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狐学名Lycalopex sechurae,外文名Sechuran Fox,是伪狐属最小的狐狸,无亚种。秘鲁狐昼伏夜出,并花费很多时间在白天挖洞。一般是单独行动,虽然偶尔会成对出现。该狐狸是机会主义者,它的饮食变化很大,取决于季节和栖息地。一般取食种子荚果,特别是那些生长在灌木丛中的牧豆树和线粒体植物的果实,并且能够在完全食...
河狐(学名:Lycalopex gymnocercus)外文名Pampas Fox、Azara's Zorro,是南美洲潘帕斯草原的一种伪狐,有三个亚种。河狐是独居的,只在繁殖季节及照顾幼狐时才会一起生活。若受到威胁,它们会装死直至威胁离去。它们主要是夜间活动的,在有人居住的地方有时日间也会活动。河狐大部份时间栖息在草原追捕猎物。河狐表现...
南美灰狐(学名:Lycalopex griseus)外文名South American Grey Fox,是一种小型南美洲犬科动物,无亚种。南美灰狐一般是单独行动,虽然偶尔会成对出现。穴居,常利用废弃的犰狳洞。昼伏夜出,并花费很多时间在白天挖洞。南美灰狐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昆虫为食,捕食白蚁、小型动物等,也吃果实。饮食变化很大,取决于季节...
达尔文狐(学名:Lycalopex fulvipes)外文名Darwin's Fox,无亚种。1834年,查尔斯·达尔文在旅行经过奇洛埃岛时发现并命名了这种动物。达尔文狐在白天和夜晚都很活跃,两性之间没有差异,在繁殖季节以外单独活动。这是一种非领地性动物,通常与其他狐狸分享自己的家园和核心活动范围。父母与它们的后代分享家园。亚成...
中国鼠兔属于<Conothoa>亚属。该种最早被Thomas(1911)发表为灰鼠兔的亚种(<Ochotona roylei chinensis>)。 发表后,再没有科学家采集和研究过该分类 单元。俄罗斯科学家 Lissovsky(2013)在没有采集到标本的情况下,认为该分类单元属于大耳鼠兔(<Ochotona macrotis>)。时隔一百多年,刘少英等 201...
红耳鼠兔属于 <Conothoa>亚属。分类上,有一定争议,曾经把红耳鼠兔归并到红鼠兔(<Ochotona rultila>),刘少英等(2016)确认为独立种。红耳鼠兔是最漂亮的鼠兔。生境特殊,栖息于干旱的裸岩。在黄河上游,分布于河道沿岸。红耳鼠兔冬不蛰眠,常白天活动。春、秋季全天活动,但中午活动较少,夏天中午很少外出...
循化鼠兔又称秦岭鼠兔属于异耳鼠兔亚属(<Alienauroa>)。最早发表为藏鼠兔(<O. thibetana>)的亚种,后又被认为是 <Ochotona syrinx>的同物异名,刘少英等(2016)将其独立为种,因为有异耳屏,所以划入异耳鼠兔亚属。该种分布区狭窄且不连续。...
黄龙鼠兔属于异耳鼠兔亚属(<Alienauroa>)。主要分布于岷山山系海拔3100m以下森林。海拔低。喜石头较多、潮湿生境。该种也是刘少英等(2016)发表的新种之一。...
山狐(学名:Lycalopex culpaeus)外文名Lobo Andino、Culpeo,有6个亚种。山狐听觉、嗅觉发达,性狡猾,行动敏捷。喜欢单独活动。在夜晚捕食。通常夜里出来活动,白天隐蔽在洞中睡觉,长长的尾巴有防潮、保暖的作用,但在荒僻的地方,有时白天也会出来寻找食物。腿脚虽然较短,爪子却很锐利,跑得也很快。山狐是一个喜欢孤...
食蟹狐(学名:Cerdocyon thous)外文名Crab-eating Fox,有5个亚种。食蟹狐主要在夜间活动,也活跃于黄昏,在不同动物挖掘的洞穴里度过一天。单独狩猎或成对生活。一夫一妻制,通常是一对生活,或是在繁殖季节以小群生活。它们家庭的领地范围是0.6-0.9平方公里。在旱季,领地意识强,但在雨季食物丰富时,就很少会在意领地...
岛屿灰狐(学名:Urocyon littoralis)外文名Channel Islands Fox,是一种小型狐狸,有6个亚种。岛屿灰狐不怕惧怕人类,是岛上食物链的上层,且没有天然的猎食者。一般都很温驯,很易被驯服。相互之间利用嗅觉、听觉及视觉等讯号来彼此联络。岛屿灰狐会发声、凝视及倒下耳朵来使其他灰狐服从。它们用尿液及粪便来确定自己的...
灰狐(学名:Urocyon cinereoargenteus)外文名Grey Fox,有16个亚种。灰狐巢域领地为3-5.6平方公里。短距离的奔跑速度可达到每小时45公里。善爬树,爬树的能力与亚洲的犬科动物貉同等。其强大的钩爪允许它抓紧树木上爬,在树枝间跳跃自如以逃避许多天敌,如狗或郊狼;这种能力也可用来获取树栖食物。下降主要是从树枝间跳跃...
大耳狐(学名:Otocyon megalotis)外文名Bat-eared fox,有蝙蝠翅膀一样的耳朵,最长可达14厘米,有2个亚种。实际上,其种名“megalotis” 源自希腊词“mega”和“otus”,意即大耳。在塞伦盖蒂平原,大耳狐85%的活动发生在夜晚,在南非,它们冬季白天、夏季傍晚出洞活动。塞伦盖蒂平原的研究发现,大耳狐家庭独占的领地范...
耳廓狐(学名:Vulpes zerda)外文名fennec,Fennec Fox,是世界上最小的犬科动物之一,如小猫一般大小,无亚种。白天酷热、夜晚冰冷的气候在北非沙漠并不少见,而体型细小的耳廓狐非常适应北非沙漠的严酷环境。它们脚掌由软长细毛覆盖保温,也方便了在膨松的砂地上行走,两只张开的大耳朵像不停散热的散热器,同时有助于侦...
草原狐(学名:Vulpes velox)外文名Swift Fox,有3个亚种。草原狐行动敏捷,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50公里,迅捷的跑动有助于捕获食物,并躲过其他猎食者的追杀,藏身地洞则是它们躲避猎食者的另一种手段。这些位于地下的洞穴,一般长2-4米,有4个入口。草原狐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藏入洞穴,不过,随季节不同也有变化,冬天,...
路氏沙狐(学名:Vulpes rueppellii)外文名Rüppell's Fox,有5个亚种。路氏沙狐在黄昏和整个夜晚最活跃,大部分时间都在洞穴和裂缝中度过。在找到一个新的窝点之前,这些窝点平均被占用4-5天。是杂食性物种,食物是各种各样的啮齿动物、鸟类、昆虫、蜥蜴、腐肉和水果。虽然这个物种经常单独猎食,但在一些地区,已被证...
苍狐(学名:Vulpes pallida)外文名Pale Fox,有5个亚种。苍狐主要在夜间活动。是群居性动物,通常由一对成年雄性和雌性及其它们的子女组成小型家庭群体生活。它们喜欢大范围挖洞,洞穴在地面下2-3米,隧道延伸至10-15米时,开出一个由干燥植物装铺设的窝点,这些洞穴适宜它们出行寻找食物和避开白天的酷热。苍狐以啮齿类、...
北美狐(学名:Vulpes macrotis)外文名Kit Fox, Desert Fox,是美洲最小的狐狸之一,无亚种。北美狐喜欢在土壤松散的地方建造窝点。大部分时间都呆在窝里,它们自己挖掘洞穴,或利用草原犬鼠、其他啮齿类动物和美洲獾的洞穴。北美狐常年使用同一洞穴,在其活动的区域内有几个窝点,它们在其间周转,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入口,...
南非狐(学名:Vulpes chama)外文名Cape Fox,无亚种。南非狐的生活习性主要是昼伏夜出,虽然幼崽白天在洞穴外面玩耍。该物种单独觅食,或者夫妻成对出现。南非狐领地意识不强,活动范围重叠,并且从1.0-4.6平方公里的范围变化。它们有时巢穴呈现社区状态,社会组织并不为人所熟知。南非狐是杂食动物,以小型哺乳动物、爬行...
阿富汗狐(学名:Vulpes cana)外文名Blanford's Fox,无亚种。严格来说阿富汗狐是夜行性动物,是一种孤独的猎手。大部分时间,阿富汗狐都单独猎食。即使交配对也倾向于独立地采食。它们的活动没有季节性变化。通常在黄昏后不久活跃,整夜都活跃。觅食范围平均为1.1平方公里,正负0.7平方公里。一夫一妻制,每对占领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