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鸟类>>涉禽

印度池鹭

2024-08-23 15:24:11 68

印度池鹭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体长约46厘米,翼展75-90厘米。是中型涉禽,其外观会根据繁殖期而完全改变。正常时期,头、颈、胸部以及腹部很大一部分有白底棕灰色的竖纹。下腹部至尾部为白色,被羽和背部与条纹颜色几乎相同,但颜色稍深,初级飞羽、次级飞羽为浅棕色。在交配季节,黄色的腿会变成鲑鱼色,羽毛也会完全改变:背部变成深棕色,颈背、帽子和部分脸颊变成浅灰色,脖子从灰色变成黄色。整个转变是喙,正常时期下颌黄色,上颌灰色,两部分都变成黄色,尖端黑色。最后,在繁殖期间,后颈上会出现一簇白色的绒毛。
嘴强,头、颈及上胸的羽毛延长,繁殖期羽衣变化大,且冠羽延伸呈矛状,圆尾,尾羽12枚,跗蹠粗壮,与中趾(连爪)几乎等长。脚和趾均细长,胫部部分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中趾的爪上具梳状栉缘。雌雄同色。体形呈纺锤形,体羽疏松,具有丝状蓑羽。

印度池鹭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栖息地几乎总是靠近水体、湖泊、河流、红树林、湿地。平时栖息沼泽湿地或有水葫芦等漂浮植物的水域。但该物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定居点附近,在公共垃圾场附近觅食,这会导致鸟类食物中毒和异物堵塞肠道。
分布:留鸟:孟加拉、不丹、印度、伊朗、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波斯湾、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
繁殖地:马尔代夫;
非繁殖地:阿曼和阿联酋;
游荡(非繁殖地):塞舌尔和也门;
游荡:泰国

印度池鹭的详细介绍

34e2911fefbd82d92f47eb5c7231b280 (1).jpeg

印度池鹭(学名:Ardeola grayii),是中型涉禽,是鹈形目鹭科的一种小型的鹭。它起源于旧大陆,在南伊朗繁殖,向东延伸至印度次大陆、缅甸和斯里兰卡。它们分布广泛且常见,但当它们在小池塘边缘悄悄猎食或在靠近人类居住区的地方栖息时,却很容易被忽视。当它们起飞时,非常显眼,明亮的白色翅膀与身体隐蔽的橄榄色和棕色条纹形成鲜明对比。它们的伪装非常出色,以致可以在它们起飞之前近距离接近,这种行为导致了民间名称和相信这些鸟是近视或盲目的说法。

分布:留鸟:孟加拉、不丹、印度、伊朗、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波斯湾、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

繁殖地:马尔代夫;

非繁殖地:阿曼和阿联酋;

游荡(非繁殖地):塞舌尔和也门;

游荡:泰国

印度池鹭体重约253克,体长约460毫米,翼长约207.4毫米,翼展750-900毫米,嘴峰长约72.4毫米,喙宽度约9.3毫米,喙厚度约12.1毫米,跗跖长约57.3毫米,尾长约74毫米。印度池鹭体型矮壮,腿红色,驼背它们在鹭鸟中显得很特别,粗壮的短颈部,短厚的鸟喙浅黄色或棕色而粗,背部为黄褐色,在飞行时,翅膀看起来完全是白色的,身体呈深棕色。身体上闪动着橄榄色和棕色颜色相对比的隐秘的斑纹,它们有一双明亮的白色双翼,在夏季,成鸟脖子上长出长长的饰羽毛。嘴强,头、颈及上胸的羽毛延长,繁殖期羽衣变化大,且冠羽延伸呈矛状,圆尾,尾羽12枚,跗蹠粗壮,与中趾(连爪)几乎等长。脚和趾均细长,胫部部分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中趾的爪上具梳状栉缘。雌雄同色。体形呈纺锤形,体羽疏松,具有丝状蓑羽,成鸟的颈部有长羽毛。

当它们起飞时,从暗淡的颜色转变为显眼的白色翅膀,使其非常突出。它们与斑鹭(Ardeola ralloides)非常相似,但背部较暗。在其分布范围以东,则被池鹭(Ardeola bacchus)取代。

外观会根据繁殖期而完全改变。正常时期,头、颈、胸部以及腹部很大一部分有白底棕灰色的竖纹。下腹部至尾部为白色,被羽和背部与条纹颜色几乎相同,但颜色稍深,初级飞羽、次级飞羽为浅棕色。在交配季节,黄色的腿会变成鲑鱼色,羽毛也会完全改变:背部变成深棕色,颈背、帽子和部分脸颊变成浅灰色,脖子从灰色变成黄色。整个转变是喙,正常时期下颌黄色,上颌灰色,两部分都变成黄色,尖端黑色。最后,在繁殖期间,后颈上会出现一簇白色的绒毛。红色变异(Erythristic)的羽毛已有纪录。在马尔代夫发现的种群被建议归类为一个新种,但没有被广泛接受。它与密切相关的池鹭、爪哇池鹭和马达加斯加池鹭形成一个超种。

f36a0f40bc0f756a1aa7155b86c362d0 (1).jpg

这种鸟在1832年由上校W. H. Sykes首次描述,并以约翰·爱德华·格雷的名字命名其学名。染色体核型研究表明,池鹭有68条染色体 (2N)

行为与生态:白昼或黄昏活动。常群居,通常以小群的形式,站在池塘和开阔水域的边缘或浅水中,有时独处,与其他苍鹭呆在一起。一般不会发出叫声,但在受惊或接近巢穴时可能会发出刺耳的叫声。可以观察到它们在睡莲上狩猎。该物种通常非常有等级感的位置,会突然飞行,就好像它们只在最后一刻注意到打扰它的人或动物一样。用嘴飞快地攫食。起飞时对比鲜明的白色翅膀闪入视野,通常弓著脖子,让脖子显得较短它们在印度非常常见,通常独自觅食,但在旱季期间,当小型湿地有高密度猎物时,有时会有数量相当多的个体在近距离觅食。繁殖时是半群居方式。有时可发现也会在垃圾堆上觅食。在旱季,它们有时会在水分充足的草坪上或甚至在干燥的草地上觅食。觅食时,它们会允许接近到很近距离,仅在距离太近时才会惊飞。它们有时会在繁忙的城市区域的林荫大道树上形成集体栖地。  

食物与觅食:印度池鹭的觅食地点是沼泽湿地。在旱季,它们到浇水的草坪上觅食,甚至在干燥的草原觅食,有时也形成社区栖息,经常出现在闹市区大街的树木上。通常在池塘边缘觅食,但也大量利用浮水植被如布袋莲来进入更深的水域。它们有时也会在水面上游泳或从空中捕鱼,并在更深的水域降落。它们也被观察到在空中飞行并捕捉跳出水面的鱼。有时,它们会低飞过水面,将青蛙和鱼赶向岸边,然后落在岸边狩猎。并有纪录会捡起面包屑并将其丢到水面上来引诱鱼类。

这些鸟的主要食物包括甲壳类动物、水生昆虫、鱼类、蝌蚪,有时还包括水蛭 (Herpobdelloides sp.)。在湿地以外,这些鹭鸶会吃昆虫(包括蟋蟀蜻蜓和蜜蜂)、鱼(Barilius 在昌迪加尔的一项研究中被认为是重要食物)和两栖动物。

1193c25a84cd9f643dde8df894a6c85a (2).jpg

繁殖:印度池鹭平时保持沉默,但有其他鸟类接近它们的巢时,会发出严厉嘶哑的鸣叫进行威胁。在繁殖季节有鲜红色的腿繁殖季节始于季风来临时。它们在小群落中筑巢,通常与其他涉水鸟类混在一起,通常在湖泊和池塘附近的红树林或灌木上的平台上筑巢。大多数巢筑在约910米高的大树上。雄鸟收集筑巢材料,而雌鸟筑巢。这对鹭每年都可以使用同一个巢穴。繁殖期从5月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但在南印度和斯里兰卡,繁殖期可能从11月推迟到翌年2月。每窝会产下35枚蛋。双亲共同孵化,蛋会在1824天内分批孵化。雌雄都会喂养幼鸟。以鱼为主要食物。没有被干扰的巢址可能年复一年地重复使用。

死亡因素:它们的天敌很少,但受伤的鸟可能会被猛禽捕食。一种导致 Balagodu病的虫媒病毒,以及吸虫和其他多种寄生虫,都有在这种鸟中分离出来的纪录。在印度南部的池鹭和牛鹭中已检测到日本脑炎和西尼罗河病毒的抗体。从污染水域中觅食获得的重金属可能特别集中在尾羽中。

在文化中的地位:在斯里兰卡,这种鸟被称为kana koka,在僧伽罗语中翻译为“半盲鹭”。印度斯坦语短语“bagla bhagat”被用来形容“披着羊皮的狼”或伪君子,看起来像一个在冥想的圣人,并出现在马拉地语的一句谚语中。稻田鸟也作为希托帕德沙中的一个角色出现,在其中一个故事中,它为了拯救国王而让自己受伤。盎格鲁-印度自然主义作家注意到了这种鸟惊人的颜色变化。菲利普·斯图尔特·罗宾逊描述这种鸟“坐着时是全灰的,飞起来时是全白的”。据说在过去的印度,很多人都吃过这种鸟。 

  在羽毛贸易的高峰期,从“稻田鸟”身上收集羽毛并出口到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