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尾鼠狐猴学名Cheirogaleus medius,是杂食动物,主要吃花朵、果实、植物的叶子以及小型的无脊椎动物。它是夜行动物,一般都是在晚上出来觅食活动的。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2008年灵长类红色名录——低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鼠狐猴(学名:Cheirogaleus major)是一种树栖动物。鼠狐猴是孤单的夜行猴类,白天在树洞或叶丛中结群而眠,几只雌猴常常同睡一巢,多时达15只,雄猴则单独或与配偶居住。夜幕降临后,便分头出来活动,独往独来,在树上敏捷地跑跳,尖细地鸣叫,觅食各种昆虫、蜥蜴、树蛙、小鸟及野果、树叶。树上地面均有其足迹,运动形式...
克氏鼠狐猴(学名:Cheirogaleus crossleyi)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数据缺乏(DD)。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毛耳鼠狐猴(学名 Allocebus trichoti')是一种产于马达加斯加东北部的狐猴,为毛耳鼠狐猴属下唯一一种。这种动物已经严重濒危,大约只有100-1000只。毛耳鼠狐猴是夜行动物,栖息于树林中。它们是爬树与跳跃的高手,尾巴是很好的平衡工具。一般独居,有时也成对。建巢于树洞中,以飞虫、树胶、嫩叶和水果为食。雌性通常...
日本海狮,Zalophus japonicus(Peters, 1866),海狮科加州海狮属的一种已灭绝的海狮。于2003年前,日本海狮都被认为是加州海狮的亚种,但后来有指日本海狮与加州海狮有不同的栖息地及行为,故被分类为独立的物种。日本海狮一般会在平坦及开放的沙滩繁殖,但在岩地则较少有,多会在山洞中。在日本绳文时代的贝冢就曾发...
加利福尼亚海狮(学名:Zalophus californianus)外文名Californian Sea Lion,无亚种。日本海狮(Zalophus japonicus)和加拉帕戈斯群岛海狮(Zalophus japonica)曾经均是加利福尼亚海狮的亚种,2007年均划为独立物种。加利福尼亚海狮是一种高度群聚的物种,是最大型的海洋哺乳动物群之一。成群活动,一般集小群,但有大量...
澳海狮学名Neophoca cinerea,外文名Australian sealion,是一种只生活在澳大利亚南部和西部海岸的海狮,与海狮科的其他海狮及海狗极其相似。澳海狮主食头足类和鱼,亦吃企鹅。可深入陆地9.7公里,爬上29m的峭壁,十月繁殖,1雄和4~5头雌兽组成生殖群。仔兽重6.4~7.9kg,长62~68cm,体重均质雄大于雌,具绒毛。分布于澳大...
幅北毛皮海狮(学名:Arctocephalus tropicalis)1872年由约翰·爱德华·格雷首次描述。幅北毛皮海狮,繁殖期雄海狮会有激烈的争斗,有死伤的情况发生。一个家庭由一头雄性统领6-8头雌性,11月底至12月中产仔,雌性每胎产一仔,幼崽11个月后断奶。雌性2岁性成熟,雄性3岁性成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北美毛皮海狮(Arctocephalus townsendi)是唯一生活在北半球的海狮。19世纪末因过分捕猎,只剩下几十头,到1990年代恢复到一万头左右。北美毛皮海狮以鱼类等为食。属群居动物,每个海狮群为一雄多雌,组织比较松散,6月是北美毛皮海狮的生孕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
新西兰海狮学名Phocarctos hookeri,又称胡克的海狮。以章鱼、鲽等小鱼为食,也吃蟹及企鹅等。喜群居。12月底或1月初产仔。产程短,约10分钟,哺乳期约1年。产后很快在岸上交尾,1雄多雄,1头雄兽和约12头雌兽组成生殖群。不进行大范围洄游。估计现有10000一50000头。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胡岛海狗学名Arctocephalus philippii,喜长时间水中倒立,头朝下,鳍脚举出水面慢慢摆动。智利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上繁殖。6月产仔。性温顺。16~17世纪曾为数甚多,因被英、美等国在19世纪前25年间大肆猎捕,谋取毛皮,使其濒于灭绝,估计现有650~750头。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非洲毛皮海狮学名Arctocephalus pusillus,外文名South African and Australian Fur Seal,有2个亚种。非洲毛皮海狮性情温和,喜欢集群,除了繁殖期外一般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雄兽每个月要花上2一3周的时间去远处巡游觅食,而雌兽和幼仔在陆地上逗留的时间相对较多。白天在海中捕食,游泳和潜水主要依靠较长的前肢,偶尔也...
新澳海狗(Arctocephalus forsteri),主食乌贼,章鱼和杖鱼,还吃企鹅,多夜间水面捕食,也有时白天在海底捕食章鱼,能把拟鲈等大鱼拖出水面咬断吞食。11~2月间繁殖,每头雄兽与约10头雌兽组成多雌群,仔兽长55cm,重4.3kg,哺乳期约8个月。估计新西兰有30000~50000头,澳大利亚几千头。海狗是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认定的...
南极毛皮海狮(学名:Arctocephalus gazella)外文名Kerguelen Fur seal,它的学名来源于第一艘捕捉到它的德国船SMS Gazelle。库克船长在1775年探索南乔治亚岛后,提到了岛上生存着大量海狗。南极毛皮海狮在南乔治亚几乎全以磷虾为食,也吃南极鱼、乌贼和企鹅。南极海狗的潜水纪录达1000英呎,1000只南极海狗中会有一只是...
加拉帕戈斯海狗学名Arctocephalus galapagoensis,外文名Galápagos fur seal,日文名ガラパゴスオットセイ,亚南极属中唯一的热带代表。加拉帕戈斯海狗雄性具有较强的的领地意识。以鱼类和鱿鱼为主食。鲨鱼和虎鲸是它们最大的天敌。加拉帕戈斯海狗大约潜水深度为30米以内,潜水时间短。并不会长时间生活在海里,也不进行洄...
韦德尔氏海豹(拉丁文学名:Leptonychotes weddellii),又名威德尔海豹、威氏海豹或威德尔氏海豹,是海豹科下韦德尔氏海豹属的唯一种动物,由一位英国的南极的航海探险家詹姆士·威德尔(James Weddell)所命名。韦德尔氏海豹是一种极古老的生物,因而有“活化石”之称,它们曾被记载于亚里士多德的书中,也是哥伦布在“新大...
地中海僧海豹学名Monachus monachus,外文名Mediterranean monk seal,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海豹。头部很圆,且密被短毛,看起来宛如僧头,因此而得名,是世界上最珍稀的海豹。地中海僧海豹以羊鱼、竹夹鱼、鲷、鳐和章鱼等为食。喜在浅于35m的水域觅食。僧海豹喜欢热带温暖的海水,体型比海狮、海象更适宜在水中生活,后肢不能...
南象海豹学名Mirounga leonina,外文名Southern elephant-seal,是地球上体型最大的海豹,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鳍足类动物,甚至还是最大的食肉目动物。分为3个亚种:南美亚种(M.l falclandicus)、南印度洋亚种(M.l crosetensis)、新西兰亚种(M.l macquariensis)。其属名来自澳洲一个地方名,种名来自拉丁语,狮状,一则因其体...
北象海豹学名Mirounga angustirostris,外文名Northern elephant-seal,是大型海豹类动物。北象海豹黑色的眼睛大又圆。眼睛的阔度显示它们主要是以视觉来猎食。就像其他的海豹般,北象海豹有萎缩的后肢,成为尾巴及尾鳍的一部份。每一只脚都有五只有蹼的脚趾。这对灵活的脚可以用来推水。胸鳍则很少用来游泳。后肢并不适合在...
锯齿海豹学名Lobodon carcinophagus外文名Crabeater seal,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海豹。锯齿海豹以磷虾为食,把它称为食蟹海豹是一错觉,因为南极的蟹类极少,不足供其食用。雌性锯齿海豹2年性成熟,怀孕期9个月,在海冰上生殖,每年一胎,每胎产一仔。暖季,锯齿海豹组成繁衍的家庭:一头雌海豹领着几个儿女,有时也有一头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