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噪鹛外文名Rusty Laughingthrush,有3个亚种。Dickinson(2003)将棕噪鹛(G.poecilorhynchus)分为3个亚种。部分学者认为棕噪鹛指名亚种(G.p.poecilorhynchus)与其它两亚种的差异显著,可视为不同物种(Collar 2006,Collar & Robson 2007)。棕噪鹛的属名Garrulax拉丁文为“喋喋不休的说”之意,种名po-ecilorhyn...
靛冠噪鹛外文名Blue-crowned laughingthrush,是体型较小的画眉科鸟类,无亚种。在中国南方各地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几十种噪鹛,尽管其中也有像栗颈噪鹛、棕噪鹛这样数量稀少的种类,但靛冠噪鹛绝对是稀有的惊人的一种。靛冠噪鹛只分布在中国,分布地区也仅局限在江西婺源一些小小的山村,仅存150余只,物种的受胁状况为“极危...
黑喉噪鹛外文名Black-throated Laughingthrush,有5个亚种。黑喉噪鹛是留鸟。常呈数只或10多只的小群活动,偶尔也见有单独和成对活动的。多在林下灌木丛间跳来跳去,群间个体通过叫声保持联系,社群行为极强,当被冲散后很快又通过叫声聚集在一起。鸟群中如有一只被打伤,其余鸟并不马上逃走,如受伤鸟被捉住发出惊叫,其他...
眼纹噪鹛外文名Spotted Laughingthrush,有4个亚种。眼纹噪鹛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多在林下灌木间或地上活动和觅食,不时发出‘卡归、归、归…’的叫声,繁殖期间则发出优美悦耳和富有变化的鸣叫,其声似连续的‘士威、士威、士威…’。眼纹噪鹛主要以昆虫为食,也食植物果实。植物果实大多数为肉质的核果、梨果、浆果及球果...
大噪鹛外文名Giant Laughingthrush,无亚种。大噪鹛跟相似种眼纹噪鹛体型较小,尾亦较短,喉和颈侧黑色,胸具黑白相间横斑。区别较明显,野外不难鉴别。大噪鹛常成群活动,也常与其他噪鹛混群。性胆怯而隐匿,常在林下或林缘茂密的灌丛间跳来跳去,或在地上落叶层中觅食,常常仅闻其声而不见其影,叫声响亮、粗犷。主要以昆...
棕背䶄属于䶄亚科(Arvicolinae)。种的地位很稳定,但属的地位有较大争议。该种于1846年命名, Miller (1900)年建立 <Craseomys>亚属,并把棕背.作为该亚属的唯一种。后来, Thomas(1907)提升 <Craseomys>为属,再后来,很多科学家把 <Craseomys>属作为 <Clethrionomys>的同物异名, Musser &...
斯氏高山䶄属于䶄亚科(Arvicolinae)。模式标本产于印度拉达克地区。分类上本身没有什么争议,但另外一个种:库蒙高山䶄(<Alticola strachyi>)的模式产地也是拉达克地区。两者分类上的差异是第3上臼齿的后跟形状。四川省林业科学院的研究发现(Tang et al.,2018),斯氏高山.的牙齿变化较大,其中一个形态和库蒙高...
属于䶄亚科(Arvicolinae)。分类地位有争议,通常被认为是劳氏高山䶄(<Alticola roylei>)的同物异名。亚种分类也很混乱。高山䶄属所有种分布都相对局限,且环境恶劣,标本采集困难。银色高山䶄和劳氏高山䶄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灰高山䶄昼夜活动,但以夜间及早晨活动最为频繁,夏季经常侵入牧民的木屋和毡房内。洞...
斯氏鼢鼠属于鼢鼠亚科(Myospalacinae),斯氏鼢鼠是根据采自甘肃临潭的标本定名。是否是独立种曾经有争议,有时将其作为秦岭鼢鼠(<Eospalax rufescens>)的亚种。主要栖息于林间或灌丛间草地,有时也栖息于耕地。草食性。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
中华鼢鼠属于鼢鼠亚科(Myospalacinae)。分类上争议较大。以前长期被认为属于鼢鼠科。1997年以来的多项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鼢鼠类和竹鼠,以及亚洲北部鼹形鼠亚科(Spalacinae)和非洲鼹形鼠亚科(Tachyoryctinae)组成一个进化支,和其他所有啮齿动物为姊妹群。因此,最近将其作为鼹形鼠科的亚科。在种类上,分类也很...
大竹鼠属于竹鼠亚科(Rhizomyinae),该种模式产地为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很早就记录于中国。种级分类地位稳定,同物异名有6个,这些同物异名是否是独立种,或者是亚种也有一些争议。生活于低海拔,土壤松软、肥沃的竹林中,营地下生活,夜晚有时出洞,甚至爬到竹子上啃食竹子。主要食用竹笋、竹子,也取食其他植物,也吃其他...
中华竹鼠和银星竹鼠一样,也是竹鼠亚科(Rhizomyinae)成员。终生营地下生活,以竹鞭和竹笋为食。在四川、陕西和甘肃,与大熊猫同域分布,种群数量大时,会造成竹子成片死亡,和大熊猫竞争食物。个体大,味道鲜美,已经被大量饲养,一胎2-6仔。中华竹鼠营穴居生活,昼伏夜出,性喜在安静、清洁、干燥、光线适宜、空气新鲜的...
银星竹鼠属于竹鼠亚科 (Rhizomyinae)。分类上,种级分类单元没有争议,亚种较混乱,中国有3个亚种,是否成立有待深入研究。终生营地下生活,主要吃竹子的根及竹笋。在局部区域种群密度很大时,可造成竹林成片死亡。该物种个体大,味道鲜美,易于饲养。银星竹鼠为夜行动物,除雨过天睛或夜晚外,主营地下生活,白天躲藏在洞...
斑背噪鹛外文名Barred Laughingthrush,是噪眉科、噪鹛属中型鸟类,有2个亚种。有关斑背噪鹛的亚种分化,尚有争议。Deignan(1964)、郑作新(1976)、郑作新等(1987)、李桂垣等(1985)、唐蟾蛛(1996)等将Oustalet(1897)根据采自云南西北部维西标本描述的白点噪鹛(Garrulax bieti)种亦归入该种,从而分为3亚种。但...
黑额山噪鹛外文名Snowy-cheeked Laughingthrush,无亚种。黑额山噪鹛常成对活动,多在林下地上落叶层和苔藓植物丛中觅食。雌雄终年相伴,几乎总在林下苔藓和干树叶中活动,不出树林。夜晚多栖于树上,善呜叫,尤其在黄昏时雌雄鸟常高声对鸣,呜声悦耳,富有变化,呜叫时头常有节奏地左右摇摆,且不时翘尾和耸羽。黑额山噪鹛...
褐胸噪鹛外文名Grey Laughingthrush,有3个亚种。褐胸噪鹛常隐匿于山区常绿林的林下密丛。有著者将此种视为白颈噪鹛G. Strepitans的一亚种。叫声响亮。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台湾画眉外文名Taiwan Hwamei,无亚种。台湾画眉雄鸟的领域性强,所占领的地盘不容同种雄鸟的入侵,如有不知者侵入,将会被强烈地驱赶。性独立,冬季则有集小群的现象。多见于树枝间或丛薮间跳跃觅食,从来不作远距离飞行。台湾画眉是杂食性的。以啄食各种昆虫和虫卵为主,也兼食植物的果实、种子。台湾画眉善于鸣唱,不仅音...
棕草鹛外文名Tibetan Babax,有两个亚种。棕草鹛与矛纹草鹛无论在体型大小和羽色上都非常相似,野外不易鉴别。但矛纹草鹛体羽较灰褐,纵纹较著;而棕草鹛羽色较棕,纵纹不明显。野外亦可与之区别。棕草鹛常单独、成对或成3-5只小群活动,主要为地栖性,多在地面和灌丛中地上活动和觅食,有时也栖于树上灌木上。性机警,行动...
大草鹛外文名Giant Babax,有2个亚种。大草鹛除繁殖期外,常成5~6只的小群活动。主要为地栖性,多在地上或低矮的灌丛中活动,有时也进入人类住宅附近。性活泼而善藏匿,常常一闪而过,大多数时候都是躲藏在灌丛下活动和觅食,很少暴露在无任何隐蔽物的空旷地带。大草鹛是留鸟。主要以甲虫、象鼻虫、金龟子、金针虫、步行虫、...
金额雀鹛外文名Gold-fronted Fulvetta,是中国中部及南部的特有种。金额雀鹛是在1932年由任国荣先生发现并命名的野鸟,也是由中国人命名的第一种野鸟,在鸟类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金额雀鹛的模式产地在广西金秀县的大瑶山。金额雀鹛的叫声:群鸟作吵嚷的示警叽喳声;单音的叫声(据R. Williams)。列入IUCN濒危等级: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