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无脊椎动物>>半索动物

青岛橡头虫

2024-04-15 19:43:41 170

青岛橡头虫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吻部较长,呈亚圆锥形,腹侧和背侧具沟槽。领部后区具明显凹槽,布满折痕。鳃孔很小。躯干部呈亚圆柱形。体表黄色,具不规则的棕色斑纹。

青岛橡头虫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国内分布于山东。栖息于潮下带,潜居于沙质或泥沙质底。

青岛橡头虫的详细介绍

青岛橡头虫(学名:Glandiceps qingdaoensis)也称青岛粗吻虫,一种分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中西部潮下带的肠鳃类动物,隶属于无翼柱头虫科(史氏柱头虫科)橡头虫属。青岛橡头虫是首个在中国海域发现的无翼柱头虫科物种。


通体呈黄色,表面具有不规则的棕色斑纹。吻部较长,腹侧和背侧具有沟槽。领索无巨大的神经根。躯干部分为四部分,自上而下你分别是鳃区、生殖区、肝区和肠区。咽头背面较大,鳃孔较小。


在外形上,青岛橡头虫打眼一看好像去壳的蛏子一样:淡黄色的颜色,全身上下“肉呼呼”的,差不多有成人小指一样的粗细长短。与常见的蛏子不同,青岛橡头虫身上没有外壳,它的躯体看起来更像是粗大的蚯蚓。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科研人员就已经发现它,只不过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物种,而是把它当成柱头虫,长期没有引起学界注意。李新正在解剖过程中发现青岛橡头虫在多方面明显区别于柱头虫,例如橡头虫有腮结构,在严谨的科研论证下,发现青岛橡头虫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只存在于中国青岛的胶州湾。


大型地栖类动物的划定标准是用一个0.5毫米的筛子“筛”出来的,目前发现最大的青岛橡头虫有10厘米长,它们生活在黄岛附近几十公里海域里,“隐藏”在三四米深的海泥里,主要是吃海泥中的生物和腐殖质为生,但是对于生物的食物链还没有确切的研究。


按照进化论来说,动物的进化是按照无脊索动物、脊索动物、脊椎动物的“升级”演变,而青岛橡头虫正处在无脊索动物向脊索动物动物中,属于半脊索动物,因此在地球上的存在年代比文昌鱼要久远,这也正是青岛橡头虫的科研价值所在。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6.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