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哺乳动物>>食肉目

食蟹獴

2022-12-16 13:01:07 383
食蟹獴

中文名:食蟹獴

别名:山獾,棕蓑猫,石獾

纲目:食肉目

科属:獴科 獴属

体长:40-84

体重:1.5-3kg

寿命:12年左右

保护级别:无危

特色:体形比红颊獴稍大,体毛粗长,尤以尾毛最甚

食蟹獴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食蟹獴成体一般体长400~840毫米,尾长270~335毫米,尾长约为体长的2/3。体重1.5~2千克,最大可达3千克。外形酷似红颊獴,但体形较大得多,且略微粗壮。鼻吻尖长,耳短小。颈短而粗,体躯稍粗壮,略似扁圆形。乳头有6个,位于腹部。有一对臭腺,腺外有小开口,但不及大、小灵猫的发达。尾基部粗大,向尾末端逐渐尖细。四肢短矮,各具五趾,第一趾爪较短小,第三、四趾和爪甚长而尖锐。肛门两侧有一对肛门腺,有腺孔可放出臭气。
食蟹獴体毛和尾毛均甚粗长而蓬松,稍似棕蓑。吻部及眼周围的短毛棕褐色;颊、额、头顶及耳朵均被黑色的短毛。自口角经颊部,颈侧向后直到肩部各有一条白色纵纹,其毛尖端灰白色,中段黑褐色,基部为棕黄色。体背针毛黑色与棕色相间,有些部位黑色与灰白色或浅灰棕色相间。体部绒毛棕褐色。尾之近基部半段毛色如同体背,唯黑白成分较少,尾后半段被毛棕黄色,老年獴尾端毛色明显变白。喉部向后至腹面均呈棕褐色,至尾之末端全呈浅棕黄色,唇边及颌下灰白色四肢黑褐色。四肢短毛棕褐色,杂有棕黄色毛尖。
头骨枕部颇高,后脑较宽阔。吻部短而钝,眶下孔位于第三上臼齿上,眶上突和颧骨眶突都发达,但只有个别成年和老年标本两骨汇合形成一骨质眼环。颅顶颞嵴不甚发达,只有老年标本的颞嵴比较明显。头骨枕部上面的矢状嵴和人字嵴汇合处不显著向上突出。听泡前半部低,后半部明显膨胀。
齿突高而尖利,第三门齿大于第一、二门齿。上裂齿前端内侧齿尖甚发达,其后部则形成一斜形的齿棱,第一上臼齿内侧有一个比外侧齿突还发达的原齿尖。第二上臼齿较退化。总的齿形与红颊獴相似。

食蟹獴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世界分布于中国、孟加拉国、印度西北部的阿萨姆、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不丹、泰国、越南等国家。
在中国分布于四川省、福建省、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贵州省、台湾省、江西省、海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江苏省、香港。
食蟹獴一般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树林草丛、土丘、石缝、土穴中,喜群居。喜栖于山林沟谷及溪水两旁的密林里,尤其在间杂有山坑田的山地杂木林区,更是它们经常活动的良好环境。洞栖,洞穴结构较简单,多利用树洞,岩穴或草堆作窝。能攀缘上树捕捉鸟雀,但不栖息于树上。

食蟹獴的详细介绍

食蟹獴(拉丁学名:Herpestes urva)外文名Crab-eating Mongoose,也叫山獾、石獾、水獾、白猸、笋狸、竹筒狸等。

b802df2c5a6695ea059146045002fdef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食蟹獴是日间活动。早晨和黄昏是活动的两次高潮,中午较少外出觅食。每天早晨5~7时及黄昏17~19时獴在田间或溪边觅食。

食蟹獴常常雌雄相伴或带幼仔外出活动,觅食时亦相距不远,有互相救助的习性。如果一方受惊或受伤发出尖声呼叫,另一方常闻声前往探视。带幼仔出外觅食的母兽,常边走边发出咕咕的叫声,有如母猪带猪仔,故有些地方称此兽为“吻田猪”。它在受惊后能从臭腺向后喷射液状分泌物,并且周身毛直立蓬松,非常凶猛。獴在田间或潮湿的草地上活动,以寻找昆虫之类的小动物。它拖着蓬松的长尾,用鼻吻在地面各处探索。当灵敏的嗅觉发现地下有蚯蚓或昆虫幼虫等食物时,立即用鼻吻和前爪挖掘,连掘带扒,吻和爪协同动作,十分迅速,片刻便可挖出食物。因此,在它们经常活动的地方,可见许多被挖掘地下昆虫后形成的小洞。洞宽5-8厘米,几乎呈圆筒形,深可达20厘米。 它们在田间或溪河边活动,必留下许多足迹。足印略似小灵猫的足迹,但趾印较长,爪印比较明显。观察足迹可推想它们的大致活动情况。春天,当农田进行犁耙耕作的时候,獴便经常到田间活动,觅食被耙翻出的小动物。冬天,堆放在田野间的草堆,藏着各种昆虫和小动物,便成了獴觅食的好地方。冬旱水浅,河溪两边也常可发现獴的足迹。

a56e0c88c1c6e1795ca7d1cdf7a96e2c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解剖獴胃,见有蛇、蛙、鸟的羽毛和各种昆虫幼虫,软体动物等。从烟油黑色的獴粪中,也可见到蟹壳、蛇和鱼鳞、鸟类的羽毛和昆虫的躯壳,尤其蛇鳞出现的次数较多。可见獴的食性比较复杂,但以各种小型动物为主食。除吃上述动物外,还捕食虾、泥鳅、蚯蚓、田螺、蝼蛄、金龟子幼虫等。据了解,广州动物园饲养的食蟹獴,若许久不饲喂活蛇,便显出精神不振,喂给蛇后又恢复常态。异常活跃。所以,蛇是獴的重要食物。

食蟹獴一般生后10个月龄性成熟,雌雄两性均在1年内可达性成熟,每年繁殖1胎。2~3月发情,发情时母食蟹獴阴门出现肿胀,粉红色,此时公母獴互相追逐,并大声呼叫吸引对方,母獴接近公獾立而不动,接受爬跨。笼养发现母食蟹獴发情,应及时将母食蟹獴放进公獾笼内交配。交配多在夜间进行。母食蟹獴妊娠仅1个多月,一般为57~80天,多在4月份产仔,每胎产2~5只,个别产1只或5只以上。仔獴发育较快,生后2个月可独立生活。

4e511ae8769746b88d1c840ef244e404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食蟹獴因消灭鼠、蛇,对人有益。

食蟹獴在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是常见物种,但在有些分布区内不常见,种群处于稳定趋势。2022年7月,在我国福建永安龙头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惊喜发现了一群食蟹獴的活动踪影。这群类似于獾的小动物共有四只,它们从山上下来小溪边寻找食物时,正巧被红外相机拍摄记录到。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NT。

列入中国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名录附录Ⅲ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Ⅲ。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