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纹苇莺外文名Speckled Reed Warbler,是一种中等体型的苇莺,无亚种。细纹苇莺在中国为夏候鸟和旅鸟,或许部分冬候鸟。每年5月末6月初迁到河北、北京等地繁殖,9月末10月初开始南迁。于夏季取食于芦苇地,但迁徙时见于黍米地。常栖匿于河边或湖畔的苇丛间,有时也飞至附近的树上。在繁殖时期,常高踞巢附近的芦苇顶端及树...
云雀外文名Eurasian Skylark,小型鸣禽,有11个亚种。云雀经常成群迁徙,鸟群通常不超过10只个体,一般会分成更小的鸟群,在恶劣的天气中可以发现大群的云雀。多集群在地面奔跑,作寻觅食物和嬉戏追逐活动,间或挺立并竖起它的羽冠,在受惊时更是如此。从不见栖息树枝上。云雀在地上觅食。它们四处走动,可以发...
蒙古百灵外文名Mongolian Sky Lark,小型鸣禽,无亚种。蒙古百灵繁殖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成群,特别是迁徙期间,常集成大群,有时集群个体多达数百甚至上千只。善奔跑。在地面奔跑迅速。亦善飞翔,能从地面直冲而上,飞人高空,在空中边飞边鸣,和云雀很相似。鸣声清脆婉转,是一种动听的颤音。脚强健、善奔走...
歌百灵外文名Australasian Lark,是小型鸣禽有16个亚种。歌百灵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成小群。性活泼,常不停地在地面奔跑跳跃,有时从地上冲起直向空中,待到一定高度后,展开双翅,颤抖着翅膀停悬于空中,或前后飘忽不定。极善呜叫,边飞边呜,鸣声清脆婉转。在空中飞鸣一阵后又突然急降直下,行为和云雀很相似,但飞翔...
红腹山雀外文名Rusty-breasted Tit,小型鸟类,无亚种。红腹山雀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呈几只至10余只的小群。多在树冠中下层枝叶间和林下竹丛与灌丛中,有时也到地上活动和觅食。红腹山雀是留鸟。夏季主要以昆虫为食,冬季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方式暂无研究。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
白眉山雀外文名White-browed Tit,中国特有种,无亚种。白眉山雀喜欢结小群,有时与雀莺混群于高山矮小桧树及杜鹃灌丛中取食。白眉山雀的叫声:喧闹的清脆铃声般哨音,似昆虫的嘟声及颤音。鸣声复杂而多变。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60...
白尾地鸦外文名Xinjiang Ground-jay,无亚种。白尾地鸦是留鸟。主要在地面的荒漠间奔跑、活动和觅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善奔跑,行动迅速,除危急情况,一般很少飞翔。即便飞行,距离也会非常短。有时也栖息在灌木和枯死的树枝上鸣叫。能发出“嘀、嘀、嘀”的鸣叫。叫声:重复的三音节chui-chui-chui声,最后一音上扬,另有...
黑尾地鸦外文名Mongolian Ground-jay,无亚种。黑尾地鸦是留鸟。主要在地面上活动,行动敏捷,奔跑迅速,除非紧急时,一般很少飞翔。每次飞行一般几十至100多米就落下,也不高飞,多贴地面飞行,喜欢刨土。发达的鼻羽把鼻孔遮掩得很严实,这显然与强烈的风沙和刨土习性有关。行为谨慎机警。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成群,多在...
黄胸绿鹊外文名Yellow-breasted Magpie,有5个亚种。黄胸绿鹊成对或结小群活动,常发出响亮叫声但少出现。在森林较低层捕食昆虫。性较杂,食物组成随季节和环境而变化,夏季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其他季节则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常见食物种类有蝗虫、蚱蜢、金龟子、象甲、甲虫、螽斯、地老虎、松毛虫、蝽象、蚂...
蓝绿鹊外文名Common Green Magpie,有5个亚种。蓝绿鹊是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集成3-5只的小群。主要以鳞翅目、膜翅目、甲虫、蝗虫等昆虫为食,也吃小型脊椎动物。觅食主要在树上,也在地上和灌木上觅食。蓝绿鹊的叫声:粗犷、洪亮,较为嘈杂。一连串尖厉刺耳的哨音keep keep keep,紧接以粗哑的chuck声。也作粗重...
黑头噪鸦外文名Black-hcoled Jay,无亚种。黑头噪鸦一般多单个或成对活动。成对活动时,二者一前一后的鱼贯飞行于树林间,前后相距不甚远并不时发出鸣叫而相互呼应,鸣声似“ga-a,ga-a”,第1音节重,第2音节较轻。林间飞行时,多直线飞行。每次飞行距离不远,当遇惊时则飞往远处。黑头噪鸦是杂食性鸟类,主要以蝗虫、金龟...
大盘尾外文名Greater Racket-tailed Drongo,有13个亚种。大盘尾主要为留鸟,部分夏候鸟,冬季游荡到别处。大盘尾常停息在空旷处的孤树上,偶而突然起飞,急速追捕过往飞行的昆虫,又返回原栖息枝头处;有时亦飞翔于空旷林间草地,作波浪式的起伏或滑翔,身体后端飘着一对“盘状尾”,追捕地上草丛间受惊飞起昆虫;常单独或...
小盘尾外文名Lesser Racket-tailed Drongo,有4个亚种。小盘尾经常长时间的停留在孤立的乔木顶端,时而突然急速飞起,捕捉空中过往飞行的昆虫,或飞翔穿插于密树中。它飞翔较缓慢,体后尾羽的“盘状尾”飘荡飞舞,时而急速上升,紧接着翻筋斗般的下降,捕食沼泽草地受惊飞起昆虫。小盘尾主要以蝗虫、蚱蜢等昆虫为食,也吃植...
鹊黄鹂外文名Silver Oriole,中型鸣禽,单一物种,无亚种分化。曾经是朱鹂的亚种。鹊黄鹂是夏候鸟。树栖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见呈3-5只的松散群。主要在高大乔木的树冠层活动,很少下到地面。繁殖期间喜欢隐藏在树冠层枝叶丛中鸣叫,鸣声清脆婉转,富有弹音,并且能变换腔调和模仿其他鸟的鸣叫,清晨鸣叫最为频繁,...
银胸丝冠鸟外文名Sliver-breasted Broadbill,有10个亚种。银胸丝冠鸟常成小群活动,尤以10-20余只的结群较常见。多活动在树冠层下。喜静栖,不善跳跃和鸣叫,鸣声低弱,似“唧...唧...”声。不甚怕人,对枪声反应亦较迟钝,有时多次鸣枪采集标本仍不飞走。留鸟,不迁徙。银胸丝冠鸟主要以昆虫为食的热带森林鸟类,尤以蝽象...
长尾阔嘴鸟外文名Long-tailed Broadbill,有5个亚种。长尾阔嘴鸟常见十多只、甚至二三十只结群活动觅食;主要以昆虫、果实为食。多静栖于林下荫湿处的灌木或小树上,不善喉鸣和跳跃。食性以昆虫和其它节肢动物为主,也吃小型脊推动物和果实。食物种类包括蜘蛛、黑蚂蚁、金龟子、种子、榕果、核果、甲虫、椿象、蜂类等。繁殖...
蓝翅八色鸫外文名Indian Pitta,无亚种。蓝翅八色鸫多见10-20只在树冠下结群静栖,或在相近的树枝上活动。喜低地灌木丛及次生林。在地面跳动似鸫鸟。多在林下荫湿处活动,是该科鸟类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在中国属夏候鸟,秋末经沿海一带迁飞至南部热带越冬。鸟鸣声是响亮清晰的笛音“tae-laew、tae-laew”,持续不到1分钟;告...
仙八色鸫外文名Fairy Pitta,有2个亚种。仙八色鸫是夏候鸟和旅鸟,常在灌木下的草丛间单独活动,边在地面上走边觅食,行动敏捷,性机警而胆怯、善跳跃,多在地上跳跃行走。飞行直而低,飞行速度较慢。主要以昆虫为食,常在落叶丛中以喙掘土觅食蚯蚓、蜈蚣及鳞翅目幼虫,也食鞘翅目等昆虫。仙八色鸫的繁殖期是5-7月。营巢于密...
绿胸八色鸫外文名Hooded Pitta,有12个亚种。绿胸八色鸫多单独活动,有时亦见2~3只一起。常在潮湿的地面落叶屋中扒开落叶,频频用脚翻转地上的枯枝落叶,寻找食物。以鞘翅目锹甲科及象甲科昆虫、鳞翅目幼虫、膜翅目蚂蚁、蚯蚓、白蚁,以及种子和果实等动物性食物为食。重复的双哨音“pih-pih”,间隔极短。绿胸八色鸫繁殖在...
蓝八色鸫外文名Blue Pitta,有3个亚种。蓝八色鸫在地面上奔跑, 活动觅食,食性以甲虫等昆虫为主。它们是留鸟,很少飞翔。在印度次大陆,受当地季节性气候影响,有短期迁移的现象。栖于常绿林、半落叶林及竹丛。具八色鸫特性。叫声如流水般的“pleoow-whit”声。告警时发出粗喘声“skyeew”。蓝八色鸫的繁殖期因地区而有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