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鹮鹳外文名Painted Stork,没有亚种分化。
白头鹮鹳一般结群繁殖于水中树丛。于池塘、湖泊及河流的水边取食。行动迟缓。白天常长时间地缩着脖子站在一个地方不动,显得很懒散。有时又安闲地漫步在沼泽、草地上觅找食物。
白头鹮鹳主要以鱼为食,但也吃蛙、爬行类、甲壳类和昆虫等其他动物性食物,偶尔也吃少许植物性食物。通常成对或成小群在水边浅水处觅食,在雨季食物丰富的时候也常成大群。觅食时常在水边浅水处缓慢地行走,半张着嘴,脚一边在水中或泥中移动,一边探索,同时煽动两翅干扰它的潜在被捕获物,有时也通过嘴在水中来回运动来探觅食物。饱食后常单腿站立在岸上休息,身体呈驼背状。
白头鹮鹳的幼鸟作呱呱叫声,嘴啪哒啪哒的叩击声。
白头鹮鹳大多数为留鸟,也有部分种群在繁殖期后进行局部的扩散和游荡,觅找适合的觅食场所。繁殖常成群繁殖,有时亦与其他鹳、鹮、鹭或鸬鹚等混合在一起繁殖。繁殖期因地区不同,时间也有一些差异。在中国主要在5-7月,在印度为6-10月,常跟雨季有关。
白头鹮鹳通常营巢于水边树上或高的灌丛上,有时数对甚至10多对同在一棵树上营巢,巢与巢之间彼此挨得很近,营巢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雄鸟主要负责运送巢材,雌鸟负责筑巢。营巢活动多在早晨和下午,通常每小时雄鸟运送巢材5-6次,每个巢大约需要4-8天即可造好。它也常常利用旧巢,特别是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通常将旧巢稍加修理,即可使用。巢的形状为盘状,结构较为松散粗糙,主要由枯枝、草茎和草叶构成,中心处稍微下凹,巢内不垫任何东西,或仅垫少许的树叶和稻草。巢的大小为直径50-80厘米。
每窝寓产卵2-5枚,通常为3-4枚,卵的颜色为暗白色,有时带有稀疏的褐色斑点和斑纹。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雄鸟和雌鸟共同参与孵卵和育雏。孵化期为28-32天左右。
雏鸟为晚成性,刚孵出时全身被有白色的绒羽,由亲鸟共同觅食饲喂,在天热的时候亲鸟还不时地张开翅膀为雏鸟挡住灼热的阳光。经过亲鸟60天的喂养,雏鸟已经具有飞翔的能力,可以离巢了,但也有个别的直到115天时,虽然已经能够独立觅食和主要靠自己生活了,但仍然还回到巢中,继续向亲鸟索要食物。通常在第三年时幼鸟才能拥有和成鸟一样的羽毛,第四年时达到性成熟。它的寿命最高可达28年以上。
白头鹮鹳是湿地水鸟,作为夏候鸟在中国历史上分布较为广泛,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每到夏季,广东、云南等地会有不少彩鹳到淡水湿地集群觅食、繁殖。早在130年前(1892年)法国人JohnDigues de La Touche在汕头就记录到了白头鹮鹳,这也是该物种在广东的首次记录。
由于各种原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白头鹮鹳在中国境内少有记录,因此被推测在国内已绝灭。但2008年在贵州再次发现,当年6月初,科研工作者在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13只白头鹮鹳。近年来,广东东莞、惠东、陆丰、海丰也零星记录到白头鹮鹳的身影,记录的时间多为3月至4月。专家认为,关于白头鹮鹳的分布变迁、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选择,仍需进行后续的跟踪监测研究。
2022年3月12日,观鸟爱好者在广东茂名拍摄到了一只头部白色、嘴橙黄色的大型涉禽,经专家鉴定,该鸟类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白头鹮鹳。
白头鹮鹳在印度等南亚地区还有5000只左右。 全球性近危。20世纪30年代被认为系常见鸟,但1987年就已稀少。有记录夏候鸟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及华南至云南南部。白头鹮鹳20世纪初在中国很多地区还是相当常见的,但现已经很少能见到了,由于沼泽排水变为农田、森林砍伐和人类检食鸟蛋和狩猎等活动的干扰,种群数量明显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已有五十多年没有消息。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 )一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