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鳽外文名White-eared Night-heron,体型和大小近似于鹭,是中型涉禽,没有亚种分化。
海南鳽部分留鸟,部分候鸟。它们一般白天隐藏,晚上出来活动,尤以晨昏活动最为频繁,但繁殖育雏期间,有时白天也出来活动觅食。 食性以小鱼、蛙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在滩地上和浅水区觅食鱼虾、小螺和昆虫等,在林中树上营巢。
海南鳽是夜行性鸟类,白天隐于密林中,夜晚活动,主要捕食溪流或水库中的小鱼。一般在天黑前后(19:15-19:35)飞出去觅食,早晨天刚亮时(4:50-5:15)回树上休息,除了育雏期,一般中途不回来,而是整夜在外觅食。出去觅食和回巢时间受天气和人为干扰影响较大,有1-2小时的差别。至于觅食地点,据广东始兴车八岭国家级保护区技术人员观察,是在水质清澈、流速缓慢且水深20-50厘米的河流浅滩中,也会在农田旷野或水塘觅食。在青嶂山保护区,它主要在瀑布水库周边几大片被淹废弃的农田中觅食,有时也会飞离保护区到距巢3公里以外的农田、水塘等区域觅食。
跟普通夜鹭不同,海南鳽有些非常特殊的生活习性:一是不喜群居。大部分观察到的海南鳽,都是一只飞过,还未见过两只一起出外觅食的现象。同一晚有时雌、雄鸟都会外出觅食,但不会同时出去和回巢,有3-5分钟的时间差。二是不喜鸣叫。不论在栖息地或筑巢地都极难听到海南鳽的鸣叫。它就像幽灵一样,毫无声息地飞来飞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雏鸟也只在孵化出壳后二十多天时在亲鸟喂食时会大声吵闹,生长后期,乞食声也变得越来越低沉、轻微,只在近巢树下才听得到。
海南鳽的筑巢地,在广西柳州,它选择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中溪流边的树上筑巢,在浙江千岛湖,海南鳽也选择在无人干扰的湖心小岛上筑巢,浙江千岛湖是中国发现的最大海南鳽繁殖地。在海南鳽的繁殖期,它非常惧怕人类打扰,一有异常响动,便将脖子伸得老长,警惕地张望着。它的巢和其他鹭科鸟类相似,均以筑巢地周围常见的枯枝搭成浅盘状,直径约为40厘米。每窝卵为2-4枚。自亲鸟筑巢至雏鸟出飞,此鸟整个繁殖期约为4个月。
海南鳽是世界上公认的鸟类濒危物种,因第一个模式标本于1899年采自海南岛的五指山而得名。该鸟的形体和大小都近似鹭,嘴长、颈长、脚长,上体黑褐色,并具有白色斑点,眼后有一条白色条纹向后延伸至耳羽上方,以鱼虾、小螺、昆虫为食。海南鳽昼伏夜出,从被人发现到失踪,生活习性一直鲜为人知,而且极为稀少,因而被称之为"神秘鸟"。
1929年,中山大学生物系的师生曾在位于广西自治区中部的金秀大瑶山采集到该鸟的标本,这是广西自治区20世纪90年代以前惟一的纪录。20世纪60年代初期,华南动物考察队曾在海南作过多次调查,时间长达数年,也仅在中部山区采到了两只标本。此后一直再没有关于该鸟踪迹的报道。
这种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斑鳽再度被发现"的消息被联合国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报道后,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1999年1月,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高育仁教授在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见到1只海南鳽幼鸟的标本,感到十分惊喜,并立即在有关刊物发布这一重大消息,引起国内外鸟类专家的关注。同年7月,广西大学周放教授在广西上思县凤亭河库区意外发现了这种鸟,推翻了“海南鳽灭绝”的观点。
进入21世纪,许多世界知名鸟类学家纷纷进入保护区考察,多次发现海南鳽个体的活动,证实了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较有可能是该鸟残存的唯一地区。后来,香港一个观鸟组织在粤北车八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发现了2只活体,这一消息又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车八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副主任邓赞文介绍说,这种鸟据记载是由英国人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在中国海南岛发现的,长期以来仅在大英博物馆里保存有一副标本,因为以后再也未能获取到相关信息,故而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被列为濒危种。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