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哺乳动物>>鼩形目

袋鼠

2024-09-04 15:40:38 32

袋鼠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强壮的后腿和尾巴‌:袋鼠拥有强壮的后腿,适应于跳跃移动。它们的尾巴不仅粗壮,而且在跳跃时起到平衡作用,同时在栖息时作为支撑。
‌育儿袋‌:雌性袋鼠拥有一个前开的育儿袋,用于携带和哺育幼崽。幼崽出生后会爬进母亲的育儿袋,继续发育和成长。
‌头部特征‌:袋鼠的头部相对较小,但非常灵活。它们的耳朵很大,鼻孔两侧有黑色须痕,视觉、听觉、嗅觉都很灵敏。
‌植食性‌:袋鼠是植食性动物,主要以草本植物、叶子和树皮为食。它们拥有特殊的消化系统来处理植物纤维。
‌社会行为‌:袋鼠通常生活在群体中,具有一定的领地意识。它们通过特殊的叫声和姿势来表达意图和情感,形成一定的等级结构。
‌适应多种环境‌:袋鼠能够适应多种自然环境,从凉爽的雨林到干燥的沙漠平原,甚至在热带地区也能找到它们的踪迹。
‌跳跃能力‌: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之一,最高可跳达4米,最远跳跃距离可达13米。
‌繁殖方式‌:袋鼠是胎生动物,无胎盘,幼崽出生时非常小,需要在育儿袋中继续发育和成长。

袋鼠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它们适应了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从凉性气候的雨林、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袋鼠的栖息地通常包括干燥、阳光充足的地方,这些地方有利于保持身体的温度和水分。‌袋鼠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的各种自然环境中生活

袋鼠的详细介绍

袋鼠(英语:kangaroo/ˌkæŋɡəˈruː/)是双门齿目有袋类鼠亚目袋鼠科大袋鼠属的哺乳动物,属于袋鼠科(Macropodidae,意思是大脚)。袋鼠一词通常指袋鼠科中体型最大的四个物种,分别为红大袋鼠、东部灰大袋鼠、西部灰袋鼠及羚大袋鼠。袋鼠为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本土动物。跳得最高、最远。雌性袋鼠都长有一个前开的育儿袋,袋鼠也因此得名。根据澳大利亚政府统计显示,2019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南澳大利亚和西澳大利亚四个主要经济区域共生活着4280万只袋鼠,低于2013年的5320万只。

袋鼠是澳大利亚的象征物,出现在澳大利亚的货币图案,绿色三角形袋鼠代表澳大利亚制造,澳洲航空标识采用飞行袋鼠,袋鼠也成为澳大利亚国徽上动物之一

形态特征

袋鼠是袋类动物的典型代表。袋类动物是发育不完全的动物,属早产胎儿,所以需要在育儿袋中发育,母袋鼠有四个乳头,两个高脂肪,两个低脂肪,母袋鼠一般每胎产34个仔,袋鼠出生后即要入袋,食用低脂肪乳水。这就决定了每胎袋鼠仔只能存活2个;袋鼠出生时非常小,大约只有1粒花生米那么大,成年袋鼠的身高有1.31.5米,体重可以达到50公斤。

袋鼠它头小眼大耳朵长,面部较长,鼻孔两侧有黑色须痕。袋鼠胆小而机警,视觉、听觉、嗅觉都很灵敏。袋鼠以跳跃的方式生活,前肢短小而瘦弱,可以用来搂取食物,后肢强大,趾有合并现象。其粗壮的尾巴在栖息时起支撑作用,跳跃时起平衡作用。用下肢跳动,奔跑速度非常快,时速可达50公里以上。袋鼠有一条多功能的尾巴其作用非常大,在休息时它可以支撑于地与双下肢共同起到平衡身体的作用,跑动中尾巴更是重要的平衡工具另外袋鼠尾巴还是重要的进攻与防卫的武器。

袋鼠喜欢聚成二三十只群体活动不管体积多大,有一个共同点:强健而有力的、长着长脚的后腿;袋鼠的Crural指数(即(小腿长/大腿长)×100指数,或(胫骨长/股骨长)×100指数)达到172,其中红袋鼠更是达到202,远远超过其它动物,而人类平均只有80[2]。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可以说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大多数袋鼠在地面生活,从它们强健的后腿跳越的方式很容易便能将其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袋鼠在跳跃过程中用尾巴进行平衡,当它们缓慢走动时,尾巴则可作为第五条腿。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长满肌肉。它既能在袋鼠休息时支撑袋鼠的身体,又能在袋鼠跳跃起帮助袋鼠跳得更快更远。

所有雌性袋鼠都长有前开的育儿袋,但雄性没有,育儿袋里有四个乳头。幼崽或小袋鼠就在育儿袋里被抚养长大,直到它们能在外部世界生存。

袋鼠和小袋鼠的后足有大而弹性的肌腱。它们在其中储存应变能量,并利用弹簧作用,提供跳跃时消耗的大部分能量,肌肉不过度费力。所有透过腱等弹性结构将肌肉与骨头相连的动物都是如此,但袋鼠更为高效。

跳跃与呼吸关系密切:当后足离开地面时,空气从肺部排出;而即将着陆前,后足向前移动,肺部重新充气,提高长距离移动的能量效率。研究显示,袋鼠和小袋鼠相较于马、狗或人类等动物,除了跳跃所需的最低能量,加速并不费力。袋鼠的跳跃并不利于逃避天敌,其跳跃速度的上限不高于相似体型的其他四足动物,且澳大利亚的本土掠食者明显不如其他地区的强大。相反的,跳跃的优势在于运动效益,在贫脊且变化极端的环境中,能够以相对高的速度长距离地觅食,对于它们相当重要。

栖息环境

主要分布在大洋洲的草原上和丛林中。大多数袋鼠都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但是有些树袋鼠则生活在新几内亚岛。广为分布在大洋洲的各个地区,从寒冷的塔斯曼尼亚到干旱炎热的北领地,从国家公园到城市近郊,都可以发现袋鼠的踪影。

不同种类的袋鼠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比如,波多罗伊德袋鼠会给自己做巢而树袋鼠则生活在树丛中。大种袋鼠喜欢以树、洞穴和岩石裂缝作为遮蔽物。

袋鼠大袋鼠小袋鼠一样,系指一群物种的并系群。这三个术语均指同一分类科袋鼠科的成员,并根据大小区分。该科体型最大的称为袋鼠,而体型最小的通常称为小袋鼠大袋鼠指的则是中等体型的物种。还有树袋鼠,它们是另一种型态的袋鼠科,栖息在新几内亚、昆士兰东北部和该地区一些岛屿的热带雨林里。这种袋鼠生活在树冠中较高部分的枝条。这些非正式用语对于体型的大致思路是:

小袋鼠:不含尾巴的身长约45-105厘米,尾长约33-75厘米。小林袋鼠(所有已知的大型足类动物中最小的)长 46 厘米,仅重 1.6 千克;

树袋鼠:从拉姆霍兹树袋鼠(Lumholtz's tree kangaroos)雄性体重7.2千克,雌性体重5.9千克,不含尾巴的身长均约48-65厘米,尾长约60-74厘米。到灰树袋鼠体重约8-15千克,身长达70-95厘米。

大袋鼠:黑大袋鼠(两个品种较小的一个)尾长60-70厘米,站立为80厘米,雄性体重为19-22千克,雌性为13千克。

袋鼠:大型雄性袋鼠站立可达2米,体重90千克。

为了吃草,袋鼠有哺乳动物中罕见的特殊牙齿。它的门牙能割断草,臼齿则负责切碎及磨碎。因为下颚的两侧没有连接,下门牙距离较远,袋鼠的咬合范围更宽。 袋鼠的臼齿会被草含的二氧化硅磨碎,但在最后脱落之前,臼齿会在口腔中向前移动,并被口腔后方生长的新牙齿取代。这个过程称为多齿症或多出齿(polyphyodonty),除了袋鼠,只在大象和海牛身上发现。

袋鼠的英文名“Kangaroo”的由来,传说植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发现一种奇怪的动物(东部灰大袋鼠),他向原住民展示并询问,原住民听不懂英文,回答道不知道。gangurru),班克斯就误会“gangurru”袋鼠的名称了。

1819-1820年,探险家菲利普·帕克·金(Phillip Parker King)在努力河地区研究,他认为当地表达袋鼠的词汇是"menuah"而不是"kangaroo","menuah"也可能指另一种袋鼠科品种。1898年,人类学家沃尔特·罗斯(Walter Roth)试图纠正这个传说,但收效甚微。1972年,语言学家John B. Haviland在对辜古依密舍族地研究中认为,当地语言“ganguruu”指一种罕见的深色大型袋鼠。

The Kongouro from New Holland,乔治·史德布思,1772年绘,西方第一张关于袋鼠的画

现存四种称为袋鼠的物种:

红大袋鼠(Osphranter rufus)为全球现存最大型的有袋动物,也是澳大利亚本土最大的哺乳动物。它们通常栖息于干旱与半干旱的地区,除了西澳大利亚南部、东部和东南部海岸以及北部海岸的雨林等较肥沃的地区外,几乎遍布整个澳大利亚大陆。最高密度出现在新南威尔士州西部的牧场。人们常误以为红大袋鼠是数量最多的袋鼠物种,但东部灰大袋鼠其实更多。大型雄性红大袋鼠站立可达2米,重90千克。

东部灰大袋鼠(Macropus giganteus)在澳大利亚以外的国家不如红大袋鼠知名,却是最常见的,因为其遍布最肥沃的东部地区。栖息地从昆士兰州北部的约克角半岛顶部一直延伸到维多利亚州,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和塔斯马尼亚州。在稀疏的林地,它们的栖息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100只左右。而在已开发的地区,例如农田,供其生存的资源更少,因此族群规模也更小。

西部灰袋鼠(Macropus fuliginosus)相比东部灰大袋鼠体型稍小,大型雄性体重约54千克。分布于西澳大利亚的南部、南澳大利亚海岸线附近以及墨累大令盆地。族群密度最高的地区为新南威尔士州的瑞福利纳地区西部和纳拉伯平原的西部。在农业地区等人类居住的区域分布较少。因它们对植物毒素氟乙酸钠具有高度耐受性,科学家认为该物种可能起源自澳大利亚西南部。

羚大袋鼠(Osphranter antilopinus),可算是东部和西部灰袋鼠在极北地区的对应物种。人们有时将它们视为一种大袋鼠,但它们在行为和栖息习性上更类似袋鼠(红大袋鼠、东部灰大袋鼠和西部灰袋鼠)。名称源自其颜色和质地似羚羊的皮毛。为了适应炎热潮湿的地区,释放更多的热量,雄性羚大袋鼠可通过调整鼻孔,扩大鼻腔通道。

除了以上,还有约50种体型较小的袋鼠科品种与袋鼠血缘相近,它们与袋貂科都起源于中新世中期的共同祖先。这个祖先很可能是树栖动物,并在当时覆盖澳大利亚大部分土地的森林树冠上定居,食叶子和植物茎,当时的气候更加湿润。从中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气候变得更干燥,森林面积减少,同时草原面积扩大。在这个时期,袋鼠科动物演化出更大的身型并适应低营养的草食,同时发展出前胃发酵的能力,以分解复杂的植物纤维,提取更多营养价值。族群庞大的早期袋鼠科动物,尖牙袋鼠科和Bulungamayinae在中新世晚期约500万到1000万年前灭绝。[16]以上两个族群之于袋鼠和鼠袋鼠科的关系存在争议,部分人主张尖牙袋鼠是鼠袋鼠的祖先,而Bulungamayinae是袋鼠的祖先,而另一些人则持相反观点。

中晚期bulungamayines(亚科)的GangurooWanburoo缺乏后足的第一趾,第2和第3趾则减小并部分依附在较大的第4趾下,类似现代袋鼠的足部结构,表示它们是双足行走的。此外,它们的踝骨关节不利于横向移动,但更有利跳跃。现代灰大袋鼠和大袋鼠等物种在上新世出现。红大袋鼠可能是最晚分支出来的种类,其化石纪录最早仅追溯到更新世时期,约12百万年前。

袋鼠和小袋鼠同属一分类科(袋鼠科,Macropodidae),且通常同属。袋鼠这个术语特别指代科中最大的四个物种,而小袋鼠是一个非正式的名称,指称那些比袋鼠或大袋鼠体型更小但未特别划分的任何袋鼠科动物。

运动能力

袋鼠是现今唯一以双腿跳跃作为其主要移动方式的大型哺乳动物。红大袋鼠的舒适跳跃速度约为20-25公里/小时,但在短距离内能达到最高70公里/小时,且可以维持40公里/小时的速度移动近2公里。跳跃时,强大的腓腓肌负责将身体从地面抬起,而大脚趾处的较小的跖肌则提供向前推进的力量,约70%的能量储存在弹性肌腱。慢速移动时,袋鼠使用五足运动,尾巴与前肢形成一个三角架结构撑住身体,并利用后足前进。无论慢速移动或高速跳跃,都必须消耗高能量。而在中等速度是最节能的,相比以同速度奔跑的同等体型动物,在每小时15公里以上速度移动的袋鼠更能够保持能量的一致性。

饮食

袋鼠只有一个胃,与四个胃的牛羊等反刍动物不同。虽然它们有时会倒流胃里的植物并进行反刍,然后再次吞咽并消化,但与一般的反刍动物相比,袋鼠的反刍更为费力,且不会频繁发生。

所有种类的袋鼠都是植食性动物,也吃真菌类但各自拥有不同的饮食。以矮小润绿离地面近的小草为生,个别种类的也吃树叶或小树芽。东部灰大袋鼠的主食是草,它们吃各式种类的草,而其他物种,如红大袋鼠的饮食则也包含大量的灌木。较小的袋鼠会食用地下的真菌。许多袋鼠种类是夜行性且黄昏性的,炎热的白天在阴凉处休息,并在凉爽的傍晚、晚上和早晨移动和进食。

不排放甲烷

牛和其他反刍动物,其缓慢的消化作用会发酵产生甲烷(CH4)。当它们打嗝和放屁,甲烷便释放出去。尽管袋鼠的植食饮食与这些动物十分相似,它们却几乎不释放。发酵的氢副产品在体内转化为醋酸,提供身体能量。科学家对如何把促成这过程的细菌转移到牛身上很感兴趣,因为在温室效应上,甲烷的效率约为二氧化碳23倍。

袋鼠通常以一群10只或更多生活,在群体中能有效的保护较弱小的成员。群体的大小与稳定性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也不同,东澳大利亚的袋鼠群比西部干旱地区的更大且更稳定。较大的袋鼠群会增加族群的凝聚力,社会结构更复杂,可比有蹄类动物。一种常见的行为是接触鼻子并嗅探,主要发生在个体加入群体时。袋鼠能从气味中得知很多讯息,这种行为强化了社会凝聚力。相互嗅探的过程中,体型较小的袋鼠会将身体靠近地面,头部颤动,这可能表达屈服的一种形式。雄性和雌性之间的互动很常见,较大的雄性频率会更频繁。其他友善的互动发生于母亲和她的幼儿之间,它们会互相理毛来增进感情,母亲也在哺乳时或结束后给幼儿梳理毛发。若幼袋鼠想进入母亲的育儿袋,它会用鼻子轻轻摩擦它。

所有种类的袋鼠都可能发生打斗,有时过程很短暂,而有时则是长时间且仪式化的。在为了竞争而打斗的情况,例如雄性袋鼠争夺发情期雌性,或是争夺水源地而进行的打斗,不会持续很久。无论两性都会为了水源进行打斗,但持久的、且仪式化的"拳击"(boxing)通常只发生于雄性之间。体型较小的雄性之间更常为了争夺发情期雌性而打斗,而类似的打斗则较少发生于较大的雄性。雄性袋鼠一起吃草时,仪式化的打斗会突然发生。大多数打斗之前,两只雄性会互相用爪子或口部整理和梳理毛发。其中一只或两只采取高站姿,然后其中一只透过用前爪抓住对方的颈部来发起挑战。有时,挑战会被拒绝,大型雄性常会拒绝体型较小雄性的挑战。在这种打斗时,对战者采取高站姿,并用前爪抓对手的头、肩膀和胸部。它们还会互相锁住前肢推挤,进行摔跤,并用尾巴保持平衡以踢击对手的腹部。

除了没有锁住前肢,短暂与持久的打斗过程差不了太多。劣势方会更频繁的踢击,以阻挡优势方的致胜一击。若是其中一方主动中断战斗并撤退,胜负结果就揭晓了。胜者可以将对手推到后方,或推倒在地。打斗的发起者更常获胜,这有助于它们在雄性间晋升阶级,曾有人发现胜者将败者赶出栖息地,领导阶级的雄性袋鼠还会拔草来恫吓其他雄性。

繁育

袋鼠的性行为主要由一对为单位组成。袋鼠胎生,无胎盘,1—2月交配繁殖,怀孕时间4—5周后分娩,幼崽出生时只有约2.5厘米。发情的雌性会四处的移动,并显著的吸引雄性的注意。雄性则观察、跟踪她的行动并嗅闻她的尿液以确定她是否处在发情期,这个行为展现了裂唇嗅反应。然后,雄性会慢慢地接近她,以避免惊吓她。如果雌性没有逃跑,雄性会继续舔、摸和抓挠,随后交配。交配结束后,雄性再次寻找另一只雌性,重复以上过程。因为两只袋鼠组合到交配可能需要几天,交配过程也很长,组合过程中的雌性可能会吸引竞争雄性的注意。较大的雄性倾向与接近发情期的雌性配对,而较小的雄性通常会选择远离发情期的雌性。群体中占据领导地位的袋鼠不需寻找雌性以确定其发情状态,它们可直接与体型最大的雄性配对的雌性交配,而不需战斗。

袋鼠的生理结构能有效地适应干燥、贫脊的土地和变化极端的气候。母袋鼠由于长着两个子宫,右边子宫里的小仔刚刚出生,左边子宫里又怀了小仔的胚胎。袋鼠长大,完全离开育儿袋以后,这个胚胎才开始发育。等到40天左右,再用相同的方式降生下来。这样左右子宫轮流怀孕,如果外界条件适宜的话,袋鼠妈妈会一直繁殖。

袋鼠每年生殖一至二次,小袋鼠在受精3040天左右即出生,非常微小,无视力,少毛,生下后立即存放在母袋鼠的保育袋内。直到67个月才开始短时间地离开保育袋学习生活。一年后才能正式断奶,离开保育袋,但仍活动在母袋鼠附近,随时获取帮助和保护。母袋鼠可同时拥有一只在袋外的小袋鼠,一只在袋内的小袋鼠和一只待产的小袋鼠。

小袋鼠长到四个月的时候,全身的毛长齐了,背部黑灰色,腹部浅灰色,显得挺漂亮。五个月的时候,有时候,小袋鼠探出头来,母袋鼠就会把它的头按下去。小袋鼠越来越调皮,头被按下去,它又会把腿伸出来,有时还把小尾巴拖在袋口外边。有时候,这么大的小袋鼠也会在育儿袋里拉屎撒尿,母袋鼠就得经常打扫育儿袋的卫生:它用前肢把袋口撑开,用舌头仔仔细细地把袋里袋外舔个干净。小袋鼠在育儿袋里长到七个月以后,开始跳出袋外来活动。可一受惊吓,它会很快钻回到育儿袋里去。这时候的育儿袋也变得像橡皮袋似的,很有弹性,能拉开能合拢,小袋鼠出出进进很方便。

最后,小袋鼠长到育儿袋里再也容纳不下了,它只好搬到袋外来住。可它还得靠吃母袋鼠的奶过日子,就把头钻到育儿袋里去吃奶。

经过三四年,袋鼠才能发育成熟,成为身高1.6米、体重100多公斤的大袋鼠。这时候,它的体力发展到了顶点,每小时能跳走65公里路;尾巴一扫,就可以致人于死地。

雌性袋鼠通常会持续的怀孕,除了分娩当天,换句话说,就是一直重复怀孕周期。黑尾袋鼠通常会在生产前一到两天受孕,红大袋鼠等有袋类能在分娩后一天交配并怀胎。此外,她能控制胚胎的发育进度,确保上一胎的幼袋鼠能独立离开育幼袋。这称为胚胎滞育(embryonic diapause),通常发生于干旱时期或粮食匮乏的地区。此外,母亲的乳汁成分会随幼崽的成长而变化。

干旱时期,雄性不会产生精子,而雌性只在雨量充足,植被大量成长时受孕。

天敌

袋鼠有一些天敌。古生物学家认为袋狼曾为袋鼠的主要天敌之一,但已灭绝。其他已灭绝的天敌还有袋狮、古巨蜥和沃那比蛇。然而,至少5万年前人类来到澳大利亚,且在5000年前引进澳大利亚野犬,袋鼠不得不适应渐变的环境。

随着澳大利亚野犬,狐狸、野猫和狗等也入侵了澳大利亚,对袋鼠族群构成了威胁。袋鼠与小袋鼠谙水性,它们会逃进水里躲避追击;若是追捕者追进水中,袋鼠会试图用前爪将其压到水下,淹死对方。还有一种防御策略是用前爪抓住天敌,并用后腿踢击。

袋鼠罹患眼疾的案例相当罕见,但这种疾病并非近期才出现。1994年,新南威尔士中部首次报告袋鼠失明的状况。随后一年,维多利亚和南澳大利亚也相继发现病例。到了1996年,病毒穿越沙漠,扩散到西澳大利亚。当局担心病症可能会传播到其他家畜,甚至可能传染给人类。在澳大利亚动物健康实验室,研究人员在两种蠓虫中检测到Wallal病毒,且低于3%的袋鼠感染该病毒后出现失明症状,因此两种蠓虫有可能是病毒的传播者。

袋鼠主要以灌木嫩枝叶、青草和柔软植物为食。在袋鼠的动物园养殖过程中,其口腔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和复发率都较高的特点,给动物园养殖的袋鼠带来较大的危害。20036月四川成都野生动物园的袋鼠群中流行一种以颌部肿胀,牙齿松动、脱落,牙龈糜烂或溃疡为特征的口腔炎综合征,其发病袋鼠不分性别、品种和年龄,病程往往呈慢性经过,发病率达40%60%,死亡率达60%100%

品种分类

5adb44ebb8d6cf1f1a08301584828d0b (1).jpeg

红袋鼠

最著名的袋鼠是红袋鼠,生活在澳大利亚干燥地带,其地带的年平均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下。由于袋鼠的食物含大量水分,所以他在没有活水的地区也能生存。红袋鼠实际上只有公袋鼠是红色的,母袋鼠为灰蓝色,但是在群体饲养杂交下,也出现了红色的母袋鼠。

5a1cb9d2996ee99323fb192da59fb359.jpg

大赤袋鼠

生活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开阔的草原地带的大赤袋鼠是有袋动物,也是袋鼠类的代表种类,堪称现代有袋类动物之王。

大赤袋鼠的形体似老鼠,仿佛一只特大的巨鼠。其实,它与老鼠并没有什么亲缘关系。它的体毛呈赤褐色,体长130150厘米,尾长120130厘米,体重7090千克。头小,颜面部较长,鼻孔两侧有黑色须痕。眼大、耳长。相貌奇特,惹人喜爱。它们的头小,耳大,眼睛也很大。适应于跳跃的生活方式,前肢短小而瘦弱,可以用来搂取食物,后肢强大,趾有合并现象,一步可跳5米远,时速可达4065公里。尾长大,为栖息时的支撑器官和跳跃时的平衡器。

大赤袋鼠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白天隐藏在草窝中或浅洞中。喜欢集成2030只或5060只群体活动,以草类等植物性食物为主。它胆小而机警,视觉、听觉、嗅觉都很灵敏。稍有声响,它那对长长的大耳朵就能听到,于是便溜之大吉了。


东部灰大袋鼠 (1).jpg

东部灰大袋鼠

东部灰大袋鼠(Macropus giganteus)虽然没有红大袋鼠著名,但是东部灰大袋鼠是最常见的。生活在较为肥沃的地区。


西部灰大袋鼠 (2) (1).jpeg

西部灰大袋鼠

西部灰大袋鼠(Macropus fuliginosus)是三种袋鼠中最小的一种:成年雄性的体重为54千克(119)。生活于澳洲西南海岸和达令河盆地。

麝香袋鼠 (1) (1).jpeg

麝香袋鼠

体长仅1520厘米,尾巴长度12.715厘米,是世界上最小的袋鼠,与在草原上跳跃的普通袋鼠相比,它们是典型的侏儒物种。它们在热带雨林已生活2000多万年,科学家十分担心它们的生存,认为它们很容易遭受环境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