殖期间具领域性,而在过冬季节更多地表现为群居性,有记录表明,曾有多达50只个体同栖于一棵树上。

凤头雨燕属于留鸟,凤头雨燕主要栖息于林缘、次生林、果园、公园等有树木的较为开阔的地区,常呈小群活动,频繁地在开阔地和森林的上空成圈飞翔,有时也在河流等水面的上空飞翔。食物主要是蚊、蛾等各种飞行性昆虫,并且也能在飞行时捕食,但它们在空中飞翔的时间明显地较其他雨燕为少,捕食行为也和其他雨燕不太相同。它不是在空中不停地飞翔觅食,而是经常停息在树冠的顶枝上,当有昆虫等食物在附近空间出现时,再起飞捕捉。由于它的身体较大,翅膀很长,在空中总是像镰刀一样向两侧分开,就如同一架小型的飞机,时而低空飞翔,时而腾空而起。晚上多成群栖息在一起,有时也单个分别栖息。

凤头雨燕的鸣声:嘁嘁喳喳的尖叫声,尤其是回巢过夜栖息时。鸣啭一般响于雨燕。

凤头雨燕的繁殖期为3—6月,营巢于岩石洞穴和树洞中。巢由苔藓构成,并用涎液将其紧紧地粘结在一起。每窝产卵3枚。它的巢极为细小而精巧,直径一般仅有2.5—5厘米,形状为杯状或袋状,主要由碎树皮、细小羽毛和涎液等胶结而成,结构甚为紧密和结实,并牢牢地固定在树枝上。巢的颜色为黑色,带有少许灰色和污白色斑点,外表和树枝颜色甚为相似,从下面看好像树枝上突出的小包。每窝仅产1枚卵,颜色为淡灰色或灰白色,有时沾有蓝色,形状为长卵圆形。它的雏鸟为晚成性,需要亲鸟的精心饲喂才能长大。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