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鹭(台湾作白颈黑鹭)(学名:Egretta picata)分布于印尼苏拉威西、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澳大利亚北部季风区的沿海和次沿海地区以及华莱士区。中国仅偶见于台湾屏东、高雄、江苏南通部分地区的鸟类。
斑鹭是一种中型涉禽,体长43-55厘米,体重247-280克。头顶、体型大小与白鹭相似,但头顶蓝黑色,具羽冠;颊至颈部白色,胸前具白色蓑羽,背及下体蓝黑色,嘴黄色。形态:额、头顶、羽冠蓝黑色;颊、颏、喉和颈白色;翅石板黑色;背、肩、腰至尾蓝黑色;下体蓝黑色或石板黑色;繁殖期头顶羽冠较长,翕部有长的暗色披针形饰羽,前颈下部亦有长的披针形饰羽悬垂于胸部。虹膜淡黄色或白色;眼先、眼周裸皮蝉蓝色;嘴黄色;跗跖和趾黄色或橙色。
嘴长而尖直,翅大而长,脚和趾均细长,胫部部分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中趾的爪上具梳状栉缘。雌雄同色。体形呈纺锤形,体羽疏松,具有丝状蓑羽,胸前有饰羽,头顶有的有冠羽,腿部被羽。
喜集群,常呈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动于水边浅水处。晚上在栖息地集成数十、数百只的大群,白天则分散成小群活动。常一脚站立于水中,另一脚曲缩于腹下,头缩至背上呈驼背状,长时间呆立不动。行走时步履轻盈、稳健,显得从容不迫。飞行时头往回缩至肩背处,颈向下曲成袋状,两脚向后伸直,远远突出于尾后,两翅缓慢地鼓动飞翔。每日天亮后即成群由栖息地飞往觅食地,远者可达数十里,傍晚又结群飞至栖息地附近的水田和山坡小树上休息,待结成大群后再一起进入树林和竹林中。晚上成群栖息在小块密林中高大树木顶部,也常在宅旁或庭园树林与竹林内栖息。性较大胆,不怕人。
在狩猎时,斑鹭独树一帜。它捕获猎物的策略和其他鹭种完全不同,不会保持很长时间的等待,更喜欢在快速流动的河流中,用淹没了近半的腿跑动,并通过又长又尖的嘴来叉鱼。也吃甲壳类、两栖类动物、小软体动物、鱼、但大多是水生昆虫及其幼虫。
这是一种小型鹭,长43-55公分,拥有深板岩色的翅膀、身体和冠状头部,喉咙和颈部为白色。外观类似于白颈鹭。 雄性(247-280公克)比雌性(225-242公克)重,但外观相似。
亚成鸟类缺乏冠羽和头部的深色,可能看起来像小型的白颈鹭。幼鸟曾被分类为一种单独的物种。
叫声:斑鹭的叫声在飞行中为响亮的“awk”或“ohrk”。 在巢附近会发出柔和的咕咕声。 其他声音信息不多。
繁殖:繁殖季节随分布地区有所不同,在中国繁殖期从2月至5月,在三月或四月产卵;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是10-2月,在澳大利亚干燥延迟到3-5月,在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是迁移后的12-2月间。营巢于红树林或其他水面上的树上筑巢,巢由树枝搭构成浅平台,离地面4或5米,包括红树林,通常与其他鹭类一起群居。每窝产卵3-4枚,卵蓝绿色,卵呈蓝色无斑点,大小为41毫米×31毫米。雌雄共同孵卵。雏为晚成性。
觅食:其食物包括昆虫、青蛙、螃蟹、鱼和其他小型水生动物。昆虫是最重要的食物来源。[5] 它可以单独或成群觅食,群体可多达一千只个体。
分布于印尼苏拉威西、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澳大利亚北部季风区的沿海和次沿海地区以及华莱士区。中国仅偶见于台湾屏东、高雄、江苏南通。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