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爪哇金丝燕
别名:Aerodramus fuciphagus,Edible-nest Swiftlet
纲目:攀禽
体长:11.5-12.5厘米
体重:15-18g
寿命:14-18年
保护级别:二级
爪哇金丝燕外文名Edible-nest Swiftlet,有8个亚种。
爪哇金丝燕终日沿着海岸、岛屿飞行捕食飞虫,几乎很少休息。飞行时不似家燕那样作急剧转折,这是因为它的尾羽不呈叉状的缘故。大部分时间在飞翔。为飞翔速度最快的鸟类,由于爪哇金丝燕在完全黑暗的地方筑巢,它们已经进化出使用咔哒声回声定位的能力,常在空中捕食昆虫,常常与其他种类的金丝燕和雨燕一起组成大群一同捕食。
爪哇金丝燕是食虫动物,主要捕捉有翅膀的节肢动物。包括膜翅目(蜜蜂、黄蜂和蚂蚁)、双翅目(苍蝇)和鞘翅目的昆虫,而蛛形纲动物(蜘蛛和其他蜘蛛纲动物)、鞘翅目(甲虫)和半翅目(真正的昆虫)构成了大部分的食物来源。
爪哇金丝燕全年可繁殖,在10月至来年的2月达到高峰期。通常筑巢于崖隙、天然岩洞和人类居住的房屋中。它们的唾液腺非常发达,能用自己的唾液在海边的悬崖峭壁上营巢。筑巢开始时,雄鸟和雌鸟要反复地飞向选择好的岩壁,每次接触时,都把嘴里的一些粘液吐到岩壁上去,这是一种由唾液腺所分泌的胶质粘液,遇空气迅速干涸成丝状。经过无数次的吐抹,首先在岩壁上勾勒出一个半圆形的轮廓,然后再逐渐向上添加凸边,一层层地形成了一个肘托形的“燕窝”,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粘着力,外观犹如一只白色的半透明杯子。巢长约6厘米,深1.5厘米,重量约为14克。每天将花费大约25分钟来建造巢穴,这需要大约45天才能完成。通常每对鸟会每窝产2枚白色椭圆形无光泽的卵。孵化期平均23天。 雏鸟需要大约43天的时间发育和生长即可离巢,巢穴内雏鸟的存活率约为50%。 死亡原因主要是卵和雏鸟从巢里掉下来。
十九世纪以前,爪哇金丝燕都是在沿海有洞穴的栖息地筑巢,没有内陆筑巢的记录。据报道,1880年,东爪哇塞达尤村(Sedayu)的悬崖附近的房子里有金丝燕窝。并且企业家最终开始开发吸引金丝燕在房屋中筑巢的方法。随着广播金丝燕号召吸引巢鸟的使用成为常态。金丝雀的卵开始交易,这个行业也在增长。建筑物内给金丝燕筑巢的方法最初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马来半岛,据报道首先从爪哇岛到新加坡,然后向北蔓延到马来西亚。金丝燕具有高度的巢穴保真度,家养的金丝燕和它们的幼鸟将都会回到人类提供给它们的筑巢房屋(最好是同一个房屋)再次筑巢,使枯竭的自然种群和栖息地不受影响。此外,房屋筑巢金丝燕被怀疑是混合种群。德国人可能正在进行驯化、自那时起,养殖金丝燕的数量已经向北蔓延到缅甸,在那里它可能与当地的种群及亚种竞争。需要更广泛的区域遗传研究来证实这些疑问。
鉴于爪哇金丝燕的巢穴(燕窝)的价值很高(每窝大约20美元,巢穴收获自然变得非常受欢迎。尽管努力保持巢穴密集并管理收获率,但爪哇金丝燕的野生种群从曾经不可估量的数量下降,许多繁殖地已消失,或者已经严重濒临灭绝。意大利1994年提议将CITES附录II中的物种纳入规范贸易,使其卵与燕窝不能上市交易。但东南亚国家的反对阻止了这一方案,因此燕窝的采摘和鸟卵的贸易仍然不受限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