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树鼩(学名:Tupaia glis)是树鼩科树鼩属动物,无亚种。善攀援,多在树、藤或灌木上活动,也在地面活动。昼行性。以昆虫为主要食物,也吃幼鸟、小鼠及部分野果。会通过气味和声音进行交流,当受到威胁时,会不断发出“尖叫声”,当交配和求偶时,会发出“咯咯声”和类似于吹口哨的声音。
在大多数情况下,普通树鼩是一夫一妻制的,没有明确的繁殖季节,常年可交配繁殖,在每年的2月到6月间,达到繁殖高峰。雌性树鼩每次发情周期持续8至39天,妊娠期为40至52天,每次产崽1至3只 。刚出生的幼崽是失明、无毛的,出生体重约10至12克,平均断奶年龄为36天,大约1个月后可离开巢穴,3个月达到性成熟。在哺乳期间,母树鼩提供的母爱相对较 小,隔天仅给数分钟时间去给幼仔喂奶。
普通树鼩的分布范围和个体数虽都在减少,但仍然相当普遍,特别是在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每公顷多达26只(2015年数据),因此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但由于森林砍伐等活动导致的栖息地丧失,该物种需要进行密切监测。
普通树鼩是近年来驯养成功的重要实验动物。鉴于树鼩与灵长类动物较为接近的亲缘关系,并且还具有一些适合作物实验动物的独特的特点,如成年树鼩较小的体形尺寸,较高的脑体质量比,较短的生殖周期和生命周期,树鼩已被认为可以作 为一种灵长类动物的替代动物。树鼩作为一种替代动物模型已经广泛地应用与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安全试验,采用树鼩建立动物模型开展医学研究,已经建立了丙型肝炎病毒(HCV)和B型肝炎病毒(HBV)两种人类感染病毒的模型,视觉研究模型,社会压力和抑郁研究模型,以及衰老及学习 行为研究。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尤其是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树鼩遗传密码的破译,树鼩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医学研究和药物试验的替代灵长类动物的重要的实验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7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