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黄鼠最初被列为达乌尔黄鼠的亚种,1975年独立为有效种。栖居于草原及半荒漠环境中。昼行性。以草本植物的根、茎、叶及种子为食,也吃昆虫类。对草场和农作物危害较大,同时也是一些传染病(如鼠疫病毒等)的宿主。阿拉善黄鼠主要栖息于荒漠、半荒漠草原、农田附近、坟地和沟谷堤岸。一般营昼间活动,清晨和黄昏活动频...
花鼠属于松鼠科花鼠属,因体背有数条明暗相间的平行纵纹而得名。体型中等,尾长,尾毛长而蓬松,呈帚状,并伸向两侧。四肢略长,耳壳明显露出毛被外。生境较广泛,平原、丘陵、山地的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以及灌木丛较密的地区都有。一般栖息于林区及林缘灌丛和多低山丘陵的农区,多在树木和灌丛的根际挖洞,或利用梯...
岩松鼠属啮齿目松鼠科,是中国特有物种。体型中等,尾毛蓬松而较背毛稀疏,中间混有一定数量的全黑色针毛。岩松鼠是半树栖和半地栖的松鼠,多栖息于山地、丘陵多岩石或裸岩等地油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果树林(核桃、栗等干果)、灌木林等较开阔而不很郁闭的生境,在海拔较高和林木非常茂密之处几乎见不到它们的踪迹。...
巨松鼠为一种大型啮齿类动物,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季雨林的高树上,是典型的树栖动物。巨松鼠喜欢独栖,很少集群,偶见2~3只在同一树上取食。巨松鼠白天活动,活动周径约2~3千米。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后至黄昏,是一天中最活跃的时间。中午前后一般在高树上休息。其性机警,稍有惊动便疾速攀枝逃遁。跳跃力...
红颊长吻松鼠(学名:Dremomys rufigenis),是松鼠科、长吻松鼠属的动物。营半树栖生活,善于高攀、跳跃,喜群居。晨昏较活跃,主要在灌丛和森林边缘活动,活动时有一定的路线,常在倒木及乱草堆寻食,在峭壁悬崖上也能穿行。红颊长吻松鼠多居树洞或石隙,利用树干腐洞和鸟类弃巢改建为鼠窝的,少在树上筑巢,在山崖石糙和...
红腿长吻松鼠(学名:Dremomys pyrrhomerus)为我国特有的保护品种,属于松鼠科。主要是栖居在密林中,生活习性与灰鼠有些相似,多喜晨、昏活动,食性主要以摄食各种坚果,如松果、栗及浆果为主,亦食各种树叶、嫩枝、花芽及鸟卵、雏鸟和昆虫等。每年可繁殖2次,每次产3~4仔,以2仔居多。红/赤颊长吻松鼠(Dremomys rufigen...
泊氏长吻松鼠(学名:Dremomys pernyi),是松鼠科、长吻松鼠属的动物。多栖息于亚热带森林,尤以选择热带雨林及河谷溪流附近的林木做位栖息位点。珀氏长吻松鼠主要营树栖生活,多在山谷、河溪旁的树上,晨昏活动,有时从树上跑到地面活动,穿行于草丛间,亦活动于林中倒木上,且边活动边寻取食物。珀氏长吻松鼠警觉性很高,...
橙腹长吻松鼠(学名:Dremomys lokriah)为松鼠科,也叫喜马拉雅橙腹长吻松鼠、西藏长吻松鼠。通常生活在海拔1500-3400米的青冈林或2000~2600米的树林中,以坚果和植物等为食,偶食昆虫。该物种叫声尖锐。橙腹长吻松鼠于每年5-8月气温略高时繁殖,每胎2-5仔。别喜好在青冈林中活动。在树洞中筑巢。昼行性,善于在树丛中活动...
隐纹花松鼠也叫隐纹花鼠、黄腹花松鼠、豹鼠,通常在树洞、树杈或山崖峭壁缝隙中筑巢。晨昏活动频繁。食物以植物果实、嫩芽、种子为主,也吃昆虫等。分布较广泛,为较常见的类群。广泛栖息各种林型,以亚热带森林为主,常在林缘和灌丛,垂直分布以中海拔为主,一般在海拔400到1200米,最高有在2600米的栎林。隐纹花松鼠是一种...
纹腹松鼠,也叫五纹松鼠,易危种,身体背面橄榄褐灰色带有明显赤色,以背部为最深。颏和喉部灰色,略带赤色;体腹面中央和两外侧面各有1暗纹,在3条暗纹之问又由2条白色纵纹隔开,故有五纹松鼠之称。尾毛色与头、体背面相似。五纹松鼠分布于云南和缅甸。已知有2个亚种,中国均有分布。指名亚种身体腹面中央暗纹呈赤黑褐色,...
蓝腹松鼠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南部和西藏东南部墨脱一带。蓝腹松鼠有8个亚种,中国仅有1个亚种,即云南亚种。蓝腹松鼠昼行性,通常单独活动。以植物的花、芽等为食,也吃昆虫。已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已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
黄手松鼠也叫黄足松鼠、黄腹松鼠、黄松鼠、菲氏松鼠等,体形略大于赤腹松鼠。分布区狭窄,数量稀少,为稀有种。栖息于海拔260—300米的热带雨林和竹、阔混交林内。树栖,晨昏活动较为频繁,大多在树上觅食,以各种植物的花、果、叶等为主要食物。...
赤腹松鼠又称红腹松鼠,是树栖动物。多栖居在树上,借树枝的变杈处,利用小弼投上下搭架,围以树叶及细茅草攀物,从外表看形似鸟窝。亦有利用树干腐洞和啄木扁之类的洞穴改建为鼠窝的。在山崖石糙和山区农村屋檐下也有它的窝巢,也有在松树或其他种乔木树枝上筑巢的。有时还能利用鸟类弃巢加以改造,或利用近山区居民点住房...
金背松鼠(学名:Callosciurus caniceps)为松鼠科丽松鼠属的动物,原生在西马来西亚,泰国和缅甸南部。已经人为引进琉球群岛。在中国,分布于台湾高雄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该种以前长期被作为赤腹松鼠的一个亚种。关于该种的生态学资料甚少。...
北松鼠主要生活于温带及亚寒带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在大树上筑巢,善于跳跃。主要以松树等树木的种子为食,也吃蘑菇、嫩芽、野果及昆虫等,是北方林区的常见类群。与大多数人的印象不同,生活在树上、有毛茸茸的大尾巴、会抱着松果啃的松鼠,其实只是松鼠科物种中的一个小分支。从海拔6000余米的雪山到太平洋中的热带岛屿...
北白颊长臂猿是灵长目、长臂猿科动物。栖息于高大的原始和退化的常绿和半常绿森林中。在越南西北部和老挝北部,这些动物生活在亚热带气候中,没有霜冻的冬季短暂且不太冷。在越南,发现该物种的海拔高度为200-1,000米之间,最高记录达海拔1,500米,然而,2011年发现了个体由于低地森林砍伐,大部分海拔超过700米。在老挝,从...
马来亚穿山甲是夜行性动物,白天蜷缩在树洞里或洞穴中休息,整夜出来觅食,它们利用自己可卷曲的尾巴爬树以追捕猎物。饮食主要由蚂蚁和白蚁组成。它们通过其敏锐的嗅觉很容易定位的蚁巢,并且可以使用其大的弯曲爪轻松拆除蚁堡。为了防止叮咬,该物种长有特别的肌肉,可以闭合鼻子和厚厚的眼睑来保护眼睛。偶尔也捕食其他柔...
虽然属于地栖动物,但善于利用其适于抓握的尾部攀爬。除交配季节外,大部分时间独自生活。主要以蚂蚁和白蚁为食。大部分时间都在洞穴或岩石中度过。受惊时则蜷缩成球形。通常每胎产1仔(有时2仔)。由于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印度穿山甲的数量正在迅速下降,在野外罕见。印度穿山甲与穿山甲非常相似,体形比穿山甲大,与穿山甲...
中华穿山甲是特化物种、视觉基本退化、尤以嗅觉灵敏。 穿山甲的肝脏不大,肝解毒功能弱,免疫系统弱,属于单室胃,胃中披着角质膜,胃腺部的黏膜处密布许多呈"S"型的皱襞,借吞食时吞进胃中的小砂石将食物磨碎。穿山甲肠管表面平滑,小肠长。喜炎热,能爬树。能在泥土中挖深2-4米、直径20-30厘米的洞。末端的巢直...
贝氏喙鲸外文名Baird's beaked whale,可能是所有喙鲸中体型最大者。贝氏喙鲸外观与阿氏贝喙鲸十分相似,以致有人认为两者应属同一品种。然而彼此的栖息地互相隔离,而且贝氏喙鲸的体型可能稍大一些。贝氏喙鲸较为人所知。与阿氏贝喙鲸一样,雌雄两性皆有突出的牙齿,但老鲸的突齿可能磨损至牙龈面。前方的一对牙齿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