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鹳外文名Lesser Adjutant,一种大而笨重的涉禽,无亚种。
秃鹳主要以鱼、蛙、爬行类、软体动物、蟹、甲壳类、蝗虫、蚱蜢、蜥蜴、啮齿类、雏鸟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偶尔吃动物尸体。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和觅食。捕猎食物时相当活跃和粗心,常在于的地上或浅水处慢慢的行走,主要通过视觉观察和探测发现食物,立即用嘴尖啄食。
秃鹳飞行时不像其他鹳那样颈向前伸直,而是头缩至肩上,主要通过两翅缓慢扇动、鼓翼飞行。平均每分钟153次。秃鹳也能利用热气流在空中像鹰一样翱翔。站立时亦常缩着颈,头缩于肩上,嘴斜向下方。
秃鹳通常营巢于多沼泽的森林中高大的树上或海边红树林中的红树上。营巢时间因地而异。巢主要用枯树枝构成,内放一些小枝和绿叶,结构甚为粗糙。巢呈盘状,大小为直径60-150厘米。高1.0-120厘米。通常成小群繁殖,有时在一棵大树上巢多达12-20个,也有报告营巢于岩石峭壁上的。每窝产卵2-4枚,卵白色,平均大小为76.4毫米×55.3毫米。孵化期28-30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全身被有白色绒羽,头和脸裸露,雏鸟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
秃鹳曾分布于中国江西、云南、四川和海南岛。自1954年10月1日西南师范大学在重庆北碚歇马乡缙云山麓的山坡水田中采得一雄性标本后,以后40多年来再未见有任何有关秃鹳在中国出现的报告,或许在中国已经绝灭。
秃鹳在世界曾广泛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是热带亚洲和邻近岛屿特有种类。但由于森林砍伐、沼泽排水改农田、营巢生境和觅食生境丧失或恶化,再加之人类干扰和非法狩猎,致使种群数量日趋减少。据1987-1989年在印度阿萨姆邦的调查,大约有400只,在斯里兰卡雅拉国家公园,大约有100对,在越南有一小群,在马来西亚大约有200只,在印度尼西亚估计不会超过2000只。据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1990年孟加拉国43只,印度779只,尼泊尔14只,斯里兰卡3只,印度尼西亚56只,马来西亚47只,越南19只;1992年孟加拉国2只,印度124只,尼泊尔41只,印度尼西亚5只,马来西亚51只,数量继续减少。
据中国古籍记载,中国过去还分布有一种和秃鹳非常相似,但个体较大的大秃鹳(Leptoptilos dubius)。它和秃鹳的区别除了个体较大外,还具有一个裸露的粉红色喉囊悬垂于前颈,颈基有一圈白色丛羽,翅上有宽阔的灰色横带,如今它仅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
中国古籍《古今注》所描述的秃鹙“大者,头高八尺”和《本草纲目》所描述的秃鹙“张翼广五六尺,举头高六七尺,其嗦下亦有胡袋如鹈鹕状”即指大秃鹳。很显然过去大秃鹳的分布范围远不止现今的南亚和东南亚各国,而是分布到了中国大陆。在中国消失的原因中国古籍上亦有记述,就是大量猎杀。因为大秃鹳喜吃动物腐尸,头颈又无毛,颈前又垂吊一粉红色喉囊,形、色均较丑,古时被认为是一种不吉祥的鸟类而大加杀戮,唐代甚至将猎杀大秃鹳作为官府向人民征收的一种赋税。在举国上下一齐射杀下,自然逃不掉绝灭的命运。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36项)。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