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答腊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ssp. sumatrae)外文名Sumatran Tiger,是同类物种老虎中体型最小的亚种。
苏门答腊虎主要食物是水鹿、野猪、豪猪、鳄鱼、幼犀和幼象等。不同于生活在平原地带的猎豹和狮子,雨林中的苏门答腊虎必须依靠潜伏袭击猎物。
苏门答腊虎一年四季均可交配,但集中于冬末春初,雌虎怀孕期约103天,每胎生2-4只幼崽,刚出生时,虎崽约重1千克-1.4千克。这时的幼崽还未睁开眼睛,体质也极其脆弱,雌虎需时刻保护幼崽,使其免受雄虎或其它动物的伤害。十天后,幼崽眼睛睁开,从第1到第8个星期之间完全依赖母乳为生。哺乳期约5-6个月,幼虎在最初8个星期内完全依赖母乳为生,大约6个月后雌虎开始教它们捕猎技巧,幼虎2岁左右独立生活,4岁性成熟,野生的苏门答腊虎最长寿命为15年,人工圈养下最最长寿命为20年。
早在1990年以前,APP(Asia Pulp & Paper,亚洲浆纸业总公司)就在印尼苏门答腊岛开设了工厂。世界环保组织曾要求APP等造纸公司立刻停止对苏门答腊森林的破坏,因为对森林的破坏造成了苏门答腊虎栖息地的大量丧失,这已使它们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造纸业迅猛发展使森林覆盖率急速萎缩,“全球森林观察组织”在 2001年估计,印尼的森林覆盖率已减少72%。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印尼每年森林采伐量达3,000万亩,相当于比利时全国面积的大小。“世界资源机构”统计,在前总统苏哈托统治的32年中,印尼已失去了6亿亩森林,等于德国与芬兰面积的总和。
在苏门答腊,猎虎行为一直很猖獗。在当地街头,随处可见虎骨、虎爪、虎皮等虎制品出售。20 世纪30年代初期,荷兰商人弗罗林每年都能收到150-350张苏门答腊虎皮。在当时,每张虎皮售价100美金,到70年代售价则上升到3,000 美金。韩国在1975年到1992年间进口了6,128千克虎骨,平均每年进口340千克,其中有3,720千克虎骨来自印尼,这相当于猎杀333只苏门答腊虎(风干的虎骨平均重约12千克)。1981年是印尼虎骨出口量最大的一年,当时共出口虎骨1,060 千克;其次是在1975年,当时出口虎骨620千克;1988年则出口虎骨560千克。在1992年之后,印尼虎骨出口量大减,1992年当年只出口虎骨55千克,因为野外的虎真的不多了。尽管如此,1992年估计仍有42只虎被捕杀;1994年则约有51只虎被捕杀;1998年3月到2000年间有66只虎被捕杀;2001年一只活虎甚至被走私到马来西亚。2002年经有关保护组织调查,在苏门答腊八个省中,有24个城市中的484家商店公开销售虎制品,这些店家大部分是纪念品商店、药店和皮毛市场。来由于爪哇人口猛增,每年约有60万人从爪哇移居到苏门答腊,这样的移民潮给苏门答腊岛带来更为巨大的压力,也使得人虎冲突进一步增加。
由于人类入侵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毁灭性开采,苏门答腊虎栖息地已不断减少,并被切割成碎块。1978年进行的勘测,估计野生苏门答腊虎的数量约1000只。而1985年,印尼林业局的勘测人员估算有26个自然保护区有虎存在的迹象,数量为800只左右。而到了1992年,印尼林业部门和自然保护协会(PHPA)做出了统计,还有400只虎分布在苏门答腊5个国家公园里,它们包括:Kambas国家公园、Kerinci Seblat国家公园、Bukit Tigapuluh国家公园、Bukit Barisan Selatan国家公园。
人工圈养的苏门答腊虎主要在印尼、北美、欧洲、澳洲和日本等地的动物园展出。根据印尼动物园协会(PKBSI)估计,全世界有超过230只苏门答腊虎被各地动物园饲养,其中印尼动物园有65只;欧洲动物园有100只;澳大利亚动物园有12只;北美动物园有55只;日本动物园有 2只。另外还有32只雄虎和29只雌虎生活在位于爪哇岛的苏门答腊虎保育中心。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苏门答腊虎是最濒危的亚种,由于偷猎和丛林栖息地不断缩小,它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当局已呼吁社区和种植园公司不要在野生动物可能穿越的林区设置陷阱。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