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鸟类>>涉禽

黑鹳

2022-10-08 18:14:41 320

黑鹳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黑鹳两性相似。成鸟嘴长而直,基部较粗,往先端逐渐变细。鼻孔小,呈裂缝状。第2和第4枚初级飞羽外翈有缺刻。尾较圆,尾羽12枚。脚甚长,胫下部裸出,前趾基部间具蹼,爪钝而短。头、颈、上体和上胸黑色,颈具辉亮的绿色光泽。背、肩和翅具紫色和青铜色光泽,胸亦有紫色和绿色光泽。前颈下部羽毛延长,形成相当蓬松的颈领,而且在求偶期间和四周温度较低时能竖直起来。下胸、腹、两胁和尾下覆羽白色。虹膜褐色或黑色,嘴红色,尖端较淡,眼周裸露皮肤和脚亦为红色。
幼鸟头、颈和上胸褐色,颈和上胸具棕褐色斑点,上体包括两翅和尾黑褐色,具绿色和紫色光泽,翅覆羽、肩羽、次级飞羽、三级飞羽和尾羽具淡皮黄褐色斑点,下胸、腹、两胁和尾下覆羽白色,胸和腹部中央微沾棕色,嘴、脚褐灰色或橙红色。
大小量度:体重♂2570-2600克,♀2150-2747克;体长♂1000-1100毫米,♀1046-1172毫米;嘴峰♂188-195毫米,♀158-197毫米;翅♂540-592毫米,♀512-559毫米;尾♂237-259毫米,♀236-267毫米;跗蹠♂195-223毫米,♀196-229毫米。(注:♂雄性;♀雌性)

黑鹳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留鸟: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法国、格鲁吉亚、希腊、匈牙利、意大利、马耳他、摩尔多瓦、黑山、荷兰、北马其顿、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士、土耳其和乌克兰。
繁殖地: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黑、爱沙尼亚、德国、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俄罗斯(欧洲区)和瑞典。
旅鸟:塞浦路斯、丹麦和直布罗陀。
游荡:芬兰、爱尔兰、列支敦士登、挪威和英国。
在中国繁殖于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天山山地、阿尔泰山地、准噶尔盆地和东部盆地、青海西宁、祁连山、甘肃东北部和中部、祁连山西南部、张掖西北部、酒泉、敦煌,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鄂尔多斯中部、东胜、乌梁素海、呼和浩特、巴林东北部、赤峰、阿伦河,黑龙江省哈尔滨、山河屯、牡丹江,吉林省长白山,辽宁省熊岳、朝阳、鞍山,河北省北部燕山,河南伏牛山,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延安等地;越冬于山西、河南、陕西南部、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长江中下游和台湾。
繁殖期间栖息在偏僻而无干扰的开阔森林及森林河谷与森林沼泽地带,也常出现于荒原和荒山附近的湖泊、水库、水渠、溪流、水塘及其沼泽地带,冬季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湖泊、河岸和沼泽地带,有时也出现于农田和草地。

黑鹳的详细介绍

黑鹳外文名Black Stork,一种大型涉禽,无亚种。

c145afd85439826e08532704da2124fd.jpeg

黑鹳是一种迁徙鸟,但在西班牙大部分留居,仅少数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到西非越冬;在南非繁殖的种群也不迁徙,仅在繁殖期后向四周扩散,主要做局部的高度运动;繁殖在欧洲的种群,几乎全部迁到非洲越冬,其中少数在西欧繁殖的种群主要经直布罗陀海峡到西非;在西古北区和东欧繁殖的种群主要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地中海东端迁往非洲越冬;在西亚繁殖的种群主要迁到印度越冬;而在俄罗斯东部和中国繁殖的种群,主要迁到中国长江以南越冬;迁徙时常成10余只至20多只的小群。主要在白天迁徙。迁徙飞行主要靠两翼鼓动飞翔,有时也利用热气流进行滑翔。迁徙时间秋季在中国主要在9月下旬至10月初开始南迁,春季多在3月初至3月末到达繁殖地;在欧洲秋季多在8月末至10月离开繁殖地迁往越冬地,春季在3-5月到达繁殖地。

黑鹳个性孤独,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水边浅水处或沼泽地上,有时也成小群活动和飞翔。白天活动,晚上多成群栖息在水边沙滩或水中沙洲上。不善鸣叫,活动时悄然无声。性机警而胆小,听觉、视觉均很发达,当人还离得很远时就凌空飞起,故人难于接近。在地面起飞时需要先在地面奔跑一段距离,用力扇动两翅,待获得一定上升力后才能飞起,善飞行,能在浓密的树枝间飞翔前进,飞翔时头颈向前伸直,两脚并拢,远远伸出于尾后。两翅扇动缓慢有力,平均每分钟两翅扇动159次,比白鹳每分钟鼓动170次还慢。黑鹳不仅能鼓翼飞行,也能像白鹳一样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在空中翱翔和盘旋,头可以左右摆动观察地面。在地上行走时跨步较大,步履轻盈。休息时常单脚或双脚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缩脖成驼背状。

黑鹳主要以鲫鱼、雅罗鱼、团头鲂、虾虎鱼、白条、鳔鳅、泥鳅、条鳅、杜父鱼等小型鱼类为食,也吃蛙、蜥蜴、虾、蟋蟀、金龟甲、蝲蛄、蟹、蜗牛、软体动物、甲壳类、啮齿类、小型爬行类、雏鸟和昆虫等其他动物性食物。通常觅食在干扰较少的河渠、溪流、湖泊、水塘、农田、沼泽和草地上,多在水边浅水处觅食。主要通过眼睛搜寻食物,并能垂直向下寻觅,时步履轻盈,行动小心谨慎,走走停停,偷偷地潜行捕食。遇到猎物时,急速将头伸出,利用锋利的嘴尖突然啄食,有时也长时间的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觅食。觅食地一般距巢较远,多在2-3千米内,有时甚至远至7-8千米以外,特别是在荒原地区。寻食活动最频繁的时间在7:00-8:00,12:00-13:00和17:00-18:00。其他时候或是在巢中和觅食地休息,或是在高空盘旋滑翔。

黑鹳的繁殖期是4-7月,营巢于偏僻和人类干扰小的地方。在中国的营巢环境基本上可以分为3种:即森林、荒原和荒山。森林可以是平原森林也或许是山地森林,但多是离人类较远、干扰小的原始森林或成熟森林。通常营巢在森林中河流两岸的悬岩峭壁上,在长白山原始森林中就曾发现营巢在河边悬岩凹进去的岩石平台上和沼泽地中落叶松树上两种不同的营巢环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则营巢于胡杨林中的胡杨树上和荒山悬岩上。巢距水域等觅食地一般都在2千米以上,在荒山营巢地距最近的湖泊和水库均在7千米以外。在荒原和荒山地区则多营巢在被雨水急剧冲刷的干河或深沟两壁悬岩上,在甘肃、内蒙古、宁夏、新疆均可见到这种营巢环境。通常成对单独营巢,巢甚隐蔽,不易发现。

3月初至4月中旬开始营巢,巢间距最2000-3000米。如果当年繁殖成功和未被干扰,则第二年巢还将被继续利用,但每年都要重新进行修补和增加新的巢材,从而使巢随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庞大。巢的大小据在新疆测量的4个巢为:外径150-160厘米×130-160厘米,平均146.7厘米×153.3厘米;内径42-73厘米×46-73厘米,平均61.7厘米×63.0厘米;高70-84厘米,平均78厘米;巢深4-7厘米,平均5.3厘米;距地高4.8-7.9米。巢主要由干树枝筑成,内垫有苔藓、树叶、干草、树皮、芦苇、动物毛和碎片等,巢呈盘状。雌雄亲鸟共同参与筑巢,雄鸟主要寻找和运输巢材,雌鸟筑巢,晚上亦留巢中,巢筑好后雌雄亲鸟在巢中交尾。

3月中旬至3月下旬开始产卵,多数在4月初至4月中旬、个别也有迟至4月末至5月初才产卵的。1年繁殖1窝,每窝通常产卵4-5枚,也有少至2枚和多至6枚的。卵椭圆形,白色、光滑无斑,大小为62-71毫米×47-55毫米,平均67.1毫米×50毫米,重66-88克,平均77.3克。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通常1天轮换6次,白天坐巢时间雌雄亲鸟基本相同,晚上同在巢中过夜,一鸟孵卵,一鸟站在巢边守卫。孵化后期则整天均由雌鸟孵卵,不再轮换。孵化期31天,孵化率为61%和孵化期33-34天,孵化率为55%。雏鸟晚成性,刚孵出后全身被有白色绒羽,在孵出后的最初几天,由于雏鸟食量小,恒温机制还未建立,通常由一亲鸟外出寻食,另一亲鸟留在巢中继续孵卵和暖雏。随着卵全部孵出和雏鸟逐步长大,体温调节能力的增强和食量的增加,雌雄亲鸟才同时外出觅食喂雏,但大多数时候仍有一亲鸟留在巢中警卫,或轮流外出觅食和休息。如遇人等干扰者进入巢区,则雌雄亲鸟长时间的在巢上空飞翔、盘旋,直至人离去。每日喂雏2-3次,亲鸟将觅得的食物贮存于食囊带回巢中,然后将食物吐在巢内,由雏鸟自行啄食。

黑鹳雏鸟是晚成性鸟类,留巢期甚长,70日龄时才具飞行能力,并可在巢附近做短距离的练习飞行,75日龄后可随亲鸟到河湖岸边或河漫滩觅食,夜晚仍归巢栖息,直至100日龄后才不归巢,跟随亲鸟到更大范围内活动。幼鸟在3-4龄时性成熟。据环志观察,最老的环志鸟在18年时回收,据笼养条件下的观察,最高寿命可达31年。

黑鹳种群数量的减少原因主要由于森林砍伐、沼泽湿地被开垦、环境污染和恶化,致使黑鹳的主要食物如鱼类和其他小型动物来源减少、人类干扰和非法狩猎。

灵丘县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较为丰富的生物资源,历史上就是黑鹳主要栖息繁殖越冬地之一,也是黑鹳种群的集中分布区。2002年6月,省政府批准建立了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灵丘县“中国黑鹳之乡”称号。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0年 ver3.1——无危(LC)。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