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哺乳动物>>食肉目

鼬獾

2022-12-10 08:49:04 424

鼬獾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鼬獾体形介于貂属和獾属之间,体重1-1.5kg,体长315-417mm。鼻吻部发达,鼻垫与上唇间被毛,颈部粗短,耳壳短圆而直立,眼小且显著。前后足具5趾,趾垫较厚,爪侧扁而弯曲,前爪特长,尤以第二、三爪为著,适于挖掘生活,后爪仅及前爪之半。
鼬獾毛色变异较大,体背及四肢外侧淡灰褐或黄灰褐色、暗紫灰色到棕褐色,头部和颈部色调较体背深;头顶后至脊背有一条连续不断的白色或乳白色纵纹。前额、眼后、耳前、颊和颈侧有不定形的白色或乳白色斑,有的个体为橙黄色斑点,一般均与喉、腹部的色区相连。上唇、鼻端两侧白色或浅黄色;耳内、耳缘被有白色或乳白色短毛,耳背与体背同色。下体从下颔、喉、腹部直至尾基为苍白色、黄白色、肉桂色到杏黄色。尾部针毛毛尖灰白色或乳黄色,向后逐渐增长,色调减淡。
鼬獾头骨颅形狭长,鼻部比狗獾狭,鼻骨中缝稍凹陷。眶后突显著,颞嵴低平左右对称,几乎平行,鼬獾终生保留颞嵴,而不愈合成矢状嵴,老年个体颞嵴距离较近。颧弓细弱,略向外扩张。人字嵴在顶骨后端成一直线与左右颞嵴相连,腭骨向后伸展,达臼齿与关节窝的距离之半,翼骨的钩状突几乎与关节窝平齐,腭骨后缘超出臼齿与眶后突位于同一水平。
鼬獾上颌门齿略呈弧状排列,犬齿圆锥状,裂齿外缘短于内缘,第一臼齿形似平行四边形,外缘稍凹入,下颌第二门齿内移,犬齿呈弯尖状,下裂齿前端有锋利的下前尖和下原尖,内侧有一齿尖与外侧下原尖相对称,后部凹陷呈盆状。

鼬獾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分布于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越南。
在中国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安徽、湖北、湖南、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重庆、台湾。
鼬獾栖于河谷、沟谷、丘陵及山地的森林、灌丛和草丛中。喜欢在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常绿落叶、阔叶林带活动,亦在农田区的土丘、草地和烂木堆中栖息。

鼬獾的详细介绍

鼬獾(学名:Melogale moschata)外文名Chinese Ferret-badger,有7个亚种。

bcdf90363a89b46bb32e68d5a85f8773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鼬獾夜行性,入夜后成对出来活动,凌晨回洞,个别活动和觅食时间可达拂晓。白天一般都隐居洞中,偶尔亦在洞穴周围的草木丛休息。若遇惊动,便潜入洞中。鼬獾活动的季节性变化较明显,春、冬季节常活动于阳坡林缘和灌丛间;夏、秋季节多活动于阴坡林内和河谷的灌丛间。喜好在干涸的水沟或小溪边觅食,用脚爪和鼻吻扒挖食物,常留下半月形的翻掘泥土的痕迹,活动范围小而固定,出入循一定路径,依河沟谷地的坎壁下或小山梁边往返穿行而留下显著的“兽径”。活动较迟钝,行走时腹部几乎贴地,常以鼻贴近地面搜索前进。

鼬獾穴居于石洞和石缝,亦善打洞,洞口圆形,通常只有一个,开口于山势较陡和草木丛生的地方,洞穴简单,道直或弯曲,有鼬獾居住的洞穴臭味极浓,常在洞口两侧有黑色长条状粪便,长6.0-6.5cm,直径为0.6-0.8cm,粪便内常夹杂毛、骨等残物。

鼬獾杂食性。以蚯蚓、虾、蟹、昆虫、泥鳅、小鱼、蛙和鼠形动物等为食,亦食植物的果实和根茎。春季以昆虫、小鱼、蛙和植物的根茎等为主食;夏季则以昆虫鳞翅目的蛾类、蛙类为主;食物丰富的秋季,除捕食小型动物外,还采食山楂、山芋和其他野果;秋末至冬季,食物以无脊椎动物占优势,植物的果实和根茎类也相应地增加。

鼬獾每年繁殖1次,3月发情交配,大多发生在同一群中,雌雄互相交配,无争偶现象,交配后,雌雄仍在一起觅食和栖居。5-6月在洞穴中产仔,每胎产2-4仔,偶尔产1仔。母兽带幼仔哺乳2个月,其后,母兽离开洞穴与幼仔分离,1年后幼仔达到性成熟。

鼬獾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一般在其栖息地是比较常见的。1991至1993,在台湾发现了238只鼬獾;2003年,中国东南部调查显示,尽管年平均在16km²的范围内捕捉40只鼬獾,该种仍然是很丰富的。其种群数量发展趋势未知。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