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哺乳动物>>食肉目

海獭

2022-12-11 00:09:01 479
海獭

中文名:海獭

别名:

纲目:食肉目

科属:裂脚亚目 鼬科 水獭亚科 海獭属

体长:1.4-1.48米

体重:32.5-45kg

寿命:15-20年

保护级别:濒危

特色:拥有最浓密的皮毛,为动物界之最

海獭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海獭为最小的海洋哺乳类。体呈圆筒形,体长1.40-1.48米,体重32.5-45千克。扁平的尾部占体长的四分之一左右。头部较短而宽阔。耳壳小。口鼻部较为短钝,吻端裸出,上唇与脸颊相当发达,覆有浓密的硬须。躯干肥圆,后部细,形似鼬鼠。前肢短呈圆形,海獭用它来抓取食物、理毛、与使用各种用来敲开贝壳用的工具;后肢扁而宽大,呈鳍状,有蹼;趾间具蹼。体被刚毛和绒毛。尾长而扁平,呈桨状。成年雄性在头部与颈部较雌性粗壮。共有三个亚种,其中阿拉斯加海獭体型比加尼福尼亚州海獭来得大而粗壮。上、下颚各长有8对牙齿。
牙齿宽大,齿尖短钝,适于咬碎猎物的硬壳。前肢短小,专门取食和梳刷绒毛。后肢宽厚,第1-5趾依次延长,趾间有蹼,5趾连成鳍状;在游泳时,它们用后肢交替地扒水,产生向前的力。尾巴呈扁平状,较长,约占身体的四分之一,游泳时可以当舵用。尾与后肢均已进化成专供游水的器官。
海獭除了鼻尖与脚掌,全身覆盖着浓密的皮毛,每平方厘米有毛12万5千根,同时皮毛上还有一层脂肪,即使在深水里也能滴水不透。它们有1层紧密、呈暗褐色至红棕色的下层绒毛,而其针毛(guard hair,用以保护下层细密绒毛的粗长外毛)较疏松,呈浅褐色至黄棕色,特别是在脸部与头部。初生幼兽有淡而呈暗黄色的毛皮,其针毛在数星期后会转为浅黄色。

海獭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分布于加拿大、日本、墨西哥、俄罗斯联邦和美国。
海獭栖息于多种海岸栖地,其范围由岸石海底和海岸线至沙或泥质的海底。多生活于水深40米以内的范围,但经常会移动至更深的海域以觅食或进行季节性的移动。

海獭的详细介绍

海獭(学名:Enhydra lutris)外文名Sea Otter,有3个亚种。

1e16ddc969d121b6c459deafc45ad844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海獭擅长潜水,经常潜到3-10米处活动,有时潜到50米深的海底寻找食物,它们几乎不到陆地上活动,也从不远离海岸。与其它海兽相比,海獭的游泳速度算是比较慢的,每小时仅10-15千米。

海獭性喜群栖,白天常常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在海里嬉闹、觅食,到了晚上,有时睡在岩石上,但更多的时间是躺在漂浮于海面的海藻上。遇到海面刮大风暴时,它们就成群地跑到岸边躲起来。海獭不像其他海兽那样,一般不作大范围的回游,喜欢过定居生活。海獭是一个匠心独具的 “工程师”,当它上岸时,会把一块块石头搬来构筑一个个漂亮的巢穴。它那个细小的 “手”,非常会使用工具。

夜幕降临,有的海獭也爬上岸来,在岩石上睡觉,但大多数时间海獭却寝于海面。它们寻找海藻丛生的地方,先是连连打滚,将海藻缠绕在身上,或者用肢抓住海藻,然后枕浪而睡,这样可避免在沉睡中被大浪冲走或沉入海底的危险。海獭的这种睡觉模式可以有效地抵御来之岸上的敌害威胁。海獭睡觉时,如果受到敌害的来犯或者受到惊忧,大多数成员立即潜水逃跑,但常有少数成员留下来,以探明引起骚动的原因。一旦发现确有危险时,就用尾巴“噼啪劈啪”地猛击水面,以此作为报警信号,通知其它成员赶快潜逃。海獭上岸后行动迟钝,凭借灵敏的听觉和嗅觉察觉危险。嗅觉十分灵敏,能够嗅到8千米以外人吸烟的味道。要是有人在海滨上走过之后,如果不经几次潮水把人留下的气味刷掉,它们就不会上岸。这种灵敏的嗅觉有利于它们及早发现敌害。

f4a128f1ec78ebe21da71f47a9e7eec4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海獭平时总是用相当多的时间来梳理、舔擦自己,皮毛、头尾和四肢都不放过,连胸腹部这个“餐桌”也都洗得一干二净,它的这种“梳妆”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海獭全靠身上的皮毛起保护作用,如果皮毛乱蓬蓬的,或者沾上了污秽,海水就会直接浸透皮肤,把身体的热量散失掉,因而会被冻死。

海獭的食物大部分是海底生长的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有时也吃一些海藻和鱼类。在水面进食时常采取仰泳姿态,有时以同样姿式携带幼仔出游。海獭是地球上食量最大的动物之一,通常一天要消耗其体重的三分之一那么多的海鲜。它们最喜欢吃的食物是海胆,但海胆的壳很坚硬,靠牙齿是绝对咬不开的,海獭就想出了一个很聪明的办法:它们在海底抓到海胆或其它软体动物以后,先把猎物挟藏在两个前肢下面松弛的皮囊中,游到水面后仰躺,把随身携带的约有拳头大的方形石块放在胸腹上作砧板,然后用前肢抓住猎物使劲往石头上撞击,击几下以后看一下猎物的外壳是否破碎,若未破碎,则继续用力撞击,直到壳裂肉露为止,一旦发现壳敲破了,海獭便马上将里面的肉质部分吸食出来。吃饱之后,海獭把石头和吃剩的食物藏在皮囊中,即使海浪冲击也不会失落,以备再用。

海獭实现一夫多妻制,雄海獭会在雌性与幼兽附近的水域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在1次繁殖季中可能会与数只雌海獭交配。在交配的过程中,雄海獭经常会咬雌海獭的鼻子;性成熟的雌海獭在繁殖季期间鼻子会充血,较老的雌性会有明显的伤痕。雌海獭终年可生产。海獭的繁殖比较缓慢,5年才有一胎,通常一胎只有一只,双胞胎和三胞胎是极为罕见的。在加州,大多数幼兽在12月至隔年2月间生产,而阿拉斯加族群的产期则多半为5至6月。怀孕期约9至10个月,雌性会哺育幼兽约6个月,有时可达一年之久,之后便突然断奶并遗弃它们。哺乳期间雌海獭会照常觅食,幼兽约6个星期大时即开始在浅水域学习如何觅食。

在交配时,雄性海獭会变得极具侵略性。雄性海獭会抓住雌性海獭,然后狠狠咬住它的鼻子,通常会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硬生生咬出个洞来,有时还会撕扯掉对方的几片肉。直到交配完成,而后雄性才终于放开雌性,这过程不时导致雌性海獭受伤或溺水而死。

382480acadaf3a36d02494d8de0bb739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在1741年商业捕猎开始以前,海獭的分布相当广泛,估计当时的数量约在150,000至300,000只之间。直到1911年由美国、日本、俄罗斯、与英国协议通过国际协定禁止捕捉海獭时,海獭的数量已经减少到只剩下数千只。在大部分区域海獭皆回复良好,但到了1990至2000年间因不明原因而造成数个族群的数量减少。至1990年代早期,阿拉斯加族群的数量估计约有10,000只,但在1990年代中、晚期于阿留申群岛一带急剧地减少,确实原因仍不明,部分科学家认为可能是虎鲸捕食的结果。加州族群数量也在下降中,1995年估计约2,377只,至2000年剩约1,700只,在美国濒临绝种动物条例(U.S. Endangered Species Act)中被列为“受威胁种”,而在1977年的海洋哺乳类保护条例(Marine Mammal Protection Act)中列为“枯竭种”。它们的危机在于本身为小族群,加上受到渔网与加洲中部海岸的原油外泄污染等威胁。在1980年代于加州南部曾有重建加州海獭族群的计划,但复育后野放的海獭不是回到中部加州的原居地,就是死于人为因素或失踪。同一时间,在1990年代早期于圣米高岛建立了小型的自然栖地,至1990年代晚期已有部分数量沿加州海岸往南移动至康塞普申角。

为了抵御北太平洋水域的寒冷,海獭身上每平方厘米的毛多达 16 万根。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5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亚种“加州海獭”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其余二个亚种列入“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