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哺乳动物>>食肉目

长颌带狸

2022-08-23 23:58:55 238

长颌带狸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略比小灵猫大,尾长为体长的60-70%,足型结构为灵猫亚科和长尾狸亚科的居间型。腕垫、踝垫与掌、踱垫相接触,连接处的宽度接近相等。但腕垫、踝垫退化缩小,掌垫、蹠垫除最内一个小叶完全隔裂外,其余三叶仅局部被浅沟隔裂。垫的表面光滑以及垫的间隙处(趾垫和掌踱垫之间)微被稀毛均与灵猫亚科的种类近似。鼻镜中央沟比较特殊,中央沟在鼻尖附近消失。鼻镜的前缘中沟从唇缘开始上行不达鼻尖。过鼻尖后,在鼻背前1/3处或略前一点复又出现并向后延至鼻背终缘。长颌带狸的两性均有香腺。但不太发达。
长颌带狸的毛被近似长尾狸类,针毛短、柔软,绒毛厚密。颈部的毛向由后向前,肩侧有两个毛漩,是为本种特点。上体基色为淡白色、浅黄色。面部中央额区有一条黑色面纹,眼后,耳基内缘至耳后复有一条黑颊纹。两眼外上方具显著的白色眉斑。面颊灰白色并常与眼下灰斑相延续。耳背黑褐色。颈背有2条宽黑的钳形颈纹。肩部具两个“八”字纹,前面一个较大而长。背至臀有4块宽阔的黑色横斑,前3块宽大,第四块较为窄小。横斑之后,尚有一“八”字斑伸向后外侧。体侧具许多大小不等的点状斑。尾基部有2个黑褐色宽带,它仅呈现于尾背和尾侧而不延至尾下。从尾的2/3以后均黑褐色。
头骨极为特化。眼眶以前的吻鼻特别低下(特别是吻端)。上下颌第一前臼齿之前的前颔骨异常延长,致使门齿、犬齿和第一前臼齿之间的齿间隙长度,为所有灵猫科种类所不及。眶下孔宽大于高。门齿孔3个,中间的中隔,孔长大,外侧的一对较小而短。
它们主要在地面采食,但是也会上树觅食。它们属于夜行性、独栖,在大树或浓密灌丛中营巢。它们的食物主要由蚯蚓组成。然而,它们可能也会吃小型脊椎动物(松鼠)、无脊椎类及一些果实。长颌带狸在1-3月繁殖,可能会持续到11月。妊娠期60天,平均每胎3仔,雌性每年有1-2胎,每胎有1-3胎。刚出幼仔重约75-88克。

长颌带狸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分布:分布于老挝、越南。
存在不确定:柬埔寨。
可能灭绝:中国(广西、云南)——2015年3月3日评估;2016年在云南大围山保护区有发现记录。
长颌带狸喜栖息于海拔500米以下、靠近水源、植被浓密的原始林及次生林。被记录的生活区域的已知最高海拔为2600米。

长颌带狸的详细介绍

长颌(hé)带狸外文名Owston’s Palm Civet,是大型的地栖灵猫类,无亚种。与另一个亲戚“带状棕榈果子狸 Hemigalus derbyanus”的外貌极为相似,肉眼看上去最大的区别只有颈部与四肢上的斑点,但实际上长颌带狸的头部会更狭窄细长且更尖,耳朵更大,身体更纤细。

66946cf8d8216d94279bab4e1f74fa77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20世纪70年代,当时在中国华南兽类志中记录到云南屏边和广西龙州收购到一种灵猫科生物,其面部明显狭长,吻部向前突出,肩部有一“八”字形斑,背部具4条宽而大的黑色横斑,将其定名为“长颌带狸”。虽然介绍的内容并不详细、但还是基木概括了这种灵猫的基本外貌特征。截至2016年以前,许多生物学家都未曾目睹真容的“长颌带狸”,中国的兽类专家对该物种的研究依然处于零的阶段,这一物种已经在中国境内销声匿迹。2016年,肖诗白用陷阱相机在中国云南靠近越南的丛林中记录到长颌带狸,这是中国截至2016年唯一分布长颌带狸的保护区——云南大围山。

长颌带狸吻部狭长,体色灰白,背部有宽阔的黑横纹;左右肩的大黑纹组成汉字“八”的形状,因此俗称八卦猫。黑色的大眼睛有助于它们在夜间获得更好的视野。

最早饲养长颌带狸的动物园,像对待其它食肉类那样喂给它们鸡肉吃,却发现长颌带狸啃骨头经常崩掉牙。经过野外观察才发现,它们独特的狭长吻部和纤细的牙齿是为了在林下厚厚的落叶层中搜寻蚯蚓和其它小动物,而非为捕杀脊椎动物而生。由于只有湿润森林的土壤才富含蚯蚓,长颌带狸极度依赖热带湿润森林,从不出现在干燥的森林中,极易受到栖息地破坏的影响。为保护该物种而开展的圈养繁殖项目,也因低繁殖率和高死亡率而接近失败。

长颌带狸栖居在中国的许多保护地(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种群估计300只(Wang 1998)。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 3.1——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稀有。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Ⅱ级。

列入《中国广西受国家、自治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