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蛙嘴夜鹰(Batrachostomusauritus)卵产在上覆有地衣和蛛网的绒羽垫上。对其栖息地进行伐木对其生存构成威胁,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已将其列为“近危”。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的沿海山地中,生活着夜鹰的近亲——油鸱。它比夜鹰大,颜色跟夜鹰相似。据研究,油鸱跟猫头鹰的亲缘关系比夜鹰更近,它们也是夜行性鸟类。不过,油鸱跟它们的近亲们在食性上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以油棕果为食。油鸱的嘴呈黄色,尖端有钩,很适于啄食多肉的果实。每当黄昏降临,大群的油鸱穿飞在树...
绿背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viridis, 外文名Green-backed Trogon,具体习性不详。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紫头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violaceus,外文名 Violaceous Trogon,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低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苏鲁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surrucura,外文名Surucua Trogon,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低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黑喉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rufus,外文名Black-throated Trogon,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低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亚马逊美洲咬鹃(英文名:Amazonian Trogon,学名:Trogon ramonianus),具体习性不详。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伪装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personatus,Masked Trogon,有9个亚种,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低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高山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mexicanus,外文名Mountain Trogon,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低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厄瓜多尔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mesurus,外文名Ecuadorian Trogon,具体习性不详。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黑尾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melanurus,外文名Black-tailed Trogon,具体习性不详。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黑头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melanocephalus,外文名Black-headed Trogon,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低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灰尾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massena,外文名Slaty-tailed Trogon,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低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蓝顶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curucui,外文名Blue-crowned Trogon,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低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白眼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comptus,外文名White-eyed Trogon,具体习性不详。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白领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collaris,外文名Collared Trogon,具体习性不详。白领美洲咬鹃单独或成对活动。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等。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花尾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clathratus,外文名Lattice-tailed Trogon,具体习性不详。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黄纹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citreolus,外文名Citreoline Trogon,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低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白尾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viridis, 外文名White-tailed Trogon,具体习性不详。白尾美洲咬鹃在树洞中营巢,利用天然树洞,有些种类在朽木上挖穴巢或挖进树中的蚁窝或白蚁窝中筑巢(吃其卵,不畏其叮咬)。产2~5枚卵,卵球形,颜色很浅,白色、灰色、蓝绿色或黄色,没有斑点。孵化期2~3周。幼雏出壳後2~3.5周长出羽毛。雌...
拜氏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bairdii,外文名Baird's Trogon,Vermilion-breasted Trogon )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低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