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狐(学名:Vulpes bengalensis)外文名Bengal Fox, Indian Fox,无亚种。孟加拉狐首选的栖息地是小范围的空旷草原及带点刺的灌木丛,而它们似乎避免地势险峻的山地和无边无际的草原。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孟加拉狐强烈偏好半干旱且范围小的草原当栖息地。孟加拉狐主要在拂晓及傍晚时出来活动。当天气炎热时,它们会躲...
薮犬(学名:Speothos venaticus)外文名Bush Dog,有3个亚种。分类学的笔记因为通常用拉丁文作为动物分类的官方文字,以描述动物,所以薮犬的种、种名是很有趣的,关于SPEOTHOS 这一物种命名的描述至今成谜。事实上这个名字直译起来是 “ 穴居的猎人 ” 。因为种当初曾在巴西的古人类遗址洞中收集的化石中发现土著人对薮狗...
非洲野犬,也叫杂色狼(学名:Lycaon pictus)外文名African Wild Dog,有5个亚种。非洲野犬的领土范围大小在200到2000平方公里之间。过去它们数量很多的时候,每个群落大约有40名成员,曾经记录过的最大群落有100名成员。一般每个群落的成年成员大约是7-15只,由一对首领统治。群落中往往雌性少于雄性。雌性大多数终生不离...
福克兰群岛狼(学名:Dusicyon australis)外文名Falkland Islands Wolf,这种犬科的特有种于1876年绝种(于西福克兰岛)。最接近的亲源种是栖息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南美灰狐,它们在近代也被引进福克兰群岛。在19世纪以前, 阿根廷最南端的圣克鲁斯省西面的福克兰群岛上生活着一种狼,由于福克兰群岛非常接近南极圈,因此动...
鬃狼(学名:Chrysocyon brachyurus)外文名Maned wolf,是犬科鬃狼属的一种珍稀的动物,无亚种。雄鬃狼和雌鬃狼配偶关系比较固定,通常共享一片领地(大约27平方公里),但是除了交配期以外通常独自觅食。鬃狼用尿液和气息标志领地,领地主人严密地监视自己的领土,在领地之间流浪的雄性鬃狼时时刻刻想着取领地主人而...
埃塞俄比亚狼(学名:Canis simensis)外文名Ethiopian Wolf,是一种小型犬,有2个亚种。每天早晨,埃塞俄比亚狼狼群总要花上好几分钟时间进行问候仪式,彼此又嗅、又吠、又咬、又搔、又舔,还会互相凝望。这种每日例行仪式能强化狼群的团结、且有助于族群阶级的维持。然后狼群会出发巡视它们的势力范围。它们标志势力范围的...
红狼(学名:Canis rufus)外文名Red Wolf,是一种生存在北美洲的犬科动物,有4个亚种。红狼与同种之间的沟通行为是通过触觉和听觉信号,身体语言,信息素和发声进行的,这些都有助于交流有关的社会和生殖状态及心情。社会纽带往往是通过触摸实现。首先使用气味划定势力范围。红狼需要10至100平方英里的栖息地和狩猎范围,通...
黑背胡狼(学名:Canis mesomelas)外文名Black-backed Jackal,是一种长腿,中等大小的犬科动物,带有类似狐狸状的尖口吻。黑背胡狼是一种一夫一妻制的领地动物,其社会组织与金豺极为相似,是适应性极强的社会性高度发达的动物。基本社会单位是一对配偶,通过粪便和尿液来标记领地范围和界线,群体成员共同保卫。黑背胡狼...
郊狼(学名:Canis latrans)外文名Coyote,是犬科犬属的一种,与灰狼是近亲。因为有19个亚种之多,所以体型差别很多,欧洲探险家最初是在美国西南部发现这种动物的。郊狼曾经基本是在白天活动,但受到人类活动的压力后,已经主要在夜间出没。郊狼的寿命大约10年,饲养的最高记录是18年。它不如狼合群,狩猎大多数是独立完成...
侧纹胡狼(学名:Canis adustus)外文名Side-striped Jackal,共有6个亚种。侧纹胡狼是一夫一妻制,家庭结构比较稳定,定期用气味标记领地并抵御入侵者,领地观念强。是严谨的夜行动物,黎明前是它们活动的高峰。每个领地通常有6只胡狼,但是也有12只的罕见记录,成员包括父母和它们成年的儿女。侧纹胡狼通常独自或成对搜寻...
小耳犬(学名:Atelocynus microtis)外文名Short-eared Dog,它们运动时动作比大多数狗更敏捷,比犬更像猫。小耳犬鉴于其强烈的气味,肛腺分泌物可能被用作彼此时交流信息。性格胆小羞怯,是一种很孤独的动物。会咆哮和龇牙以表达愤怒。虽然雌性比雄性要大1/3左右,但是根据观察后者在多数情况下占有优势地位。发情期雄性会...
眼镜猴(学名:Philippine tarsier),又称跗猴,属灵长目简鼻亚目跗猴型下目眼镜猴科,全世界共有4种,除侏儒眼镜猴外,还有一种也分布于苏拉威西岛上,叫做苏岛眼镜猴;另一种叫菲律宾眼镜猴,分布于菲律宾棉兰老岛、萨马岛和莱特岛等地;还有一种叫巽他眼镜猴(也叫马来眼镜猴、邦加眼镜猴),分布于大巽他群岛以及新加坡...
基伍树蝰(学名:Atheris hispida),又称毛鳞树蝮、鳞皮树蝮,是蛇亚目蝰蛇科下的一个有毒蛇种。基伍树蝰是攀树能手,平日主要生活于树上,也会攀爬盘旋于芦苇丛、灌木茎部,甚至一些花卉或树枝的末梢,多于夜间出没。在进食习惯方面,基伍树蝰主要进食一些出没于树木周边的小型哺乳动物,也会捕食蛙类、蜥蜴与及一些鸟类,...
北极狐(学名:Vulpes lagopus)外文名Arctic Fox,共有4个亚种,除此之外,按其毛色还可将北极狐分成两类,其他还有人工养殖的一些品种。北极狐能进行长距离迁徙,而且有很强的导航本领。北极狐在5个半月时间内迁徙的距离达到4600公里。平均一天能行进90公里,可连续行进数天。能够在数月时间内从太平洋沿岸迁徙到大西洋沿...
光明女神闪蝶(学名:Morpho Helena)外文名Blue morpho Helena butterfly,曾经是尖翅蓝闪蝶(Morpho rhetenor)的亚种,已经为独立物种。是美丽而梦幻般的蝴蝶,整个翅面犹如蔚蓝的大海上涌起朵朵白色的浪花,其颜色及花纹非常壮观,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光明女神闪蝶日间活动,飞翔迅速敏捷。雄蝶有领域性,翅膀反...
大巴山鼠兔属于异耳鼠兔亚属(<Alienauroa>)。异耳鼠兔亚属由刘少英等(2016)建立,是一类非常特殊的鼠兔,其耳朵有一个明显的像蝙蝠的耳屏一样的结构。该属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森林地带。该种也是刘少英等(2016)发表的新种之一。...
雅鲁藏布鼠兔属于指名亚属(<Ochotona>),是刘少英等(2016)发现的新种。分布区很狭窄。生活于相对干燥、石砾多的河谷灌丛。生态学研究几乎空白。在系统发育上,和布拉克鼠兔及黑唇鼠兔均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狭颅鼠兔学名:Ochotona thomasi,属于指名亚属(<Ochotona>)。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种类,种群数量少,分布区域狭窄,研究很少,标本很少,值得高度关注。狭颅鼠兔的洞道复杂,洞群密集。以草为食,不冬眠。昼夜均可活动,白昼活动频繁,上午8-10时,下午3时以后最为活跃。性机警,稍有动静即发出尖锐叫声,随即逃入洞中...
藏鼠兔昼夜活动,行动敏捷,常相互追逐要嬉,遇敌很快入洞。藏鼠兔的洞系复杂,出口多者达5-6个:出口一般开于草垛和树根处。洞口椭圆形,直径4-4.5cm。在落叶松林和高山灌丛,洞道多利用石块的缝隙,洞口和洞道很不规则,洞口入土一般是斜向的,因石块大小不同,形状、排列也不相同。藏鼠兔的洞穴一般可分三类,每种洞穴均...
怒布拉克鼠兔属于指名亚属(<Ochotona>)。以前曾并入草原鼠兔(<O. pusilla>)、灰鼠兔(<O. roylei>)和藏鼠兔(<O. thibetana>),于宁、郑昌琳(1992)经重新订正后才将该种列为独立种。现在包括3个亚种,是否成立,亦或这些种就是独立种,有待深入研究。努布拉克鼠兔是西藏高原荒漠、半荒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