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盘羊外文名Pamir Sheep,曾是盘羊的亚种之一。帕米尔盘羊亚种“Ovis ammon polii”于1841年首次由动物学家“Edward Blyth”进行科学描述。这些盘羊通常也被称为“马可波罗盘羊”或“帕米尔盘羊”。帕米尔盘羊(Ovis ammon polii)在英国学者彼得·格拉布和澳大利亚学者科林·格罗夫斯合著的《有蹄类动物分类学》 (Ung...
天山盘羊Tian Shan Argali,曾是盘羊的天山亚种。天山盘羊一般被认为是盘羊(Ovis ammon)天山亚种,英国学者彼得·格拉布和澳大利亚学者科林·格罗夫斯合著的《有蹄类动物分类学》 (Ungulate Taxonomy) 一书中将其视为独立物种,2019年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和2021年发布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
西藏盘羊外文名Tibetan argali,是典型的山地动物,曾是盘羊的亚种之一。西藏盘羊的科学拉丁文名称其中一个同义学名“Ovis ammon dalai-lamae”(也曾经是“盘羊阿尔金山亚种”)的中文译名是“达赖喇嘛盘羊”。这是1888年命名的,用来纪念藏传佛教中达赖喇嘛这个尊号或封号(此达赖非彼“达赖”)。1876-1877年,俄国人普热...
戈壁盘羊拉丁学名Ovis darwini,曾是盘羊的一个亚种。戈壁盘羊一般被认为是盘羊(Ovis ammon)戈壁亚种,英国学者彼得·格拉布和澳大利亚学者科林·格罗夫斯合著的《有蹄类动物分类学》 (Ungulate Taxonomy) 一书中将其视为独立物种,2021年发布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也采用此说法。但是截止2021年2月《世界...
哈萨克盘羊外文名Kasachstan Argali,曾是盘羊的一种。哈萨克盘羊曾经被视为盘羊(Ovis ammon)的一个亚种。2019年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其视为独立物种,2021年发布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也将其作为独立物种。但截止2021年2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仍将其列入...
阿尔泰盘羊外文名Altai Argali wild sheep ,是典型的山地动物。2011年《世界哺乳动物手册》(THE MAMMALS OF THE WORLD)将盘羊的9个亚种确定为9个不同的物种。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25日版也采用了这个定位。但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0年3月13日的版面上,阿尔泰盘羊仍然...
岩羊外文名Blue Sheep,有2个亚种。形态介于绵羊与山羊之间,外貌也确实兼有这两类羊的一些特征。就体形而言,岩羊很象绵羊,不过它的角不盘旋,而近似山羊,但雄兽的下颌又没有胡须,也没有膻味。岩羊躺卧在草地上时,身体的颜色与草地上的裸露岩石极难分辨,因而有保护作用。虽然经常出现于比较开阔的地方,但其攀登...
北山羊外文名Siberian Ibex,有4个亚种,是典型的野生山羊。北山羊多在晨昏活动,喜欢成群活动。非常善于攀登和跳跃,蹄子极为坚实,有弹性的踵关节和象钳子一样的脚趾,能够自如地在险峻的乱石之间纵情奔驰。白天多在裸岩上休息,早晨和黄昏才到较低的高山草甸处去觅食和饮水。喜欢成群活动,一般为4-10只,也有数十只甚至...
喜马拉雅塔尔羊外文名Himalayan tahr,有3个亚种。中国于1974年上半年,青海省生物研究所蔡桂全、王祖祥和北京自然博物馆曹俊和在西藏自治区波曲河谷的曲象地区首次发现了喜马拉雅塔尔羊。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喜马拉雅塔尔羊多为几十只集群,活动范围较固定。雄性喜马拉雅塔尔羊平时都是独居或小团体活动,它们栖息在...
中华斑羚外文名Chinese Goral,有2个亚种,为典型的林栖兽类。中华斑羚从名字上看,像是我国特有的动物,但实际上它们并不止在我国有分布,在印度、泰国、缅甸等国家也有,它们在我国的分布主要在东北、华北、西北、华南、西南等地。密林间的陡峭崖坡及山间的裸岩乱石地带,是中华斑羚常出没的地方,它们有很强的行动能力,...
喜马拉雅斑羚外文名Grey Goral,有两个亚种,为典型的林栖兽类。喜马拉雅斑羚雌性和未成年动物群占地40公顷。独居的雄性占地22-25公顷。它们依靠视觉和听觉来感知周围的环境。敏锐的视觉使它们能够在休息或吃草的时候看到捕食者。这些动物使用一系列的鼻息,口哨声和打喷嚏来指示对其他成员的警觉。像大多数其他哺乳动物一样...
长尾斑羚外文名Long-Tailed Goral,无亚种。长尾斑羚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聚集12只或更少的小群。雌性、小斑羚和亚成斑羚组成这种族群一起活动,而年长的雄性通常独居。在陡峭的岩石地区活动,最多迁移2千米。在夏季,居住在俄罗斯的长尾斑羚距离陡峭的悬崖不超过1千米。在冬天,当它们不进食的时候,可以发现它们躲在岩石的...
赤斑羚外文名Red Goral,有2个亚种,是典型的林栖动物。赤斑羚宽大的蹄子适于攀登,能在悬崖峭壁上奔跑跳跃,如履平地。早晨和下午活动较多,一般成对或几只结成小群,外出觅食和饮水,主要以草本植物和树叶等为食。中午大多在隐蔽的石板上休息。性情机警,活动前先要在四处窥探,确认没有危险才慢步前进,一旦受惊便立即窜...
高鼻羚羊外文名Saiga,有2个亚种,因鼻部特别隆大而膨起,向下弯,鼻孔长在最尖端,因而得名“高鼻羚羊”。高鼻羚羊是群居动物,随季节性迁移,每年秋季集结成大群,南迁到较暖的山谷草原。春季组成5-6只至20-30只的群体,然后又集结成大群,向北迁移至夏季草场,其迁移行程可达250-400公里。这种动物颇善奔跑,奔跑速度极快...
藏原羚外文名Tibetan Gazelle,无亚种,是典型的高山寒漠动物。熟悉可可西里地区生物的人,分辨藏原羚和藏羚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哪个有“白屁股”——藏原羚有一块较大的白色臀斑,因此藏原羚又被当地百姓俗称为“白屁股”。藏原羚奔跑时,它那雪白的屁股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就像身上悬挂着一面镜子,因此又俗称它为“...
蒙原羚外文名Mongolian Gazelle,无亚种。蒙原羚性喜群栖,集大群生活,在春季向北迁移时曾经观察到达6000-8000头的集群。在夏季牧场雄性从群中分离出来。集群的时间比较长,移动的距离和范围也大,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大规模迁移,随着牧草的生长情况而游动。冬季时南移到达杂草草原的边缘和南方的荒漠草原,但不会...
爪哇野牛外文名Banteng,有两个亚种。爪哇野牛一般独居或2-3头同栖,有时会组成有2-25头或更多的大群。有时雌牛、幼牛和亚成体组成10多头的小群一起活动。夜间行动,白天休息,卧成一圈,由一头母牛站立警卫,遇到危险,母牛立即跺脚示警,众牛闻讯马上跃起逃命。以各种野草、树叶、树芽、竹叶或竹笋为食。爪哇野牛体形似黄...
野牦牛外文名wild yak,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野牦牛一年四季住在山坡,喜欢吃柔软的邦扎草,夏季里用牙啃,冬天就用舌头舔。野牛多刺的舌头十分厉害,也是它的武器之一。主要在夜间和清晨出来觅食,食物以针茅、苔草、莎草、蒿草等高山寒漠植物为主,白天则进入荒山的峭壁上,站立反刍,或者躺卧休息、睡眠。野牦牛通常20~3...
印度野牛外文名Gaur,有2个亚种,四肢膝盖以下的毛白色,故又名“白袜子”。印度野牛一般在晨昏活动。夏季在海拔高的山上,冬季则逐渐下降。喜群居,通常每群10-30头,以雌兽、幼仔和亚成体组成,其中有一只体形较大的雌兽为首领。成年雄兽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是独自栖息,在交配期间才和雌兽接触。性情凶猛。以草、树叶、...
驼鹿外文名Moose,有8个亚种,是世界上最高达的鹿。驼鹿角的叉数与年龄相关,6-8月龄时生出新角,初生的角为单枝,称为锥角。第三年分出2个叉,并在基部出现角盘。第四年分出3叉,第五年分出4-5叉,第六年以后则不再呈现规律。角的长度和重量随着叉数的增加而递增,掌状角面积的增加尤为显著。角每年脱换一次,2月中旬至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