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鼯猴
无危别名:马来亚鼯猴,马来亚飞狐猴,Cynocephalus variegatus,Malayan flying lemur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体毛暗灰褐色,杂有白色斑点,作长距离的滑翔
详细介绍
斑鼯猴(学名:Cynocephalus variegatus)外文名Malayan flying lemur,是鼯猴科、鼯猴属动物。
斑鼯猴白天在树洞或树枝上倒挂休息,晚上才出来活动,善于攀爬滑翔。主要食粮,花,芽,竹笋,嫩叶,水果,花蜜,树液。
斑鼯猴经过约60天的怀孕期,会生下一个单一的后代。6个月大的时候到达断奶。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分布范围
在整个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发现。他们住单独或小的松散团体,他们把时间花在树冠茂密的枝叶高或树洞中。
习性形态
斑鼯猴体长34~42厘米,尾长22~27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体毛暗灰褐色,杂有白色斑点。
被毛的宽皮膜从耳后颈部延伸体侧,连接四肢,直到尾端。这种皮膜和蝙蝠的翼膜完全不同,它能作长距离的滑翔,但不能鼓翼飞翔。滑翔的距离可达100米。食树叶和果实。与其植物食性相适应,肠管长达4米,几乎是其体长的10倍;盲肠长约0.5米,内含大量微生物,有助于发酵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白天藏于树洞或倒悬其身挂在树枝上睡眠,夜间活动。分布于中南半岛南部到大巽他群岛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