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哺乳动物>>食肉目

猪獾

2022-12-10 08:42:24 552

猪獾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猪獾体型粗壮,四肢粗短。吻鼻部裸露突出似猪拱嘴,故名猪獾。头大颈粗,耳小眼也小。尾短,一般长不超过200mm。前后肢5指(趾),爪发达。
猪獾整个身体呈现黑白两色混杂。头部正中从吻鼻部裸露区向后至颈后部有一条白色条纹,宽约等于或略大于吻鼻部宽;前部毛白色而明显,向后至颈部渐有黑褐色毛混入,呈花白色,并向两侧扩展至耳壳后两侧肩部。吻鼻部两侧面至耳壳、穿过眼为一黑褐色宽带,向后渐宽,但在眼下方有一明显的白色区域,其后部黑褐色带渐浅。耳下部为白色长毛,并向两侧伸开。下颌及颏部白色。下颌口缘后方略有黑褐色与脸颊的黑褐色相接。背毛黑褐色为主,背毛基白色,中段黑色,毛尖黄白色;向背后方,黄白色毛尖部分加长,使背毛呈黑白二色,特别是背后部和臀部。胸、腹部两侧颜色同背色,中间为黑褐色。四肢色同腹色。尾毛长,白色。
猪獾头骨形态和狗獾相似,但矢状嵴与人字嵴不如狗獾显著,额部与眶间区较狗獾宽而低平,稍向前倾斜,鼻骨较长,听泡宽而扁,距翼骨钩状突较远。翼臂的钩状突较宽,故两突间的间隔较近。腭骨较大,向后伸延部分达关节窝后缘的水平连线上。
猪獾的齿式=38。门齿小,排列成弯月形。犬齿尖长,内侧切面平,中央常有裂缝。第1、2上前臼齿极小,常退化。第3上前臼齿长扁形,中央臼齿突。上裂齿三角形。臼齿近方形。下前臼齿侧扁。下臼齿长,第1枚下臼齿前端两齿突前后排列,后端齿突两侧排列,内侧3齿突、外侧2齿突,但低于前端齿突。第2下臼齿小,仅是裂齿的一半。

猪獾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分布于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阿萨姆邦)、印度尼西亚(来华朝贡)、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蒙古、缅甸、泰国、越南。
在中国遍布各省、区,尤其以南方更多。
猪獾栖息于高、中低山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草丛、平原、丘陵等环境中, [1] 一般选择天然岩石裂缝、树洞作为栖息位点。

猪獾的详细介绍

猪獾(学名:Arctonyx collaris)外文名Hog-Badger,有6个亚种。

2063a48fc79be31416053155a08e5d1f.jpeg

猪獾喜欢穴居,在荒丘、路旁、田埂等处挖掘洞穴,也侵占其他兽类的洞穴。洞穴的结构比较简单,洞口一般有1~2个,多设在阳坡山势陡峭或茅草繁密之处。洞内1米深处常为直洞,也有长达8~9米的直洞。整个洞穴显得清洁干燥。卧处常铺以干草。

猪獾具有夜行性。性情凶猛。当受到敌害时,常将前脚低俯,发出凶残的吼声,吼声似猪,同时能挺立前半身以牙和利爪作猛烈的回击。能在水中游泳。视觉差,但嗅觉灵敏,找寻食物时常抬头以鼻嗅闻,或以鼻翻掘泥土。

猪獾有冬眠习性。通常在10月下旬开始冬眠,冬眠之前大量进食,使体内脂肪增加。入蛰后有时也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出洞口晒太阳。次年3月开始出洞活动。

猪獾杂食性。主要以蚯蚓、青蛙、蜥蜴、泥鳅、黄鳝、甲壳动物、昆虫、蜈蚣、小鸟和鼠类等动物为食,也吃玉米、小麦、土豆、花生等农作物。

猪獾种群分布不零散。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泰国、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高山区地带和柬埔寨的西南部与东部地区,猪獾很常见。在缅甸由于目击者的减少,可以说明该种的丰度普遍下降。研究表明猪獾种群数量趋势在其分布范围可能不同,但总体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猪獾的致危因素最主要的是人为猎杀。在越南和老挝贸易驱动的狩猎造成猪獾种群数量快速下降。人类的发展使得猪獾栖息地变化对猪獾种群的间接威胁还有待证明。因为在其分布范围内的东部大片森林中该物种的密度也很低,这表明那里的主要威胁还是狩猎。在印度的卡齐兰加国家公园,周期性洪水泛滥可能造成部分猪獾死亡,或自然栖息地日益破碎可能导致更高的死亡率,但这些对于物种的整体衰退率可能微不足道,并且只是局部的潜在威胁。在欧洲,猪獾毛可用于制造剃须刷,但是否来源于该物种野生种群尚不清楚,更有可能来源于中国的大型养殖种群。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猪獾被中国江苏省列为重点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