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果蝠是典型的热带蝙蝠,不冬眠,虽常与其他蝙蝠共栖一洞,但从不相混杂,而且凡有果蝠栖居的洞穴,种群中皆以果蝠占优势,颇似有种间排挤现象。夏秋炎热季节,在洞穴栖居者数量减少,集小群而散居洞外,而冬春季节多在洞穴内大量聚集。白天群栖于石灰岩山洞或废弃房屋,夜晚外出觅食。多以野生浆果等为食,但在水果收获季...
谢氏塔喙鲸学名Tasmacetus shepherdi,外文名Shepherd's Beaked Whale,属罕为人知的鲸豚类,只有20起左右的搁浅事件与少数的可能目击事件。在南半球日渐增加的研究可能发现更多的标本,但是就证据显示数量似乎非常稀少。对于谢氏塔喙鲸社会结构一无所知,稀少的海面目击记录发现它们仅以小群出现且难以侦察追踪,可能是...
朗氏中喙鲸(学名:Indopacetus pacificus)外文名Longman's Beaked Whale(英文)、Baleine à bec de Longman(法国)、Zifio de Longman(西班牙),旧称朗曼氏喙鲸,又称太平洋喙鲸和印太洋喙鲸。其可说是鲸目中最神秘的物种,现有标本只有2个风化了的头骨,没有已证实的活体观察记录,甚至连完整尸体都不曾见过。最...
斯里兰卡的霍氏中喙鲸(Mesoplodon hotaula)首次于1963年被描述,在1965年被认为是银杏齿中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的同物异名,但是直至近来根据线粒体及细胞核研究显示霍氏中喙鲸(Mesoplodon hotaula)的基因是有别于银杏齿中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铲齿中喙鲸(spade-toothed whale,学名Mesoplodon traversii),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在新西兰首次发现了世界上最罕见的鲸鱼。2010年12月两头铲齿喙鲸,母亲带着幼崽,被发现困在新西兰北岛Opape海滩并最终死去。母亲长约17英尺(5.3米),幼崽只有11英尺长(3.5米)。这项发现的相关报告以及对鲸鱼的DNA分析被发表在11月6...
史氏中喙鲸学名Mesoplodon stejnegeri,外文名Stejneger's Beaked Whale,在海上不易看到史氏中喙鲸,而且很少见到活体。也许数量稀少,但也可能只是栖息在少有人研究的地区而避开了人们的注意。小群队有时会几乎彼此碰触地并肩前行,还会一起浮升,下潜。报告显示5或6次浅潜后,会进行10至15分钟的长潜。潜水包括海面上...
秘鲁中喙鲸学名Mesoplodon peruvianus,外文名Peruvian Beaked Whale,是中喙鲸属里体型最小者。相关资料仅仅得自13具标本,以及少数可能的海上目击事件。1976年秘鲁圣安德烈斯的一处鱼市场发现诡异头颅的一部分,之后科学家即注意到它们的存在;该头颅经鉴定,外形应属喙鲸属,但是有与已知的品种不尽相同。要在海上实地鉴...
特鲁氏中喙鲸学名Mesoplodon mirus,外文名True's Beaked Whale,从末在海上鉴别出,所以对其行为一无所知;缺乏确切的目击记录可能只反映出在海上辨认的困难。背部和体侧的擦伤与疤痕显示雄鲸间会彼此争斗。可能会进行深潜。特鲁氏中喙鲸是罕有目击记录的鲸种之一,曾有3头初氏中喙鲸在北卡罗莱纳州外海约600㖊深处移动...
长齿中喙鲸学名Mesoplodon layardii,外文名Strap-toothed Whale,是喙鲸中体型较大者,也是少数能在海中鉴别出的喙鲸。野外罕见;在风平浪静,晴朗的天气里,可能浮出海面晒太阳;通常很难接近,大型船只更不容易。开始潜水时,尾鳍一般不露出海面。有限的观察中显示它们会缓慢地沉入海面。几乎水波不兴,然后再从150至200...
赫氏中喙鲸(Hector's Beaked Whale)1866年首次发现,但是直至1975年也只有7具已经腐败的标本,而且都在南半球。到了1978年才发现首例可辨认的雄鲸;目前已有20多具标本,其中4只搁浅在美国的加州,这显示分布地可能广及北太平洋。少有关于活体的检查报告,因为大多数的咨询得自骨骼或头颅。尽管如此,仍有量词可能的目...
格氏中喙鲸学名Mesoplodon grayi,外文名Gray's Beaked Whale,有限的目击记录显示,在海面,它们可能比其他的喙鲸更显眼,似乎更活跃,而且大群聚集在一起生活,曾观察到落单,成对或成小群的格氏中喙鲸;但在1874年新西兰东方查塔姆岛的28只集体搁浅事件显示,可能碰到更大的族群。曾有人看到平缓角度的跃身击浪,全身...
银杏齿中喙鲸(学名:Mesoplodon ginkgodens)外文名ginkgo-toothed beaked whale,无亚种。对银杏齿中喙鲸的行为一无所知,生性应该非常谨慎。可能成小群出现。喙鲸属的雄性通常用它们突出的牙齿互斗和交流,所以雄性身上的疤痕明显,雌性的疤痕相比雄性要少得多(根据两性疤痕数量评价喙鲸间的冲突级别)。由于该种的成年...
热氏中喙鲸学名Mesoplodon europaeus,外文名Gervais' Beaked Whale,首次记录是1840年代漂浮在英吉利海峡的标本(这是其学名Mesopolodon europaeus的由来),但是自此以后,欧洲北部就灾也没有新发现。野外的行为仍属推测。即使是详尽调查的分布范围内也缺乏目击记录,可能与其长相不显眼有关。可能深潜,并且成小群或...
哈氏中喙鲸学名Mesoplodon carlhubbsi,外文名Hubbs'Beaked Whale,可能的目击记录只有一起,对其行为所知非常有限。明显的疤痕显示雄性间的打斗非常激烈。应该像其他中喙鲸属的喙鲸一样害羞和谨慎。相信浮升呼吸时,会将头部伸出水面。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索氏中喙鲸学名Mesoplodon bidens,外文名Sowerby's Beaked Whale,是最早发现的喙鲸科动物。相关资料非常少 1800年有一头搁浅于苏格兰的马里湾;4年后,英国的水彩画家詹姆斯索尔比曾描述过此鲸。尽管这是喙鲸属中极易搁浅的喙鲸,却罕有海上目击记录,因此所知甚少。分布区之一是所有喙鲸科中分布最北的,本应有助于鉴...
南瓶鼻鲸学名Hyperoodon planifrons,外文名Southern Bottlenose Whale,它们专吃枪乌贼与鱿鱼,胃内容物几乎全为头足类嘴喙残渣,其中有部分南极、亚南极海域的枪乌贼也是抹香鲸喜爱的食物,不过南瓶鼻鲸似乎倾向于食用较小型的种类。另外可能包括少量鱼类与无脊椎动物。南瓶鼻鲸少有游近船只的记录,但可能是因为缺乏观察...
北瓶鼻鲸学名Hyperoodon ampullatus,1770年,Forster在“Kalm, Travels into North America”一书的译本注释中首次提到北瓶鼻鲸,当时的学名为“Balaena ampullatus”,种名源自拉丁文的ampulla,意思是“瓶子”或“烧瓶”,反映其嘴喙形状,后被沿用至今。1776年Müllar将名称改为Balaena rostrata,移入瓶鼻鲸属之后有很...
阿氏贝喙鲸学名Arnoux's Beaked Whale,通常易受惊吓而难以观察,在海面辨认的难度相当高。似乎具群集性,一般多观察到它们以彼此间靠得很近的群体出现,数量多在10头以下,但有时可达50头之多。在南极洲附近,研究者曾追踪一个由约80头喙鲸组成的群体达数小时之久,最终它们分散为8至15头不等的小群消失于流冰群间。有...
印度河豚(学名:Platanista gangetica minor)外文名Indus River Dolphin,该物种是少数生活在淡水中的海豚之一,它们和生活在印度恒河中的恒河豚是亲缘动物。喜欢在深度超过3米的水域活动,也有特殊的适应性,集群在一起游水时,也能够进入较浅的水域。水的温度范围为8-33摄氏度。依靠回声定位寻找食物。不停地游泳与发声...
侏露脊鲸学名Caperea marginata,外文名Pygmy right whale,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食。喜栖浅海,潜水时间较长。游速很慢,易和小鲸混淆。所见的最大群有8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 ver 3.1——濒危(LC)。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