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脸针尾鸭(学名:Anas bahamensis)外文名White-cheeked Pintail,有3个亚种,是鸭科鸭属中型游禽。白脸针尾鸭喜欢成群生活,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和冬季。常成几十只至数百只的大群活动。活动和休息多在近岸边水域或开阔的沙滩和泥地上。游泳轻快敏捷,也善飞翔;飞翔快速而有力。在陆地上行走也好。性胆怯而机警;...
奥岛鸭学名Anas aucklandica,有3个亚种。奥岛鸭用沿岸密集的植被筑巢。主要活动时间是黄昏至夜间,以海洋无脊椎动物喂食,也吃昆虫幼虫和沿海的小软体动物或水藻以及藻类。在繁殖季节,奥岛鸭鸭群主要包括亚成鸟和成鸟。每年的繁殖率很低,从10月下旬,每巢下3-4枚卵,并在12月第一次看到雏鸟孵化。人工饲养的时间要比野生...
安岛灰鸭(学名:Anas albogularis )外文名Andaman Teal,是一种在印度安达曼群岛发现的小鸭种。该物种被认为是爪哇灰鸭的亚种。安岛灰鸭散布在内陆湖以及红树林和泻湖。它们以稻田为夜饲料。主要食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在1995至1998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安岛灰鸭的数量估计为500至600只。安岛灰鸭主要漂浮在水面上,...
巴西凫学名Amazonetta brasiliensis,外文名Brazilian Teal,食物包括种子,果实,根和昆虫。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埃及雁(学名:Alopochen aegyptiacus)外文名Egyptian Goose,无亚种。埃及雁是属凶悍型的一种水鸟,领域性强,除了叫声凶猛外,对于侵入领域的小型鸭类常遭其袭击,属群居性的水鸟,通常都以成双的姿态出现,白天活跃于宽阔的草原上,过着早出晚归的生活,清晨及黄昏为觅食时间,常成群集结于长满植物的湖畔觅食,但夜晚却...
林鸳鸯(学名:Aix sponsa)外文名Wood Duck,无亚种,是北美产颜色艳丽的小型树栖鸟。新北界的林鸳鸯与鸳鸯有亲戚关系,并被公认为北美洲最美丽的水鸭,因为仅见于北美大陆,故称之为北美鸳鸯。林鸳鸯的学名为Aix Sponsa,意指像新娘般美丽的水鸟。由于它们藉树洞筑巢,故称之为Wood Duck。它们是少数会飞到树上筑巢的水鸭...
冠叫鸭(拉丁学名:Chauna torquata,英文名:Southern Screamer)冠叫鸭脚上有一种特殊的蹼,所以它很擅长游泳,但它却更喜欢在陆地上行走。翅膀上的尖刺用来保护它免受其他同类和天敌的攻击。冠叫鸭善于飞行,却不是迁徙鸟类。喜欢群居,一般在农田和草地里觅食。冠叫鸭在交配中恪守一夫一妻的原则,在求爱期雌雄都发出嘹...
黑颈叫鸭(拉丁学名:chauna chavaria,英文名:Northern Screamer)具体习性不详。种群数量为不到万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角叫鸭(学名:Anhima cornuta)外文名Horned Screamer,无亚种。在危险情况下,角叫鸭能迅速飞到住房的大树顶端。它们是留鸟,只做短程飞行。主要是素食,吃叶,茎,花和植物,一般吃根部最软的部分。也吞吃昆虫,吃草的方式和鹅相同。角叫鸭是一种嘈杂的鸟类,在3公里的距离以外就可以听到它们的声音。呼声转录如下:“qu...
罗德里格斯渡渡鸟是一种鸟类,样子像渡渡鸟,跟渡渡鸟一样不会飞行,是渡渡鸟的一种。在1662年~1690年,渡渡鸟大量猎杀而灭绝,留尼汪渡渡鸟也大量猎杀后,渡渡鸟类中只剩罗德里格斯渡渡鸟而已。其在1730年左右成为也因大量猎杀受影响而彻底灭绝的动物之一。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所罗门冕鸠学名microgoura meeki,外文名rothschild。在接近赤道的太平洋中部海域,这里拥有数百个小岛组成的国家——所罗门群岛,其中有个省名为舒瓦瑟尔省,他们的省旗的正中画着一只有冠羽的鸽子,当地人称之为所罗门冕鸽。根据当地居民的描述,所罗门冕鸽体型和家鸽一样,经常在较矮的森林出没。最出名的特点是“懒”,...
留尼汪孤鸽(Threskiornis solitarius),又名留尼汪渡渡鸟,是留尼汪已灭绝的特有种。它们有可能就是葡萄牙水手于1613年所发现的同一种渡渡鸟(Raphus solitarius)。留尼汪孤鸽最初是由Edmund de Sélys-Longchamps于1848年所描述,但其存在要到20世纪末在留尼汪发现了其骨头才得到确定。这些骨头确定了它其实是一种朱鹭,...
银斑黑鸽(Columba jouyi)是日本冲绳群岛一种已灭绝的鸽种,他们最近于1904年在冲绳群岛出现,1936年后西欧那个东岛消失,虽相信他们可能仍在外围的小岛上生存,但却未能确定。理论上,在冲绳群岛的山区仍有适合银斑黑鸽生活的地方。最令人不解的地方是在庆良间群岛的渡嘉敷岛,当大部分地方仍未开发,但却从来没有发现银斑...
赤髯果鸠学名Ptilinopus mercierii,外文名Red-moustached Fruit-dove,Moustached Fruit Dove,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绝灭(EX)。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罗岛蓝鸠(学名:Alectroenas rodericana)是马斯克林群岛的罗德里格斯岛上已灭绝的鸽。对它们的了解只有一些胸骨及其他骨头的亚化石,并一些描述。它们相信是一种温驯的鸟类,并且喜欢吃瓜的种子。于1693年,在岛上仍可见它们的行踪,并在海岛上筑巢。罗岛蓝鸠一般被分类在Alectroenas属中,但这个分类却存在一些问题。由于...
厚嘴鸡鸠,学名:Gallicolumba salamonis(E. P. Ramsay, 1882),鸠鸽科鸡鸠属的一种已灭绝的鸽子。对于厚嘴鸡鸠的所知甚少,只有两个于1882年及1927年采集的标本。原型标本现正存放在悉尼的澳洲博物馆。它们会将巢筑在地上,故容易成为入侵的大家鼠、野猪、野猫及野狗的猎物。低地森林的砍伐及过度猎杀造成它们灭绝的...
旅鸽(学名:Ectopistes migratorius)外文名Passenger Pigeon,无亚种,顾名思义,是一种特别喜欢旅行的鸽子。旅鸽是一种社会性鸟类,成群结队栖息在森林中,聚集成面积多达数百平方千米的大群,在一棵树上往往会有一百个旅鸽巢。是典型的群居生活 的物种,每群可达1亿只以上。旅鸽也是一种北美大陆独有的候鸟,夏天住在北...
渡渡鸟(Raphus cucullatus)外文名Dodo,堪称是除恐龙之外最著名的已灭绝动物之一。也是毛里求斯唯一被定为国鸟的已灭绝鸟类。登陆毛里求斯的水手们在观看笨拙的渡渡鸟的行为时发现了很多乐趣。 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只渡渡鸟试图匆忙逃跑的故事。 当它试图逃跑时,(摆动可能是一个更准确的术语),它的腹部会拖在地上,让自...
紫胸凤冠鸠(学名:Goura scheepmakeri)外文名Southern crowned-pigeon,有2个亚种。紫胸凤冠鸠最初是由奥托·芬斯克(Otto Finsch)所描述,其活标本是从阿姆斯特丹动物园的C. Scheepmaker获得,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紫胸凤冠鸠性情温顺,多分布于湿地与冲积平原大约500米的低地。它们通常待在树上。在15个月大时开始繁殖,...
蓝凤冠鸠(学名:Goura cristata)外文名Blue Crowned Pigeon,有3个亚种。蓝凤冠鸠是留鸟。鸟巢筑在树上。通常聚2-10只的小群生活和觅食,寻找落果和种子,以及吃它们遇到的任何昆虫。习性如雉鸡一般。主食各种植物的种子,果实及昆虫等。蓝凤冠鸠的繁殖期在春天,在繁殖期间雌雄鸟会展开扇形的羽冠互相愉悦。蓝凤冠鸠的头...