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哺乳动物>>食肉目

兔狲

2022-08-24 07:50:08 220

兔狲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大小似家猫;体型看似矮壮,其实是因为体毛蓬松,特别是腹部毛发几乎拖地。兔狲的额部较宽,吻部很短。与家猫不同,它们的瞳孔在强光下不是缩成一条缝,而是收缩成一个黑点。耳形独特,非常短宽,耳尖圆钝,两耳距离较远,耳背为红灰色。全身被毛极密而软,绒毛丰厚,尤其是腹部的毛很长,为背毛长度的一倍多。体后部有较多隐暗的黑色细横放,头部灰色,带有一些黑斑,眼内角白色,颊部有两个细黑纹,下颌黄白色,体腹面乳白色,颈下方和前肢之间浅褐色,四肢颜色较背部稍淡,亦有2、3条短而模糊的黑色横放,尾巴粗圆,长度约为20-30厘米,上面有明显的 6-8条黑色的环细纹,尾巴的尖端长毛为黑色。幼仔身上横纹显着,比较宽而长,尾上有6条纹。
有三个亚种,体型略有差异,皮毛颜色不同。兔狲身体的背面为浅红棕色、棕黄色或银灰色,全身被毛极密而软,绒毛丰厚如同毡子一般,尤其是腹部的毛很长,头顶为灰色,背部中线处色泽较深,常具有暗黑色泽,后部还有数条隐暗的黑色细横纹。或通体淡黄白色;颊部具两条细黑纹,下颏色白;腰及臀部有6-7条隐约可见的暗色横纹,尾部毛色与体背近似。
兔狲有几个特征在猫科动物中较为独特。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宽阔的大脸盘,这是因为它们的听泡极度膨大,将脸挤成了大饼脸。它们的每个听泡体积达1.22立方厘米,比同等体型的其它猫科动物大1/3。
每年早春发情,夏初产崽,北方的兔狲繁殖期一般比南方地区的稍晚,但发情期一般在1-3月,雄性在12-4月持续发情,雌性则为周期性发情,每次发情26-42个小时,若此周期未能成功受孕,一般一个月后再次发情。妊娠期9-10周,一般每胎三、四头,最多的一次可产8崽,小兔狲一般在4-5个月后,周身长满毛茸茸的灰色外套,并开始独立。
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等。

兔狲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原产地:中国、阿富汗、不丹、印度、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
疑似存在: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可能灭绝: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四川、宁夏、河北、黑龙江等地。
栖息于灌丛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与戈壁,亦能生活在林中、丘陵及山地。在上述生境的岩石缝隙或石洞居住,也可利用大型啮齿类(如旱獭)的弃洞作窝。栖居高度在海拔440-5,593米之间。

兔狲的详细介绍

兔狲 英文名Pallas's Cat,有3个亚种(兔狲西亚亚种、兔狲高原亚种以及兔狲指名亚种)。传闻是古代游牧民族在草原上看见兔狲时会大喊“吐逊(dursun)”,意为站住,之后大家就称其为“兔狲”。

1661299522678647.jpeg

说兔狲是猛兽,指的是它和狮虎豹一样有圆形瞳孔。在现存40种猫科动物中,圆形瞳孔是少数派,只占不到总数的30%。它们都是能捕杀大体型猎物,属于战斗力最顶级的一批猫科成员。兔狲作为小型猫科动物,拥有圆形瞳孔,也是独一份。科学家推测圆形瞳孔是利于它们白天锁定目标后持续追击时的快速对焦。非常有意思的是,兔狲的天敌是藏狐,世界上两种较奇特的动物凑到了一块。由于小短腿跑不快,兔狲在面临威胁时,会利用身上的皮毛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一动不动,以此躲过掠食者,emmmm 真的有点自欺欺人呢。

为了御寒,兔狲的毛发是所有猫科动物中最最密、最长的,每平方厘米的皮肤上可分布5000根以上7厘米长的毛发。因此这蓬松的毛发让它看起来很胖。

兔狲的圈养难度非常大。兔狲生活在干燥高寒草原,所以对弓形虫等低海拔湿润地区才有的寄生虫毫无抵抗力。因此被圈养后,会被弓形虫轻而易举地感染。和其它猫科动物一样,成年兔狲对此极少有临床反应;但和其它猫科不一样的是,怀孕的母兔狲,对弓形虫没有母体免疫反应,导致大量新生儿感染弓形虫而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野捕的母兔狲反倒幼崽成活率高,因为它们还没被圈养环境中的弓形虫感染。

IUCN2020年发布的估算结果为全球成熟兔狲约58000只,这个估算结果的前提假设是全球适宜分布区内的兔狲密度为4只/平方千米,而这个密度估计值来自于蒙古中部详尽的野外调查。在猎物密集的地区,如蒙古东部和俄罗斯交界处的达乌尔草原,兔狲的密度也可以很高。

不要看兔狲这种动物长得很呆萌,实际上它们的攻击性非常强而且脾气暴躁,一点也不与人类亲近。但是它们再凶也没用,由于兔狲的毛皮质量很好,所以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人类猎杀的目标。今天兔狲沦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很大程度上都与这一身毛皮脱不开关系。1950年代中国西部的年收购兔猕毛皮量达10000张。在西藏东部的一些重点分布县,在1970年代中、后期每县收购兔狲毛皮500-700张,但到了1980年代仅收购几十张,可说明其野生种群的数量正在逐年减少。 

过度放牧导致的栖息地退化和破碎化则是21世纪后兔狲面临的主要威胁;近年来,在其部分栖息地内的大范围投毒灭鼠活动,会削弱其赖以为生的鼠兔等猎物的种群,并导致兔狲本身受到二次污染的伤害;特别是西伯利亚旱獭的数量锐减,导致兔狲难以找到可用来居住和繁衍的地洞,从而限制了兔狲的种群增长。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附录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2021版)濒危级(EN)。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