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学名:Polygonatum odoratum),也称尾参、地管子、萎蕤、铃铛菜、女草、娃草、丽草、葳参、尾参、玉参、小笔管菜、铃铛菜、灯笼菜、黄脚鸡、甜草根、 竹节黄、肥玉竹、明玉竹等,是天门冬科黄精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玉竹生长在温带地区,尤其在中国的湖南、浙江、河南等地大量分布。本文将详细介绍玉竹的植物特征、分布情况、药用和食用价值以及栽培技术。
植物界 界 Plantae
维管束植物 门 Tracheophyta
被子植物 亚门 Angiospermae
百合纲 纲 Liliopsida
天门冬目 目 Asparagales
天门冬科 科 Asparagaceae
酒瓶兰亚科 亚科 Nolinoideae
黄精族 族 Polygonateae
黄精属 属 Polygonatum
组 Polygonatum
玉竹 Polygonatum odoratum
玉竹早在《尔雅》便有记载:“荧,委萎。”《说文解字》有“萎䔟”之名。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以“女萎”为正名。随后出现《吴普本草》 以“委萎”为正名,《名医別录》则以“萎蕤”为正名,《本草拾遗》尚有“青粘”之名,《本草纲目》又增“萎香”之名。
从唐代《新修本草》到明代《本草蒙筌》为代表的古代本草多以“女萎、萎蕤” 或“萎蕤、女萎”并列为正名,明代后期,如《本草纲目》则以“萎蕤”为正名,清末《本草便读》是较早以“玉竹”为正名的近代本草,此后的本草、方书、医案等多以“玉竹”为正名。如《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和益胃汤皆以“玉竹”为处方用名。
玉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显著的植物学特征。其根状茎圆柱形,呈现淡黄色或黄白色,质地柔软且富有粘性。玉竹的根茎通常较长,且无分枝,表面常有纵皱纹和微隆起的环节,节间距在4-15毫米之间。玉竹的茎直立,高20-50厘米,绿色,基部具数片膜质叶鞘,表面光滑,偶尔带有紫红色。
玉竹的叶互生,呈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约5-12厘米,宽3-16厘米,叶片全缘,先端钝尖,叶柄几乎无柄,表面绿色,背面呈粉绿色。每株玉竹的花序一般含1-4朵花,最多可达8朵,花色为黄绿色或白色,花形为钟状。玉竹的果实为蓝黑色的浆果,直径7-10毫米,成熟时含7-9颗种子。
玉竹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地区,原产地包括奥地利、比利时、波兰、保加利亚、俄罗斯等国,而在中国,玉竹几乎覆盖了大部分省区。特别是在湖南、浙江、河南等地,玉竹的栽培和野生资源丰富,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玉竹适应于海拔500-3000米的低山丘陵或谷地生长,喜欢微酸性、疏松的砂质土壤。其生长环境要求湿润且不宜积水,通常在降水量适中的区域生长良好。玉竹对光照的要求较为特殊,它是一种喜阴植物,在强光下易造成叶片灼伤,因此适宜在林下或半阴的地方生长。
李时珍说:萎蕤性平味甘,柔润可食。.....我常用来治虚劳寒热 疟及一切不足的疾病,代替人参和黄芪,不寒不躁,效果很好,不仅仅能去风热湿毒而已。这是前人还没有记述过的。
玉竹在中医药中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它的干燥根茎被广泛用于多种方剂中。根据《中国药典》的记载,玉竹性味甘、微寒,具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玉竹主要归肺、胃经,常用于治疗肺胃阴虚引起的症状,如燥热咳嗽、咽干口燥、内热消渴等。
玉竹还被认为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其含有的铃兰苷和黏液质成分被发现有助于修复胰岛细胞,调节血糖水平,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此外,玉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减缓衰老过程。
除了药用外,玉竹的食用价值同样受到重视。玉竹的根茎、嫩茎和叶子均可食用。根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味甘,质地柔润。它的根茎可以制成干品后食用,或直接与鸡、鸭、鱼等食物搭配煲汤,起到消除疲劳、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的作用。
玉竹的嫩茎和幼苗也常被用于食物制作,可以用开水烫后炒食或做汤。近年来,玉竹被开发成各种保健食品,如玉竹茶、玉竹饮料、玉竹面条等,逐渐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保健食品。
玉竹的栽培历史悠久,最早记载玉竹具体产地的是《吴普本草》:“委萎,生太山山谷”,即今泰安市一带。到了中国宋代时期又增加 了安徽滁县(今滁州市)、潜山县,湖北丹江口市和陕西汉中市。明代又增加了河南南阳。民国《药物出产辨》详细记录了当时的玉竹产地和各产地的玉竹药材质量情况,明确指出河北和湖南产的玉竹比广东北部产的质量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了主产区(浙江、河北、江苏、湖南等)和道地产区,尤其是湖南邵阳及周边地区的栽培玉竹,以根条粗壮,色泽黄亮,质地柔润为特点,被称为“湘玉竹”。此外,还有产于江苏海门的“江北玉竹”,安徽安庆、铜陵、南陵的“安玉竹”,河北丰润、玉田、遵化、怀来和辽宁绥中、锦西、建昌、凌源、辽阳、海城、 盖平所产的“关玉竹”。
特别是在中国的湖南、浙江等地,玉竹的栽培面积较大。栽培玉竹的关键在于土壤选择和水分管理。玉竹喜湿润环境,但不耐积水,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保持土壤疏松且排水良好。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0,微酸性土壤对玉竹的生长最为有利。
玉竹的繁殖方式以分株为主,栽培时应选择肥沃、湿润的地块进行种植。在管理过程中,玉竹的病虫害防治较为简单,一般通过合理的轮作、施肥和灌溉来控制病虫害。
除了药用和食用价值外,玉竹还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玉竹的叶片密集,呈现出浓郁的绿色,可以作为优良的地被植物,广泛用于园林绿化、生态修复等方面。其在森林下层和山坡草丛中能够很好地生长,既能保护土壤,又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玉竹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其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生态价值均不可忽视。它不仅具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还在糖尿病治疗和衰老延缓等方面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此外,玉竹的栽培技术逐步成熟,栽培区逐渐扩大,已经成为中国南方的一项重要农业经济作物。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玉竹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成为传统中草药材的重要代表之一。
玉竹不仅在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生活中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无论是药用、食用还是生态用途,玉竹都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多功能性。
动物标签: 天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