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腹绿猴(学名:Chlorocebus pygerythrus)外文名Vervet,有5个亚种。青腹绿猴常到地面活动。合群。既善于攀援、奔跑,也善于游泳。族群的差异较大,每群大小从7只至80只的大群都有。雌性贝尔山绿猴到性成熟后会留在家族群中,而成年雄性则会离开原来的家庭。这有助于避免近亲繁殖,并增加所需基因的传播。贝尔山绿猴在许多...
贝尔山绿猴(学名:Chlorocebus djamdjamensis)外文名Bale Monkey,是中等体型的猴子。贝尔山绿猴常到地面活动。合群。既善于攀援、奔跑,也善于游泳。族群的差异较大,每群大小从7只至80只的大群都有。雌性贝尔山绿猴到性成熟后会留在家族群中,而成年雄性则会离开原来的家庭。这有助于避免近亲繁殖,并增加所需基因的传播...
马尔布鲁克绿猴(学名:Chlorocebus cynosuros)外文名Malbrouck Monkey,是中等体型的猴子。马尔布鲁克绿猴常到地面活动。合群。既善于攀援、奔跑,也善于游泳。族群的差异较大,每群大小从7只至80只的大群都有。雌性马尔布鲁克绿猴到性成熟后会留在家族群中,而成年雄性则会离开原来的家庭。这有助于避免近亲繁殖,并增加...
黑脸绿猴常到地面活动。合群。既善于攀援、奔跑,也善于游泳。族群的差异较大,每群大小从7只至80只的大群都有。雌性黑脸绿猴到性成熟后会留在家族群中,而成年雄性则会离开原来的家庭。这有助于避免近亲繁殖,并增加所需基因的传播。黑脸绿猴在许多栖息地存在领地重叠的现象。雄性黑脸绿猴通过战斗或显示阴囊来确定主导地位...
侏长尾猴(学名:Miopithecus talapoin)外文名Southern Talapoin Monkey,是侏长尾猴属两种小型猴子之一,两性异形。侏长尾猴以大群群居,通常60-100只,但在村庄附近,常聚集100只以上,偷挖根茎作物,尤其是木薯根茎。木薯根茎含有高浓度的有毒氰化氢,农民将它们留在地里,让白天的雨水将毒物溶滤掉才能用。此时,侏长尾...
加蓬侏长尾猴(学名:Miopithecus ogouensis)外文名Northern Talapoin Monkey,曾经是侏长尾猴的亚种,1997年定为独立物种。加蓬侏长尾猴以大群群居,通常60-100只,但在村庄附近,常聚集100只以上,偷挖根茎作物,尤其是木薯根茎。木薯根茎含有高浓度的有毒氰化氢,农民将它们留在地里,让白天的雨水将毒物溶滤掉才能用。...
短肢猴(学名:Allenopithecus nigroviridis)外文名Allen's Swamp Monkey,是灵长目猴科短肢猴属的唯一的物种。短肢猴是日行动物,在地面上觅食。群居,一个群体最多可以有40头猴子,一般会分成2-6只的小组去寻找食物。通过叫声、手势和身体接触进行交流。会选择临近水源的地方,在树上搭建简易的巢睡觉,巢会重复使用...
黄尾绒毛猴(学名:Lagothrix flavicauda)外文名Peruvian Yellow-tailed,昼行性,喜群居,常成小群生活,常与卷尾猴、吼猴和其他猴类结伴。通常用四肢行走,动作迟缓,也时常用手、脚和尾,或只用尾在树上悠荡前进。在地面上能直立,用尾作为支撑。妊娠期约225天,每胎1仔。约4年性成熟。食物以果实、树叶为主、豢养时能食...
绒毛猴学名Lagothrix lagotricha,昼行性,喜群居,常成小群生活,常与卷尾猴、吼猴和其他猴类结伴。通常用四肢行走,动作迟缓,也时常用手、脚和尾,或只用尾在树上悠汤前进。在地面上能直立,用尾作为支撑。绒毛猴约4年性成熟。妊娠期约225天,每胎一仔。食物以果实、树叶为主、豢养时能食各种食物。性温和,驯服;但豢养...
北绒毛蛛猴(northern muriqui)极罕见,是最濒危的灵长类之一。北绒毛蛛猴主要食物是树叶和树枝,但也会吃水果,常利用卷尾在倒挂姿势下进食。雌猴比雄猴更独立,雌猴在平均6岁时离开它出生的猴群。 雌猴可与多个雄猴交配。雄猴与幼猴之间几乎没有互动。在幼猴主动呼唤雄猴的情况下,双方才会发生短暂交流。列入《世界自然...
亚马逊蜘蛛猴学名Ateles marginatus,因四肢细长,在树上活动时,远看像一只巨大的蜘蛛而得名。毛多且密,头圆小,尾长大于体长,可达80厘米,缠绕性极强。白天活动,小群觅食,晚上可集上百只得大群。遇敌害时会发出报警声,并不断向入侵者投掷树枝和粪便。由于栖息地狭小,并且收到捕猎,数量急剧下降。也许是所有南美蜘蛛...
棕蜘蛛猴学名Ateles hybridus,又叫斑纹蜘蛛猴,是一种极度濒危的蜘蛛猴物种,属新世界猴类的一种。尽管棕蜘蛛猴大部分时间是在树上度过的,但它偶尔会下山吃土和喝水。由于它在高高的树冠上觅食,它更喜欢未受干扰的原始森林。棕蜘蛛猴以小群的形式出行,它不是用四肢行走或奔跑,而是主要通过在树间摇摆和攀爬的方式出行。...
黑掌蜘蛛猴(学名Ateles geoffroyi)树栖灵长类动物,群居。主食水果,也吃叶、花、种子、树皮、蜂蜜、小昆虫。黑掌蜘蛛猴全年可繁殖,孕期7-8个月,每胎产1仔。成年雌性间隔2-4年繁殖一次。人工饲养的棕头蜘蛛猴寿命可达33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棕头蜘蛛猴(学名Ateles fusciceps),是蜘蛛猴科的一种,属于新世界猴。棕蜘蛛猴生活在松散的小群体中,每群大约20只成员,但是很难看到它们聚集在一起。雄性棕头蜘蛛猴一般不会离开自己出生的群落,雌性则不然。喜欢吃果实和叶片,但也吃坚果、种子、昆虫、蛋。棕蜘蛛猴长年生活在树冠层,由于气候稳定,它们不必长途迁徙...
红吼猴(学名Alouatta seniculus)是南美洲的一种吼猴。红吼猴会以3-9只的小群生活。它们是一夫多妻制的。当中有一只雄性领袖,负责带领成员寻找食物及保卫它们。群落内的雌猴会照顾幼猴。它们在日间很活跃,尤其在寻找另一觅食地方时。雄猴会在黎明时份吼叫,让人知道它们的存在,在远至5公里以外的地方也可听见。这样可以...
懒吼猴(Alouatta pigra),又名红面吼猴,是中美洲的一种吼猴。懒吼猴的群居,群族约有1-2只成年,每一只雄性就有1.3只雌性。群族内包括幼猴约有10个成员,最多曾见过有16个成员。它们的领地占3-25公顷。在伯利兹的狒狒保留地,每平方公里可以有超过250只。懒吼猴主要吃叶子、果实及花朵,单是面包树就可以提供达86%的食物...
鬃毛吼猴(学名:Alouatta palliata)外文名Mantled Howler Monkey,共有5个亚种,是中美洲最常见及听到的猴子之一。鬃毛吼猴集群生活。它们的群族约有10-20个成员,一般有1-3只成年雄性及5-10只成年雌性,有些群族可以超过40个成员。群族内雄性地位较雌性高,而后生的则较年老的为高。较高级的可以选择食物及休息位置,而至...
黑吼猴学名Alouatta caraya,主要吃果子、树叶和种籽。它们成群活动,在树枝上缓慢地活动,偶尔也在树枝间跳跃。喉部很大,可发出很响的叫声。黑吼猴白天喜欢睡觉,一到黄昏和清晨就活跃起来。爬树的时候,它们的手脚和尾巴会同时抱紧树木,小心爬行,很少跳跃。它们对食物非常挑剔,只吃某些种类的叶子、芽、花朵和水果。正...
白领伶猴学名Callicebus lucifer,以小群活动具共同领域,昼行性。用尾来保持平衡,据称善跳跃。以果实、鸟蛋、昆虫为食,偶尔也吃小鸟。生育无季节性。幼仔除哺乳时外,都依附在雄猴身上。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2008年灵长类红色名录——低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白秃猴学名Cacajao calvus,它们67%的食物是种子;18%为果实;6%花朵;其他猎物及芽则占5%。它们也会吃昆虫,但却不会主动寻找作为食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2008年灵长类红色名录——易危(VU)。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