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红疣猴(学名:Piliocolobus badius)外文名Western Red Colobus、Red Colobus,西非红疣猴有2个亚种,分别是指名亚种和塞内加尔亚种。这些亚种的体貌稍有不同。指名亚种的额头和大腿都是黑色的,而且鼻子外侧有一个很明显的肉垫。塞内加尔亚种的大腿和前额外侧比指名亚种的红色更多。西非红疣猴族群的领地意识很强。塞...
花斑疣猴(学名:Colobus vellerosus)外文名White-thighed Colobus、Geoffroy's Black-and-white Colobus,,原为西非黑白疣猴的一个亚种,2003年确认为独立种。花斑疣猴的生活家庭是由多雄多雌组成,一个群里平均有16名成员左右,最多包括四头成年雄性,其余为雌性和幼猴。花斑疣猴不同家庭间一般不会和谐共处,彼此间...
黑疣猴(学名:Colobus satanas)外文名Black Colobus,有2个亚种。黑疣猴居住在森林的上层和中层,很少到地面上来,家庭由平均6-15 只成员组成,通常包括一只成年雄性、几只雌性和它们尚未独立的子女。几头雌性会共同哺育家庭内年幼的小猴,雄性在成年前会离家独立,雌性则留在家族里。由成年雄性率领,用宏亮的声音来保卫...
东非黑白疣猴(学名:Colobus guereza)外文名Guereza、Eastern Black-and-white Colobus、Magistrate Colobus,有8个亚种。东非黑白疣猴居住在森林的上层和中层,很少到地面上来,家庭由平均8-15 只成员组成,通常包括一只成年雄性、几只雌性和它们尚未独立的子女。几头雌性会共同哺育家庭内年幼的小猴,雄性在成年前会离家...
安哥拉疣猴(学名:Colobus angolensis)外文名Colobus、Angolan Black-and-white Colobus、Angolan Colobus,有6个亚种。安哥拉疣猴是昼夜和树栖性物种,居住在森林的上层和中层,很少到地面上来。生活在多达25只的家族群中,临时也会聚集300多个的大群。通常生活在一个比较小的社会群体,包括一只成年雄性、几只雌性和它们...
鬼狒(拉丁学名:Mandrillus leucophaeus)外文名Drill,属于非洲最为濒危的灵长目动物之一。鬼狒通常每个种群约20只鬼狒,通常由一只强壮的雄性统领,在食物充足时,种群甚至会超过100只。白天在地面活动,也上树睡觉或寻找食物。结群生活,每群有几个或50余个,领头的老雄猴力大且勇猛,牙齿长而尖锐,对各种敌害均具有威...
红帽白眉猴(学名:Cercocebus torquatus)外文名Red-capped Mangabey,无亚种,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种体型中等的猴子。红帽白眉猴生活在多雄多雌群体的家族群中,每个族群12-20多只。这种社会结构导致了它们混杂的繁育体系,其中无论雄性还是雌性都有多个交配伙伴。红帽白眉猴在这个混杂系统中雌性更具积极选择性,然而,雌性...
桑杰河白眉猴(学名:Cercocebus sanjei)外文名Sanje Mangabey,曾经是塔纳河白眉猴的亚种,2005年被定为独立物种。桑杰河白眉猴是生活在地面的昼行猴子。有性别二态性的行为模式:雄性从事社会行为更加频繁,例如斗殴等行为。虽然大多是在陆地活动,但偶尔会树栖,尤其要避免掠食者的攻击。桑杰河白眉猴在饮食面相对较为狭...
白颈白眉猴学名Cercocebus torquatus,外文名White-collared Mangabey、Collared Mangabey、Red-capped Mangabey、Sooty Mangabey,通常都是以集体的方式出现,数量不固定,一般是白天出来活动,最活跃的时间是清晨以及黄昏的时候。属于杂食性动物,主要吃一些树叶、嫩芽、植物的果实以及坚果,有时还会吃一些小型动物等;白...
冠毛白眉猴(学名:Cercocebus galeritus)外文名Tana River mangabey,是一种体型中等大小的长尾猴子,无亚种。冠毛白眉猴是一种昼夜活动的猴子种类,成家族成活,每群约10至36只,多为雌性群体。 白天活动,在清晨和黄昏时最活跃。从表面上看,它们通常总是行动缓慢,不慌不忙的。但是实际上它们动作敏捷,速度和反应都很...
白枕白眉猴(学名:Cercocebus atys)外文名Sooty Mangabey,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种体型中等的猴子。白枕白眉猴生活在多雄多雌群体的家族群中,每个族群15-100多只。这种社会结构导致了它们混杂的繁育体系,其中无论雄性还是雌性都有多个交配伙伴。白枕白眉猴在这个混杂系统中雌性更具积极选择性,然而,雌性往往也是雄性侵略的...
阿吉利白眉猴(学名:Cercocebus agilis)外文名Agile mangabey,无亚种。阿吉利白眉猴生活在约8-22只的小群中,通常由一个成年雄性主导。 饮食多样性,包括水果、芽、种子、嫩叶、蘑菇和昆虫,有时也吃鸟蛋和小型脊椎动物。 成年雄性甚至偶尔被记录杀死和吃小羚羊。 具有灵活的大门牙和强大的下颏,使它们能打开坚果的外壳...
狮尾狒(学名:Theropithecus gelada)外文名Gelada Baboon,是一种大型猴子,有2个亚种。狮尾狒现存仅有一种,分布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但是在史前时期,曾经是非洲草原上的优势类型,种类繁多。在这些史前的狮尾狒中,欧氏狮尾狒是体形最大的一种,体重接近100千克,比雌性的大猩猩还重,是已知最巨大的猴子。狮尾狒为昼行...
豚尾狒狒(学名:Papio ursinus)外文名Chacma Baboon,有2个亚种,是狒狒类中最大的一种。豚尾狒狒一般白天在地面上活动,善于攀登山岩,还具有爬树的本领。由于体毛较长,所以十分耐寒。它是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喜欢群居,有时结成数百只的大群,每群都是由若干个家族联合而成。如果食物来源充足,大群会自动分解,组成一...
几内亚狒狒(学名:Papio papio)外文名Guinea Baboon,在同属中是体型较小的物种。几内亚狒狒一般白天在地面上活动,善于攀登山岩,还具有爬树的本领。是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喜欢群居,有时结成大群,每群都是由若干个家族联合而成。如果食物来源充足,大群会自动分解,组成一些稳定的小群。每个群体都占有一块地域很大的...
草原狒狒(学名:Papio cynocephalus)外文名Yellow Baboon,有3个亚种。草原狒狒是日行性动物,群居,每群的大小通常为30-60只,族群由多雄多雌组成,任一雄性都有与任一雌性交配的可能性。这就导致了雄性之间的激烈竞争,雄性经常因交配权发现打斗。草原狒狒借由打架来决定彼此的阶级,只有高阶的雄狒狒才能与发情中的雌狒...
东非狒狒(学名:Papio anubis)外文名Olive Baboon,亦称橄榄狒狒,是因为它的外表看起来很类似橄榄色。它的另一个名字,阿努比斯狒狒则是来自埃及的神——阿努比斯,它的头部从侧面看上去就像是阿努比斯的真实写照。东非狒狒是日行性动物,群居,每群的大小通常为30-60只,族群由多雄多雌组成,任一雄性都有与任一雌性交配...
奇庞吉猴(学名:Rungwecebus kipunji)外文名Kipunji,2005年在坦桑尼亚高地森林发现的新猴种是一个新的动物类属。 这个新猴种最初被称为高地白眉猴,如今已改称“奇庞吉”猴,应划归新的类属。这是科学家83年来首次在非洲确认灵长目动物新品种。奇庞吉猴生活在海拔2400米高山的森林中,以树叶、花瓣、树皮、水果、青苔、无...
黑冠白睑猴(学名:Lophocebus aterrimus)外文名Black Mangabey,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树栖猴子,有2个亚种。黑冠白睑猴集群生活,一般由9-16只,由多雄多雌组成一个家族群。每个族群居住在约48至70公顷的家族领域范围内,这些领地可能与其他家族群的领地范围重叠。在关系密切的群体之中,内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它们常爱攀藤...
灰颊冠白睑猴(学名:Lophocebus albigena)外文名Grey-cheeked Mangabey,共有3个亚种。灰颊冠白睑猴集群生活,一般由15只组成一个家族群,由一雄性冠白睑猴担任首领。在关系密切的群体之中,内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它们常爱攀藤上树,喜觅峭壁岩洞,其活动范围很大。猴群在集体行动时,会有一“哨兵”站在高处放哨,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