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鼬(学名:Mustela itatsi)外文名Japanese Weasel,是哺乳纲、鼬科的一种黄鼠狼,无亚种。日本鼬(Mustela itatsi)是鼬科的一种哺乳动物,曾经被认为是黄鼬的一个亚种。但是,在2011年,根据对日本鼬的头骨的形态特征、体型、颜色和阴茎骨的研究,记录了日本鼬和黄鼬之间的种间和性别差异,以及明显的遗传差异,均认定...
长尾鼬(学名:Mustela frenata)外文名Long-tailed Weasel、Bridled Weasel、Big Stoat,共有42个亚种。长尾鼬除交配期外,多独居;其视、听敏锐,行动快捷,一受惊扰,瞬间便消失在树林中。昼夜均能活动觅食,但以夜间居多。食物短缺时,白天也出来猎食,活动范围在5-10平方公里之内。多在地上捕捉猎物,攀援爬树也很灵活...
哥伦比亚鼬(学名:Mustela felipei)外文名Colombian Weasel,是鼬属中体型第二小的食肉动物。哥伦比亚鼬由于其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的威胁,处于一个需要高度优先保护的物种。哥伦比亚的六个分布地区至少有五次野外考察,未能检测到该物种(Ramírez-Chaves and Patterson 2014年,J.F.González-Maya pers。comm。2015年)...
艾鼬学名Mustela eversmanii,有5个亚种。艾鼬通常单独活动。夜行性,有时也在白天或晨昏活动。性情凶猛,行动敏捷。善于游泳和攀缘。视觉和听觉都很发达。主要以鼠类等啮齿动物为食,也吃鸟类、鸟卵、小鱼、蛙类、甲壳动物,以及一些植物浆果、坚果等。艾鼬在每年2-3月发情交配。自己挖掘洞穴筑巢,或侵占鼠类、旱獭等动物...
白鼬(学名:Mustela erminea)Stoat、Ermine、Short-tailed Weasel,有37个亚种。白鼬夜行性动物,从黄昏开始活动,但有时白天也能见到,活动范围大多与捕食对象的活动有密切关系。一般单独活动,有自己固定的猎游区。在领域内的石头、树桩、树枝上留有标记,由肛门腺分泌物,擦在活动领域的显著物体上以表示其领域。动作十...
亚马逊鼬学名Mustela africana,外文名Amazon Weasel,有2个亚种。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香鼬(学名:Mustela altaica)外文名Mountain Weasel,为中小型鼬类,有4个亚种。香鼬多单个活动,白天或夜间均活动,以晨昏时分更为活跃。栖居洞穴内。喜欢穴居,但自己并不善于挖洞,常利用鼠类等其他动物的洞穴为巢,或者栖居于岩隙里、乱石堆或树洞中。产子的洞穴附近还常有避难洞穴、贮食洞穴等。性情机警,行动迅速、...
狐鼬学名Eira Barbara,一种产于中美洲的鼬科动物,是狐鼬属下唯一一种,有9个亚种。狐鼬是一种独居或者成对四处游荡的物种。有时它们三到四只组成小群,群体内性别结构并不清楚。狐鼬能在地面和树上活动,它的跳跃和奔跑能力很好。奔跑速度快并且用尾巴平衡身体。能从一棵树跳跃到相邻的树枝上。遭遇危险时它会发出短促的咆...
渔貂(学名:Martes pennanti)外文名Fisher,有3个亚种。渔貂在一年的所有时间都使用“休息场所”,如原木、空心树木、树桩、地上的巢穴。冬季地下洞穴最常用,树巢全年都在使用,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在冬天,渔貂会使用雪穴,这些雪穴在雪地下,是一种长而狭窄的隧道。渔貂也是敏捷的游泳健将。渔貂日夜均活动。除吃小动物...
日本貂(学名:Martes melampus)外文名Japanese Marten,有3个亚种。亚成年的日本貂一般在成熟后立即建立领地。雄性的平均面积为0.70平方公里,雌性平均为0.63平方公里,其中两个家庭之间的重叠不到10%。相对规模较小的家庭,优选的栖息地取决于食物的丰度和分布。分布中的家庭范围的外围,主要以圆环形分布。 通过气味标记...
松貂(学名:Martes martes)外文名Pine Marten,是一种中型食肉动物,约有家猫的大小,有8个亚种。松貂会在树穴或灌木林中筑巢。主要在夜间或黄昏活动。它们的爪可以半收缩,让它们可以生活在树上。树洞是首选的筑巢地点,一个家族在栖息的范围内有几个巢。冬季,在寒冷的环境温度下会抛弃了树上的巢,而选择石隙作为藏身之...
尼尔吉里貂(学名:Martes gwatkinsii)外文名Nilgiri Marten,是一种中等大小的食肉动物,无亚种。1992年以前,该物种是黄喉貂的亚种之一,1995年划分为独立物种。尼尔吉里貂喜晨昏活动,但白天也经常出现。肛门附近有臭腺,可放出臭气驱敌自卫。是一种具有高度的领地意识的物种。像其他貂类一样,尼尔吉里貂从其肛门腺体产...
美洲貂(学名:Martes americana)外文名American Marten,属中小型兽类,有13个亚种。美洲貂一般都是独居。生活方式为树栖性,在树上移动很容易。也常到地面活动。能游水。不冬眠。主要在夜间活动。它们用浓浓的气味涂抹在树木上,以树木上的气味标记领地。大部分的狩猎活动在地面上进行,大多数发生在黄昏和黎明期间,此时...
美洲黑熊(学名:Ursus americanus)外文名American Black Bear,属大型熊类,有16个亚种。美洲黑熊是独居动物。它们的活动时间根据居住地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春季,它们常在拂晓或薄暮时分外出寻找食物,到了夏季它们会花大量时间在白天活动。进入秋季,它们不论白天黑夜都会出来觅食游荡。美洲黑熊平时行动的步态缓...
眼镜熊(学名:Tremarctos ornatus)外文名Andean Bear,是南美洲唯一的熊类,无亚种。眼镜熊运动性迁徙,范围在7-27平方千米。这些熊不太可能具有很高的地域性,因为已经观察到它们以食物丰富的小群聚集。眼镜熊的家庭范围内的因季节性和性别有差异。据报道,在雨季,雄性的平均活动范围为23平方千米,而在旱季则为27平方千...
加氏犬浣熊(Bassaricyon gabbii) ,是第一种发现的犬浣熊。加氏犬浣熊取食各种果、菜、鱼、蛙、鼠、小鸟和昆虫等。白天蜷伏窝内,夜间出来觅食。喜在溪边、河谷的近水处捕食鱼、虾和昆虫。亦喜上树,以树洞为窝。妊娠期65~70日,春季产仔每胎4~5只。在北方寒冷地区,有冬眠习惯。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
蜜熊(拉丁学名:Potos flavus,英文名:Kinkajou),是生活在雨林中的一种浣熊科,蜜熊属下的唯一种,有7个亚种。蜜熊是夜间活动的树栖动物,最活跃于晚上七时至午夜及破晓前的一小时。它们于日间睡在树孔或树荫下。它们的尾巴可以抓住东西,可以帮助攀树。它们不会用尾巴来抓食物。在口附近、喉咙及腹部的嗅腺可以用来划定...
中美蓬尾浣熊(学名:Bassariscus sumichrasti)外文名Cacomistle,和同属的蓬尾浣熊外形近似,常引起混淆,两者间的主要差别在于:中美蓬尾浣熊爪不能伸缩,尾部色彩逐渐淡化,耳朵轮廓更尖锐。中美蓬尾浣熊是夜间活动的树栖动物,几乎从不踏足地面。尽管已发现5-9只小群聚集于果树林,但除过交配季以外习惯独居。个体间的...
蓬尾浣熊(学名:Bassariscus astutus)外文名Ring-tailed cat,也称环尾猫,因其尾部有14~16条黑白相间的环纹而得名。特别能捕老鼠,因此为人类所喜爱,不少人把它当作宠物饲养。蓬尾浣熊一般深夜活动,偶尔在黄昏现身。大部分时间用来寻觅食物,饱餐后用一种类似猫的姿势半蹲着梳理毛发。习惯舔舐前掌和绒毛,再用舔过的前...
长鼻浣熊(学名:Nasuella olivacea)外文名Mountain Coati、Western Mountain Coati,有3个亚种。长鼻浣熊主要食物是土壤无脊椎动物的成虫和幼虫,特别是甲虫、蚱蜢、蝗虫、蜈蚣、马陆和蚂蚁。蛙类是最滓见的小型脊椎动物食物(依据不多的数据)。还取食果实、树叶、草根和苔藓。据称捕杀家禽和盗食土豆, 但是都没有确凿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