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基猕猴学名Macaca tonkeana,外文名Tonkean Macaque,据称时常袭击农作物,栖息与树上和陆地,昼间活动。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2008年灵长类红色名录--易危(VU)。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地中海猕猴(学名:Macaca sylvanus)外文名Barbary Macaque,是一种极其坚韧的动物。地中海猕猴所生活的山地的高度只有埃塞俄比亚高地的一半,生活在海拔2100米左右的地方,总的说来是更容易生存的地方。不过地中海猕猴贫乏的饮食决定了它们独有的纪律。地中海猕猴有群居性,每一群有12-60几个成员(平均24只),以一位年龄...
斯里兰卡猕猴(学名:Macaca sinica)外文名Toque Macaque,属灵长类动物,共有三个亚种。这种猴在斯里兰卡古庙遍布的“文化三角”一带比较常见,因此绰号为“寺庙猴”。斯里兰卡猕猴在树上和地面采食、嬉戏、追逐和活动。喜欢群居,受惊时,迅速结队从地面逃跑,经常成群活动在峰林峡谷之间,攀峰登崖,如履平地,喜多岩石...
狮尾猴(学名:Macaca slienus,英文名:lion-tailed macaque),又名狮尾狝猴,是生活在西高止山脉及南印度的旧世界猴。狮尾猕猴善于攀缘跳跃,会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现。它们大多集群生活,一般 30只~50只为一群,每群4~34只不等,平均15~20只,大群可达200只左右,由一只成年雄性率领;昼夜活动,白天大...
西比路猴学名Macaca siberu,外文名Siberut Macaque,是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部的明打威群岛的西比路岛特有物种。西比路岛猕猴在食物上主要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偶尔也捕食其它小动物。和其他猴子一样,西比路岛猕猴喜欢群居,经常分为十余只至数百只不等的群体生活。目前,西比路岛猕猴比较稀少,主要是因为...
冠毛猕猴学名Macaca radiata,外文名Bonnet Macaque,是印度南部的一种猕猴,行动敏捷。有时到果园及食品店攫取食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2008年灵长类红色名录——低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明打威猕猴学名Macaca pagensis,外文名Macaca pagensis,树栖或半树栖生活,通常以小家族群活动,也结大群活动。多数能直立行走,但时间不长。多在白天活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2008年灵长类红色名录。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黑冠猕猴(学名:Macaca nigra)外文名Celebes Crested Macaque,是中型到大型的猴子。黑冠猕猴多在白天活动,夜晚休息;群居。在地面与在树上同样敏捷,善于游泳。是社会猴子,它们在野外数量下降之前,往往出现多达100只的族群。如今,只能看到较小的群体了。白天,分成10到25人小单位的活动,占主导地位的雄性负责警卫并...
藏南猕猴原产于中国藏南地区(现印度占领)。它的种名“munzala”来自翟让门巴族部落,发音”diep-bosaap“的意思是“森林深处的猴子”。学名由著名的印度灵长类动物学家安瓦鲁丁·乔杜里(Anwaruddin Choudhury)在1997年命名,藏南猕猴曾经被作为熊猴的一个亚种,在2004年才确定为一个新物种。这种猕猴的第一个物种在1903...
冠毛长尾猴Cercopithecus pogonias,喜欢生活在森林之中,并长时间栖于树上,很少会有人见到冠毛长尾猴在地面行走,当然动物园饲养的除外。目前在国内见到的冠毛长尾猴基本都是引进的,分布在各个动物园中供人观赏。冠毛长尾猴在非洲当地,虽然种群数量很多,但是其栖息环境的减少以及人为的影响,导致现在种群数量呈下滑的...
小白鼻长尾猴学名Cercopithecus petaurista,吃的植物比较杂,主要吃一些果实、种子、树叶以及嫩芽,有时还会吃一些昆虫等。听觉、嗅觉、视觉和触觉系统都很灵敏且复杂,尤其以多样的发声而闻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2008年灵长类红色名录——低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
大白鼻长尾猴(学名:Cercopithecus nictitans)外文名Putty-nosed Monkey,有3个亚种。大白鼻长尾猴通常是社会性的,以12-30只组成一个猴群。主要活跃在中间树冠,并经常展示杂技运动,如跳跃和飞腾。它们的栖息地与狄安娜长尾猴的栖息地重叠。据认为,这两种物种为捕食防御和共享觅食机会而形成混合种群。食物主要由水果、...
非洲草原象的名称是在1825年由乔治·库维叶男爵(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命名。由于它的臼齿有菱形齿冠,非洲象的属名“Loxodonta”,便是从“菱形”(losange)此字演变而成。产于非洲,生活于从海平面到海拔5000米的多种自然环境中,包括森林、开阔草原、草地、刺丛以及半干旱的丛林。喜欢群居,每群都由雌兽统帅,结...
德氏长尾猴学名Cercopithecus neglectus,因为德氏长尾猴有很好的爬树能力,就算是最敏捷的动物也很难捕捉到它。以种子和果实为食。是猴科中唯一采用单配制的猴子。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2008年灵长类红色名录——低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青长尾猴学名Cercopithecus mitis,外文名Blue Monkey、Diademed Monkey,集群活动,取食野果、树叶、竹笋、蟹、蛙等动植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2008年灵长类红色名录——低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枭面长尾猴(学名:Cercopithecus hamlyni)外文名Hamlyn’s Monkey,有2个亚种。枭面长尾猴营树栖生活,出没于河谷两旁林间石崖上,常集群活动,多晨昏觅食,以树叶和野果为食。大部分时间是在地面活动,日常活动有两个高峰,清晨或下午晚些时候或傍晚。生活在一个小群体中,雄性有强烈的领地意识,但与邻群相隔,尽量避免...
赤腹长尾猴学名Cercopithecus erythrogaster,外文名White-throated Monkey,树栖,生活在森林的树冠顶层,是社会性动物,由5-50只猴子组成的家族群,也有单身的雄性猴子组成的小群。这些猴子面部表情复杂,会“坏笑”并互相抚慰。日间活动及栖于树上的。很少会走到地上,在冠层任何位置也会觅食,晚上会走到更高的地方休息...
狄安娜长尾猴(学名:Cercopithecus diana)外文名Diana Monkey,是一种树栖长毛猴,有2个亚种。狄安娜长尾猴是昼行性动物。日间活动,栖于树上,很少会走到地上,在冠层任何位置也会觅食,晚上会走到更高的地方休息。它们特别的毛色可以提供多种视觉上的讯号,而且也可以发出多种的警告讯号,针对不同掠食者而有不同的叫声...
坦塔罗斯绿猴(学名:Chlorocebus tantalus)英文 Tantalus Monkey,法文 Vervet tantale,西班牙 Vervet de Tántalo,德文 Tantalus-Grünmeerkatze、Tantalus-Meerkatze,是中等体型的猴子。坦塔罗斯绿猴家庭范围的大小根据集群的数量、食物的分散程度和供应情况而有所不同。 一个大群的家族范围可以是90公顷。 家庭范围...
绿猴(学名:Chlorocebus aethiops)外文名Green Monkey、Western Green Monkey,无亚种。绿猴常到地面活动。合群。既善于攀援、奔跑,也善于游泳。族群的差异较大,每群大小从7只至80只的大群都有。雌性绿猴到性成熟后会留在家族群中,而成年雄性则会离开原来的家庭。这有助于避免近亲繁殖,并增加所需基因的传播。绿猴在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