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蝠为热带种类,居于古庙、古塔、树洞、房屋之天花板上、顶楼等处,单独栖居或2—3聚集,或二、三十甚至上百只结群而栖。入晚出来飞翔觅食。以昆虫为食。...
斑蝠数量较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萨姆。栖息于热带、温带阴湿的石缝内。群栖。黄昏及夜晚出洞,在竹林和树林周围中觅食,以昆虫为食。斑蝠栖息于洞穴的陡壁高处或挂于高树枝上,傍晚可见于居民点附近捕食昆虫,晚上7时半至9时为其捕食高峰。我们所采的3只标本均在山区住房附近于傍晚获得。与其捕食昆虫的食性相适应,其肠...
亚洲宽耳蝠栖息于北方或高寒地区山洞、树皮或建筑物内。平时单只或小群活动,繁殖期聚集成群。有冬眠习性。以昆虫为食。对人类有益。已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
褐扁颅蝠的种类稀少,是热带型蝙蝠,多栖息于被甲虫蛀食的竹洞中。自从2008年张礼标等报道海南等3省发现该种新纪录后,张秋萍等(2014)和吴毅等(2015)又分别报道了该种在江西和广东分布新纪录,使该种在我国的分布区由原来的云南和广西2省,扩大到目前的8个省区。随着调查的深入开展,该种的分布区可能进一步扩大。 Tu e...
扁颅蝠是世上最小的蝙蝠,也是世上唯一一种能钻进竹筒里的蝙蝠,因为有着独一无二的扁平颅骨,人们给它取了个形象的名字“扁颅蝠”。据资料记载,扁颅蝠在地球上已生存了600万年,属哺乳纲翼手目蝙蝠科类。上世纪80年代,曾有专家采集过扁颅蝠标本,此后20多年,扁颅蝠都没有出现。和它的亲属们一样,扁颅蝠视力非常有限,飞...
中华山蝠栖息于老式建筑物、树洞和山洞等处。通常集群潜伏在天花板夹层、房檐和墙缝内,有时与伏翼、棕蝠等同栖一处。怀孕期约2个月,哺乳期6-7周,每胎1-2仔,以2仔居多。有冬眠和迁徙习性。夜出捕食飞虫。中华山蝠曾使用过 <Nyctalus velutinus>的学名,为同物异名。中华山蝠集群生活,每群10多只,最多有100只以上...
褐山蝠集小群生活。一般10余只集群活动,多则100只左右。冬眠前交配,雌蝠暂不排卵。次年春天排卵与储存在子宫中的精子受精。妊娠期50~60d,5~6月产崽。哺乳期约20d。幼蝠冬眠前性成熟。以鳞翅目等夜行性飞行昆虫为食。在中国为北方分布种类,主要分布新疆等西部地区,与欧亚大陆的分布区相连接。褐山蝠一种适应力比较强的...
大棕蝠栖息地类型多样,包括山洞、岩石缝隙,房舍的屋檐以及门、窗、墙缝的空隙中。主要发出短而宽带的回声定位声波,以鞘翅目昆虫为食,也会捕食双翅目昆虫。在国内分布有4个亚种,即北方亚种 <Eptesicus serotinus pallens>、南方亚种 <E. s. andersoni>、台湾亚种 <E. s. horikawai>和中亚亚种 <E....
东方蝙蝠属于伴人动物,常栖息在各类人工建筑,如房屋或楼房顶架、天棚、门窗框后和桥梁缝隙等,可匍匐或倒挂在棚顶栋梁的空隙间。种群数量变化较大,少有独居,常几十只形成小群,有时成百上千只聚居形成较大种群。发出短而宽且带多谐波的回声定位声波,用于在开阔环境中捕捉昆虫。在白昼栖息地,常发出人类可听见的通讯叫...
南蝠栖息于高大岩洞中,3-5只或10余只潜伏在洞壁高处,多为单个个体悬挂。夜间出洞捕食飞虫,黎明前归洞。同洞常可见大群的亚洲长翼蝠(<Miniopterus fuliginosus>)和其他种蝙蝠,但不混群。主要筑巢区为海拔400-1700米的石灰岩岩洞。巢从洞口开始,可能一直进入到洞中1500米。南蝠的学名是国际动物命名法规认证的最...
灰伏翼为食虫性蝙蝠,在水域或村庄附近捕食,以蚊、飞蛾等昆虫为食。种群数量不多,常单只或小群伏于石缝内。同栖一洞的有宽耳犬吻蝠,偶见零散的折翼蝠。灰伏翼的生活力较强,2月份安静时,其二氧化碳呼出量相对较高,惊动时能立即起飞,在室内暗箱中,它们不挤在一起,也不乱爬,较安静,于暗箱中一周成活率100%。当室温6...
大黑伏翼以前曾归入 <Pipistrellus>属,Heller & Volleth(1984)将其视为 <P. societatis>,但是 Hill & Francis(1984)以及 Corbet & Hill(1992)均认为应为独立种 <P. circumdatus>。Csorba et al.(1999)将其从伏翼属中独立出来,建立金背伏翼属 <Arielulus>。王应祥(2003)把...
小伏翼也叫侏伏翼。王应祥(2003)将倭伏翼(<Pipistrellus mimus>)作为独立种,但 Smith &解焱(2009)则认为其为小伏翼的一个亚种(<P. t. minus>)。在低纬度分布较广。栖息地主要在建筑物裂缝内,包括房屋、桥梁等,偶尔还可见于树洞内或簇叶内。集小群或独居,黄昏和凌晨觅食空中小型昆虫,喜欢在林缘...
普通伏翼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蝙蝠,集群生活,捕抓昆虫为食。以5-20只为一群,活动与其食物密切相关,傍晚飞出居住地,黎明飞返,出返的活动频率与温度的高低成正相关,与光照成负相关,空气的相对湿度在52.2-93.0%间均能活动。温度的限制作用大,低温通过代谢影响普通伏翼冬眠,冬眠时间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长达4-5个月。捕...
印度伏翼为中小型伏翼。栖息于山林、平原等地,出现在楼宇之间,在原始林区也有发现。西藏曾在树洞内捕获到。印度伏翼海南亚种(学名:Pipistrellus coromandra portensis),J. Allen于1906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海南、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印度伏翼北部湾亚种(学名:Pipistrellus coromandra tramatu...
东亚伏翼又称日本伏翼,为城市及农村傍晚天空最常见的种类。通常栖息于建筑物(特别是瓦房)中,可集数只小群潜伏在天花板、瓦房的房檐下和墙缝内。傍晚飞出,以蚊等小型昆虫为食。有冬眠习性。东亚家蝠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冬眠,出眠后在6~7月间产仔。...
越南的高颅鼠耳蝠体型变化大,因此关于该种的亚种划分有待研究。分布于中国的亚种为 <Myotis iligorensis sowerbyi>(Howell,1926)。洞栖,有时候可集大群,多者可达上千。常与其他物种共栖,如长指鼠耳蝠、小菊头蝠、中华菊头蝠、中菊头蝠等。觅食高峰期在黄昏和凌晨,通常在高空中觅食小型昆虫。已列入中国生物多样...
渡濑氏鼠耳蝠以昆虫为食,尤嗜食蚊,对人类有益。 Csorba et al.(2014)对绯鼠耳蝠(<Myotis formosus>)及其近似种进行了分类厘定。党飞红等(2016)经过形态学和分子方法研究显示,国内文献原鉴定的“绯鼠耳蝠”(学名错用为<M. formosus>)其实应为渡濑氏鼠耳蝠(<M. rufoniger>)。国内分布主要集中...
大足鼠耳蝠因具有在水面捕捉鱼类作为食物的特殊习性,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常集群栖于丘陵或山区、岩洞内。秋末初冬发情,次年6月产1仔。成体一般体重20g-30g,头体长60mm-65mm,是体形较大的一种鼠耳蝠。最典型的形态特征是后足异常发达,长约20mm,相当于其它以昆虫为食的鼠耳蝠后足长度的两倍,且后足十分尖利,如同鱼...
常成群栖息在山洞中,在林间空地飞行,也会在水面上方飞行,暗示其可能以拖网方式在水中捕食鱼类。回声定位声波为典型调频,伴有1-2个谐波。在黄昏时出洞捕食夜行性昆虫。该种在2005年之前被认为是水鼠耳蝠(<Myotis daubentonii>)的一个亚种,现已成独立种。水鼠耳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