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脚秧鸡外文名Corncrake, Corn Crake,是小型涉禽,无亚种。
长脚秧鸡在中国为夏候鸟,春季于4月下旬迁来我国,秋季于10月份迁走。善于藏匿,白天多躲藏在草丛或灌丛中,早晨、黄昏和夜晚出来活动,并且经常鸣叫,叫声清脆洪亮,很远都能听见,鸣叫时常常向前伸长脖子并且左右来回摆动。在地面上奔跑时迅速而敏捷,所以常常通过疾速奔跑来逃避敌害。在危急时和通过开阔的水面时也能飞翔,但飞翔的速度不快,两个翅膀扇动缓慢,常常飞不了多远又迅速落入草丛中。由于脚长,又有很长的脚趾,所以在湿地上行走十分方便,但在起飞和飞翔的时候,两条长长的腿只好悬垂在下面。
长脚秧鸡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各种昆虫、蠕虫、草籽和谷粒等为食。
长脚秧鸡的繁殖期为5-7月,配偶为一雄一雌制。通常营巢干岸边富有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河谷地带的湿草地上,也在湖边沼泽和森林中营巢,有时甚至营巢在耕地或原野附近的灌木丛或高草丛中。巢的大小为直径12-14厘米,深-7厘米。每窝产卵6-14枚,通常为7-12枚。卵的形状为椭圆形,颜色为淡赭色,被有红褐色的斑点,卵在大小为34-6.1毫米×24.1-29.6毫米。雌鸟孵卵。孵化期为14-15天。
长脚秧鸡在全球种群估计在545-972万只,种群处于稳定趋势。尽管在世界上分布较广,但由于欧洲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过去大量的割草和放牧,致使生境遭到破坏,种群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衰减状态,中国由于分布区的范围较小,数量更为稀少。
有关长脚秧鸡在中国新疆分布的消息是1934年发表的。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国一直无人记录或采集到长脚秧鸡的标本,各种论著均沿袭和引用1934年发表的那份报告,乃至所有的文献记录都大同小异。在1998-2000年,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进行了近3年的野外调查,并欣喜地得出以下结果:长脚秧鸡在新疆有广阔的分布区域,初步估计其存在新疆的种群数量为1500-3000只。在野外调查中发现,长脚秧鸡不仅在伊犁地区、阿勒泰地区、昌吉州等地有所分布,而且在乌鲁木齐市郊也有出没。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