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2.7~1.35亿年间,生物界进化的主要场所,由水域转移到了陆地。陆地上的蕨类森林,渐渐地由苏铁、银杏、水杉为代表的裸子植物所代替。辽阔的大地上,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但那时既没有鸟语,也没有花香,大地显得单调而幽静,只有行动呆板的两栖类动物在丛林沼泽中缓缓游荡,偶能看到1米左右的大蜻蜓飞过。这时...
早在公元1620年,英国人培根就已经发现,在地球仪上,南美洲东岸同非洲西岸可以很完美地衔接在一起。到了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经过数十年后,大量的研究表明,大陆的确是漂移的。大陆漂移过程示意图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魏格纳人们根据地质、...
扇贝是扇贝属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代称,约有400余种。它属于双壳类软体动物,双壳纲牡蛎目,附着在浅海岩石或沙质海底生活。扇贝的品种很多,全世界海洋都有。很多扇贝被作为美食食用。颜色鲜艳,呈辐射状花纹的扇贝受收藏者喜爱,花纹被采纳为艺术品的图案。扇贝种类最近,一只被吓得惊慌失措,奋力狂奔的扇贝萌翻了...
科学家日前认为,名为“bunostegos”的丑陋草食性爬行动物被发现是从2.6亿年前进化过来的,而其化石现已探明这种生物的出现早于恐龙。“bunostegos”的外形酷似牛,头上和背部长有球根状物。bunostegos这个名为“bunostegos”的爬行动物从头部到背部,都长着大大小小的球根状凸起,体型有一头家养牛那么大。报道称,...
差不多与有袋类起源的同时,从古兽类中还分化出了另外一种更具进步性的哺乳动物。它们从古老的爬行动物祖先的卵那里继承下来的尿囊膜与母亲的子宫内膜发生了接触,形成了它们特有的胎盘。从此,营养物质和氧气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亲体内输入正在发育的胚胎和胎儿,保证了胎儿在母亲体内的正常发育。因此,当这种哺乳动物的...
我们已经知道,恐龙悲剧性的大灭绝标志着中生代的结束。实际上,灭绝的不仅仅是恐龙,那些曾经广泛地分布在海洋中的水生爬行动物——鱼龙、蛇颈龙、沧龙等等,以及翼手龙等飞行爬行动物,都没有能够从中生代之末的劫难中逃过来。如果在计算那些多得不计其数的无脊椎动物,那么在这场大劫中遇难的名单就更长了。恐龙...
早在三叠纪晚期,就在恐龙刚刚登上进化舞台的同时,一群在当时并不起眼的小动物从兽孔目爬行动物当中的兽齿类里分化出来。它们有点“生不逢时”,因为在随后从侏罗纪到白垩纪长达1亿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它们一直生活在以恐龙为主的爬行动物的巨大压力下,在夹缝里求生存。直到白垩纪之末,当恐龙等在中生代异常适应的爬行...
迷齿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陆栖脊椎动物,它们繁盛于石炭纪和二叠纪,少数种类延续到三叠纪。其锥状牙齿横截面上具有迷路构造,因此得名。头骨由坚硬厚大的骨片组成,因此也称为坚头类。与肉鳍鱼类相比,头骨扁平,骨片减少,舌颌骨退入中耳形成镫骨,具有听凹。此外,它们当中的多数种类体表还有厚重的鳞甲。迷齿类...
两栖类的起源很可能发生在泥盆纪后期。当时,肉鳍鱼类中的某个物种登上了陆地,从此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适应和进化方向。这是早期脊椎动物的一次冒险,是向它们完全陌生、只能部分适应的新环境跨出的大胆的一步。但是,这种进步的呼吸空气的鱼类一旦迈出了这一步,很快就转变成为原始的两栖动物。从此,脊椎动物的进化...
在泥盆纪末期,当时某种肉鳍鱼类冒险从水中爬上了陆地,成为最早的两栖动物。从此,脊椎动物进入了一个与它们曾经居住了亿万年的环境截然不同的新天地。早期两栖类遇到的第一个重大问题是呼吸问题。不过这已经由它们的肉鳍鱼祖先解决了。肉鳍鱼类的肺是发育完善并可能是被经常使用的。两栖类与肉鳍鱼类祖先在这方面...
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一座西摩城,城北处露着大片的二叠纪早期沉积物,介于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之间的著名化石代表蜥螈就发现在这里。一方面,蜥螈很象一种叫做石炭蜥的迷齿类两栖动物。例如,它的头骨顶部是完全盖着的,迷齿类头骨的全部骨片都仍然保留着;在上下颌的边缘上也长着迷齿类那样的尖锐牙齿,特别是腭骨上还...
爬行动物是从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羊膜动物,它们由两栖类中的迷齿类进化而来。由两栖类过渡到爬行类这一变化发生在石炭纪,所跨过的关口肯定是以羊膜卵的产生为标志。除了产羊膜卵这一最为重要的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爬行动物发育过程不需要变态之外,爬行动物在骨骼结构上也表现出诸多与两栖动物不同的特征。爬行类头骨...
除了珊瑚之外,腔肠动物还包括水螅和水母。腔肠动物和海绵动物都属于二胚层动物,但是它们比海绵动物高级,因为它们已经有了神经细胞和原始肌肉细胞的分工。腔肠动物还具有消化食物的中央腔,这个腔也称为消化腔或肠腔,正是这个腔的存在使它们有了“腔肠动物”的名称。这个腔还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就是它不象高等动...
华裔美国古生物学家罗哲西博士最近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报道了1985年发现于中国云南禄丰的一种只有小拇指尖大小的生活在1亿9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早期的哺乳动物,并把它命名为“全头兽”,意思是“完整的头部”。全头兽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最小的哺乳动物,它的发现使古生物学家对早期的哺乳动物有...
南极磷虾是生活在南大洋中的一种甲壳类浮游动物,个体不大,体长一般3~5厘米。但是蕴藏量却十分惊人,约4~6亿吨,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有50亿吨。它在南大洋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海豹、鲸和企鹅的食物,也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磷虾发育过程磷虾的生活史是相当有趣的。磷虾的卵排到水里后,在其孵化前,不断下沉...
南极洲的陆地动物虽有150余种,但其中多为海鸟和海兽身上的寄生虫,并非真正的陆地动物。真正的南极陆地动物有昆虫和蜘蛛类,它们是在南极大陆土生土长的土著居民,例如蜱、螨、尖尾虫和蠓等。螨也叫无翅南极蝇,是南极大陆最大的陆地动物,体长仅2.5~3毫米。它分布于南极半岛两侧南纬64o~65o30′之间的狭窄地带,...
Q1:哪些哺乳动物具有飞行能力?A:啮齿目的鼯鼠、皮翼目的猫猴、有袋目的袋鼯和大袋鼯、翼手目的蝙蝠等等,但只有蝙蝠才具有主动飞行的能力。Q2:世界上有多少种蝙蝠?A:迄今发现的蝙蝠约800多个种,是种类和数量仅次于啮齿动物(老鼠)的第二大类哺乳动物。其中小翼手亚目约700多种,主要是一些食虫或杂...
人类是继恐龙之后新一代“地球霸主”,不过两者出现的时间却相隔了5800万年之久,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也必然发生了很多故事,那么在恐龙灭绝之后,地球又经历了什么呢?人类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哺乳动物的的起源与发展关于“恐龙灭绝后人类是如何出现的”的问题,可以从哺乳动物的进化之路开始着手,因为从生物分类的角...
在祖国长江南岸的早春3月,就能看到一种体型中等、色彩艳丽、翅面斑纹黄底黑条而有似虎斑的凤蝶在翩翩起物,这就是久负盛名的国产珍蝶-中华虎凤蝶。由于它出现在惊蛰前后,所以也有人叫它为惊蛰蝶。中华虎凤蝶雄蝶体长15-17mm,平均16.2mm,翅展58-64mm,平均60.8mm;雌蝶体长17-20mm,平均18.6mm,翅展59-65mm,平...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下的一个纲棗昆虫纲(Insecta, Hexapoda)。所以,昆虫具有节肢动物门所共有的特征,同时有具有不同与节肢动物门下其它纲的特征。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 (1)身体分节; (2)整个体躯包被有含几丁质的外骨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